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颅内动脉瘤教学查房

颅内动脉瘤教学查房


动脉瘤的分级
0级:未破裂动脉瘤。 Ⅰ级:微量出血,轻微头痛/颈项强直,无意识障碍,无神经系统功能障


碍。 Ⅱ级:有少量出血,无意识障碍,头痛较重,脑膜刺激征明显。 Ⅲ级:有中等量出血,轻度意识障碍,颈项强直,有神经系统障碍和颅内 压增高表现。 Ⅳ级:中度或较大量出血,中度意识障碍和颅内压增高表现,有明显神 经系统功能障碍。 Ⅴ级:严重出血,深昏迷,有一侧或两侧瞳孔散大,去脑强直等濒死状 态。
鉴别诊断:
1.动静脉畸形:多见于年轻人,多见于癫痫发生,CT增强可见AVM影,
DSA可明确动静脉畸形位置、大小、供血动脉、引流静脉、治疗方案等。 2.烟雾病:发病有两个高峰,分别为5—9岁前后和45—49岁前后,有一定 的家族聚集性,女性明显高发,儿童以缺血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包括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及脑梗死,成人患者缺血症状 和体征与儿童患者类似,但成人患者常以出血症状为主,CT表现可见: 脑室出血铸型或梗死灶,DSA可见:颈内动脉末端可见血管高度狭窄和 闭塞,脑底动脉异常血管网,并可见烟雾血管。
术后观察重点
生命体征及意识、瞳孔和肌力的变化 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下肢皮肤颜色、皮温的变化 穿刺部位情况
术后并发症
脑血管痉挛
表现为一过性神经功能障碍,如头痛、短暂的意识障碍、 肢体瘫痪和麻木等。(术后使用尼莫地平时应观察有无胸闷、面色潮红、 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等不良反应) 脑梗死 常因血栓形成或血栓栓塞引起,病人出现一侧肢体无力、偏瘫、 失语甚至意识障碍。可遵医嘱给予扩血管、扩容、融栓治疗。 穿刺点局部血肿 常发生在介入术后6小时内。穿刺术处加压包扎,穿刺 肢体制动,观察双侧足背动脉,穿刺下肢皮肤颜色、皮温变化。
新入职护士: 薛琴、苗垚 酒芸、崔丹妮 带教老师 : 杨丽
神经外科 2017.06.30
.
教学目标
什么是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的主要症状 颅内动脉瘤的形成原因和破裂的原因
颅内动脉瘤的分级
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方法 颅内动脉瘤的护理
定义
颅内动脉壁的囊性膨出,多因动脉壁局部薄弱和血流冲击
病因病理
一、病因 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主要有先天性缺陷和后天性蜕变之说.先 天性缺陷:颅内动脉环的分叉处动脉壁先天性平滑肌缺乏;后天性蜕变:
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破坏动脉内弹力板,动脉壁逐渐膨出形成囊性
动脉瘤。
病因病理
二、病理
动脉瘤呈球形或浆果状,瘤壁极薄,瘤顶部最薄,是出血的好发部
位。动脉瘤90%发生于颈内动脉系统,10%发生于椎基底动脉系统,
破裂因素
它的破裂因素与血压升高、情绪激动、剧烈活动、劳累、气温骤变、吸
烟、用力大便、用力咳嗽和打喷嚏有关。
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主要是防止出血或再出血,控制动脉痉挛。
二、手术治疗
分为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
术前观察重点
头痛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
通常位于脑血管分叉处。
分类


按动脉瘤的位置分:
颈内动脉系统动脉瘤:约占90%,包括交通动脉瘤,中动脉动脉瘤。 椎基底动脉系统动脉瘤:约占10%,包括椎动脉瘤、基底动脉瘤,大 脑后动脉瘤 按动脉瘤直径大小分: <0.5cm 小型 0.6—1.5cm 一般型 >2.4cm巨大型 按形状分: 囊状动脉瘤 梭形动脉瘤
通过生命体征及意识、瞳孔和肌力的变化 如何预防颅内动脉瘤再次出血呢??? 1.保持血压相对恒定,血压突然升高或持续性升高,常是颅内动脉瘤 破裂的诱发因素。 2.绝对卧床休息,可抬高床头15—30度,利于静脉回流。 3.镇静止痛,限制探视,减少噪音。 4.镇咳,剧烈的咳嗽可使颅内压增高诱发动脉瘤破裂。 5.保持大便通畅,大便用力,腹压增加,易引起再出血,鼓励患者多 食蔬菜、水果及含纤维素多的食物。
潜在并发症
1.有颅内动脉瘤破裂、颅内压增高、脑血管痉挛、脑积水、脑梗死的危险 a、动态评估患者 生命体征、神志、瞳孔、肌力变化。b、避免颅内压增高的各种诱因:保持适宜颅内压, 维持在100mmH2O。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大便通畅;及时给予镇静、止痛、 抗癫痫药物,避免剧烈咳嗽。c、维持适宜的血压,根据血压使用降压药物,也应避免血 压过低引起脑缺血。 d、及时准确给予尼莫地平泵入,预防血管痉挛。 2.有深静脉血栓的危险 a、加强卧床病人的肢体主动或被动活动。b、教会患者踝泵运动。 c、条件允许时使用弹力袜。d、向家属解释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意义和重要性。 3.有泌尿系感染的危险 a、嘱患者多饮水,定时夹闭尿管,锻炼膀胱功能。b、每天两次会 阴部护理,保持会阴部清洁。 4.有胃肠动力失调的危险 a、给患者及家属耐心的饮食指导。b、多给予高蛋白、高纤维素 等食物。c、可给予环形按摩、针灸理疗、遵医嘱用药等促进肠蠕动。d给予患者多饮水。
而形成,极易破裂,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
主要症状
1.局灶症状 小的动脉瘤可无症状,较大的动脉瘤可压迫邻近结构出现 相应的局灶症状。如动眼神经麻痹,表现为病侧眼睑下垂、瞳孔散打、眼球 内收等。 2.动脉瘤破裂出血症状 多突然发生,部分病人有运动,情绪激动,用 力排便,咳嗽等诱因,部分病人无明显诱因或在睡眠时发生。一旦破裂出血, 血液流至蛛网膜下隙,病人可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 等,严重者可因急性颅内压增高而引发枕骨大孔疝,呼吸骤停。
3.体温过高 每4h监测患者体温,体温超过38.5度以上,遵医嘱给予药物应用,必要时给予冰帽冰毯物 理降温,给予患者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多饮水,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
4.焦虑 给予心理护理,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多关心体 贴患者,给予心理支持。
5.清理呼吸道低效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开窗通风,消毒病室两次,每次30分钟,定 时协助患者翻身拍背排痰,给予雾化吸入,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
护理问题及干预措施
1.舒适的改变—头痛 遵医嘱按时使用各种药物,减轻患者的头痛,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避免各种不良刺激, 各种治疗护理工作集中进行,减少对患者的影响。 2.生活自理缺陷 满足生活上的各种需要,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如:床单位别的清洁、口腔护理、皮肤护 理、大小便的护理等。提供可口的饮食,增进患者的食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