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桥面系施工专项方案

桥面系施工专项方案

货运大道(沙西线~绕城高速)市政工程桥面系施工专项方案批准:审查:校核:编制:中国水电建设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成都货运大道(沙西线~绕城高速段)市政工程总承包部2012年6月9日桥面系施工专项方案一、概述1.1 工程简介货运大道(沙西线~绕城高速)市政工程项目建设是在北部新城规划建设的背景下,通过道路建设,进一步拓展城北片区空间发展态势,提升该片区的发展高度和活力,以带动区域城乡经济的全面发展。

至此。

货运大道(沙西线~绕城高速)市政工程建设项目被正式立项建设。

货运大道全段起点与沙西线相交,终点止于绕城高速,是成都市规划环形货运交通干线——货运大道的组成部分,也是成都市绕城高速与三环路之间的一条主要交通干道,是成都市3.5环的组成部分。

货运大道总长11844.103米,道路起点坐标X=26764.582,Y=14964.178,路线由西向东北延伸,跨域府河、东风渠、海滨堰等主要河流,并且与成彭高架、北新高架、万石路~大天路立体交叉、货运大道~绕城高速公路互通立交五处形成交叉,经过沙西线、成彭路、商贸大道、古柏路、北新高架地面层、万石路、大天路、金新路等重要路口,两次穿越现状铁路,终点接绕城高速立交。

本分段施工起点为K8+290~K11+706.76。

施工场地为原有道路、房屋拆迁区、大部为已征农田,场地较为开阔,施工环境良好。

1.2 设计文件中对于桥梁结构要求及说明设计速度:50km/h;设计荷载:公路-Ⅰ级;人行荷载:3.5KN/㎡;抗震标准: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s,抗震设防烈度为VII度;桥面宽度:跨河桥桥面宽度与路幅划分与道路相同;桥梁设计基准期为100年;桥面车行道横坡为1.5%,人行道2%。

路面为沥青路面,沥青砼结构层总厚度为70cm。

二、编写依据1.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相关设计文件及施工图纸2.城镇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4. 货运大道(沙西线~绕城高速)市政工程实施性施组5.其他国家现行相关规范及标准三、主要施工设施规划3.1施工风、水、电及照明系统布置(1)施工用水总体规划在靠近河道的部位施工用水可直接从河道中抽取,排污沟渠除外,在远离河道的部位,采取临时接自来水。

在施工用水部位附近采用临时蓄水池。

施工供水主要设备材料见下表。

(2)污水处理对施工期产生的生活生产废水经处理达到规定要求后排放。

排水沟将生活污水集中至建筑物附近的沉淀池或化粪池处理后排放。

施工产生的污水,排放到沉淀池进行沉淀处理后排放。

3.3 施工供电及通讯系统3.3.1 供电系统海滨堰利用K9+300右侧处临时200KVA变压器,金新高架利用K10+800右侧处临时315KVA变压器。

工作面利用VV-3X50+1×16动力电缆引至施工工作面。

3.3.2 通讯系统进入施工现场后,联系当地电信部门建立临时电信系统及网络,然后根据现场具体情况配备移动电话、对讲机,形成较为完善的通讯网络。

通过移动电话、对讲机实现内部通讯及施工调度。

3.4 施工照明为确保施工工作面照明度及保障夜间运输设备的行车安全,施工工作面照明采用DYC-LA,380v 5~10kw大面积斜照灯。

在道路岔口、边坡及沟渠位置需增加照明设备,并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四、桥面系施工方案4.1 准备工作(1)施工测量保护好设计院提供的原始基准点,作好施工用测量控制网,作好测量加密点的布设与测台建设。

根据设计提供的线型对个墩位进行坐标复核。

(2)凿毛安排人员专门对梁板顶面的浮浆、露石及梁面拉毛深度不足的断面进行人工凿毛处理,同时凿毛后集中对梁面垃圾进行清理并在桥面调平施作前用高压水枪进行冲洗,确保结构层间的有效结合。

4.2桥面铺装4.2.1小箱梁横隔板及湿接缝施工方案本标段府河中桥、东风渠中桥、海滨堰桥全部采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

为确保小箱梁横隔梁及湿接缝的施工质量,在进行小箱梁安装时,必须保证梁板两端对齐,严格控制端横隔梁的交错距离,保证钢筋对齐顺接,同时控制好梁板顶面的高程,使相邻梁板翼板处,保持水平一直及梁板间的距离均匀,为湿接缝施工做好准备工作。

混凝土掩护横隔梁、湿接缝施工工艺图一、钢筋施工(1)横隔梁钢筋小箱梁梁架设好后,检查端横隔梁是否对齐,如果相对位置偏差较大,应将梁板安装位置进行调整,调整后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检查梁板安装合格后,按设计对端横隔梁钢筋进行施工。

钢筋必须在加工场地严格按设计要求下料,然后运输到工地现场制作规范的绑扎并进行焊接,焊接采用单面搭接焊,焊接长度不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焊接后的钢筋骨架必须平顺。

加工时钢筋焊接接头应均匀布设,在同一断面上钢筋焊接接头不能大于总面积的50%。

钢筋骨架与箍筋之间采用绑扎,钢筋绑扎时位置一定要准确,如有偏差及时调整,防止钢筋骨架偏位。

做好钢筋保护层垫块,安装时必须呈梅花状设置垫块,以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

(2)湿接缝钢筋钢筋必须在加工场地严格按设计要求下料,然后运输到工地现场制作规范的绑扎并进行焊接,钢筋加工前,必须进行现场两侧湿接缝的实际长度,根据实际缝宽进行下料、加工。

梁端预埋钢筋应调直、除锈、清理干净,不得弯曲。

小箱梁湿接缝钢筋由环型连接钢筋、纵向加强钢筋及顺桥向抗剪钢筋构成。

环型连接钢筋与小箱梁翼缘板预留钢筋的连接采用每2根焊接1根绑扎1根的方式进行连接。

环形钢筋与预制箱梁顶板伸出钢筋采用焊接,焊接长度不小于10d。

布置环形钢筋时注意将其搭接侧朝上。

二、模板安装横隔板、湿接缝模板统一用酚醛木模板或竹胶板加工。

(1)横隔板模板横隔板模板采用底包侧的形式,两侧模板用两根拉杆拉紧,拉杆横向位于模板中间位置。

底模用8根4mm铁丝拉在横隔板中的钢筋上,同时在底模上钉两道木条将侧模板夹在中间。

(2)湿接缝模板湿接缝模板采用长2.44m的竹胶板加工,每块模板用5根拉杆和方木固定。

拉杆横向位于模板中间位置,纵向间距为50cm。

对于部分模板加工在取得技术人员的许可的情况下可适当调整。

底面混凝土颜色保证与梁体颜色一致,上下面不得出现错台现象。

(3)混凝土浇注及养护钢筋和模板经监理工程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混凝土的浇注。

混凝土运输车配合斗车进行运输,插入式振动棒进行振捣的方式进行。

浇注完成后,对混凝土表面应进行拉毛处理,并采用土工布进行覆盖,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4.2.2 空心板绞缝施工方案本标段桥梁中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梁的有金牛六斗渠桥、杨泗堰桥、K9+261.2截洪沟、K11+349.9截洪沟。

(1)水泥砂浆堵缝空心板间采用用水泥砂浆填塞。

绞缝施工前,先用清水冲洗绞缝处混凝土面,使绞缝两侧空心板面清洁。

在桥下先用铁丝将PVC管通过空心板间间隙吊起,使PVC管固定在空心板间隙底部,起到阻止水泥砂浆流失的作用。

按照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水泥砂浆配合比,经混凝土搅拌站生产运至工地,在堵塞空心板间间隙前,先用清水湿润混凝土面,人工将砂浆铲至绞缝内,在用Φ8钢筋将砂浆推入绞缝底部,并用钢筋插捣使砂浆密实,用小铲清除多余砂浆。

24小时后在查处PVC管,待砂浆强度达到50%后方可浇筑铰缝混凝土。

(2)绞缝钢筋支座与安装绞缝钢筋在钢筋加工厂内集中加工,运至现场安装,钢筋安装前,先用清水冲洗绞缝,将梁板两侧预埋钢筋扳到设计位置(空心板侧面预埋钢筋扳至水平状),在绞缝边将绞缝纵向主筋与分布钢筋绑扎好,再抬入绞缝内安装,并将分布钢筋与空心板及现浇层对应位置的扳倒钢筋焊接固定。

绞缝钢筋安装后报监理工程师检查,对监理工程师提出问题及时整改,并再次进行自检,合格后再报监理工程师复检,直到合格为止。

(3)绞缝混凝土浇筑及养护绞缝钢筋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即可浇筑混凝土,按照经监理工程师批复的混凝土配合比配料拌合,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至现场,用小斗车将混凝土推至绞缝边,再用人工将混凝土铲到绞缝内,用50振捣棒振捣。

绞缝混凝土要振捣密实,表面平整且粗糙,以增强其与调平层混凝土的粘结。

绞缝混凝土要洒水养生,养生时间不得小于7天。

4.2.3沥青混凝土(1)沥青混凝土生产运输严格按配合比生产混合料,并严格控制混合料的出厂质量,按批次及时做好混合料的各项指标抽检,随时提供油石比、级配、沥青的三大指标等数据。

中粒式沥青混合料的出场温度控制在165℃—155℃,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出场温度控制在175℃—185℃。

不合格的混合料严禁出厂。

沥青混合料运输时,采用自卸汽车运输,为保证摊铺工作连续、匀速进行,及现场混合料到场情况,合理安排运输车辆。

运输混合料车辆加盖蓬布保温,车内严禁撒沙、柴油等,防止造成混合料污染。

混合料到现场有专人指挥倒车,卸车。

卸完混合料后,严禁在路中随意清理车辆,必须在指定地点进行清理,确保工程质量。

对已成型路面,严禁车辆在上面调头(2)混合料摊铺①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合理安排铺装工作。

由于本线路桥梁桥面较宽为减少沥青混凝土面层接缝,该段采用戴纳派克F141伸缩型摊铺机一次铺装全幅桥面。

沥青铺装前对桥面板先进行检查,对桥面板平整度、坡度等进行复核,并留有原始记录,出现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及时进行修整,以使沥青混凝土铺装厚度符合质量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再进行乳化沥青粘层油喷洒施工。

铺装时上面层,及下面层都采用电子平衡梁自动找平系统控制平整度及厚度。

②铺装时注意产品保护,设专人负责加强细部处理,接缝必须紧密、连接平顺,不得产生明显的接缝离析。

上、下层的纵缝应错开150mm(热接缝)以上。

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应错位1米以上。

接缝施工应用3米直尺检查,确保平整度符合要求。

③中粒式沥青混合料运输至施工现场的温度控制在145℃以上,摊铺温度控制在135℃以上。

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合料运输至施工现场的温度控制在165℃以上,摊铺温度控制在155℃以上。

沥青混合料摊铺时遵循缓慢、均匀、连续的摊铺原则,减少停机次数,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并遵循“先振后走,先停机后停振”的原则,提高施工起点和终点的密实度。

当摊铺工作中断,已铺好的沥青砼降至大气温度左右时,如继续铺筑,应采取“直茬热接”方法,认真细致处理(摊铺机机长每天摊铺完起熨平板时,应把标尺读数记牢,以防止再次施工时起步高低不平)。

(3)碾压成型①沥青混合料碾压,使用钢筒振动压路机和胶轮压路机碾压。

混合料的压实,按初压、复压、终压(包括成型)三个阶段进行。

初压在摊铺后温度较高下进行,以整平形成路拱和稳定混合料。

复压紧接在初压后进行,以使混合料稳定、密实。

终压紧接在复压后进行,以消除轮迹,路面压实成型。

②初压时,双钢轮压路机静碾。

压路机从外侧向中心碾压。

相邻碾压带重叠1/2轮宽,最后碾压路中心部分。

随后振动碾压4—6遍,然后用双钢轮压路机静碾两遍。

最后用胶轮压路机进行终压,消除轮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