费希特国家主义教育
(一)国家主义教育本质
费希特通过《概论新教育的本质》《再论新教育》 等著名的演讲,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给出 了国家主义是什么的答案,即是实现国家对于教育 的控制,进而实施普遍意义的国民教育,塑造战无 不胜的战士,打败法国的统治,继而实现国家的独 立、民族的复兴。 (二)促进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的教育目的 费希特认为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唤醒人们的爱国意 识,号召培养具备德意志精神的德意志国民,打败 法国侵略者,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的复兴。
出生:1762年,费希特出生于德国上劳齐茨一个普 通工人家庭 小学与中学生涯:1771年,受到男爵的资助,在尼 德劳和迈森地区读书。1774年,他被录取进入普夫 尔塔贵族学校度过了他六年的中学生涯 大学:1780年,升入耶拿大学神学系学习,学习一 年转入莱比锡大学 职业生涯:1784年,他因经济窘困而从大学辍学, 从此开始了他的家庭教师生涯。1790年,费希特开 始接触康德哲学,开始了他的创作生涯。自1793年 开始,他先后去了耶拿大学、爱尔兰根大学、柯尼斯 堡大学担任教授,直到1807年着手柏林大学的建立 并在1811年担任柏林大学的第一任校长。 去世:1814年,年仅51岁的他死于时疫感染。
1、对德意志民族复兴的影响 2、对普及义务教育的影响 3、对教育史学发展的影响 4、对我国近代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
1、张永富著,《国家主义教育思想研究》【J】, 西南大学,2013 2、【德】费希特著,梁志学译,《对德意志民族 的演讲》,商务印书馆,2010 3、【德】费希特著,张君劢译,《对德意志国民 讲演》,再生杂志社,1932
(一)、国家主义教育的特点 “国家主义教育”的特点:1、国家作为施行教育之 主体,承担着国民接受良好教育的主要责任;2、 教育是造成民族国家的利器;3、教育的目的是培 养合格的国民;4、由国家建立国民教育制度。 (二)发展脉络及代表人物 国家主义教育思想源于古希腊的柏拉图,伴随着 近代欧美民族国家的出现而产生,在19世纪达到高 潮。其代表人物为法国的拉夏洛泰、爱尔维修、狄 德罗等,德国的费希特,美国的杰斐逊等人。
(三)、国家主义教育的教育教学原则 1、学习与劳动相结合的教育原则 2、“爱”的教育原则 3、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4、直观性教学原则
(四)、国家对教育的绝对领导权 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国家必须对教育提出 强性控制的需求,以便更加便捷的通过教 育的途径培养现代国民,保家卫国。
(五)、国民教育制度的构想 1、强制性的推行义务教育是实施国民教育制度的根 本所在,国家对国民教育的普遍推行有着不可置疑 的责任。 2、取消贵族接受教育的特权,转而将受教育权对各 阶层开放。 (六)、以助推社会进步、提高人类道德水平为目 标的学者培养理论 费希特认为学者在社会中处于一个特别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地位, 并且相对于其他阶层而言,更有责任去担负时代赋 予他们的使命。正如他所言“学者现在应当把自己 为社会而获得的知识,真正用于造福社会。”“学 者应当成为他的时代道德最好的人,他应当代表他 的时代可能达到的道德发展的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