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脊髓损伤康复评定手册

脊髓损伤康复评定手册

重程度的诊断不仅是制定治疗方案和判断患者预后的重要依据,而且对客观评估各种治疗方法 的实际价值有重要意义。尽管 MRI、MEP 及 SEP 的临床应用为脊髓损伤的诊断提供一定的客观依 据,但至今,ASIA 标准仍是完全性脊髓损伤诊断的国际统一标准,通过认真仔细的临床神经系 统检查(准确、客观、全面)来确定。脊髓休克期间无法对损害程度作出正确的诊断。脊髓休 克是指脊髓受到外力作用后短时间内(一般为数小时至数周,偶有数月之久)损伤平面以下的 脊髓神经功能完全消失。两种反射(球海绵体-肛门反射和肛门反射)出现,提示脊髓休克已 经结束。因此,临床医生必须正确理解和应用脊髓损伤神经功能分类诊断标准,正确判断脊髓 损伤的水平与程度,才能有效地进行临床治疗、康复治疗以及临床研究工作。

前倾减压(借助系于轮椅背
柱上的套索
利用电动的斜靠背轮椅减压
9.床上转移
独立进行

用头上方悬吊架能独立进行
10.向厕所转移

11.向浴盆转移
移动到架在浴盆上方的凳子

进入浴盆底部

12.从轮椅转移到地板
13.驱动轮椅
用标准的手轮圈

用表明有加大摩擦力材料的手轮圈
用有突出手柄的手轮圈
气控、手控电动轮椅
见附件 1: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李建军等译) 见附件 2:Standard Neurological Classification of Spinal Cord Injury(英文) 1、运动水平(ML,motor level)
运动水平定义为脊髓损伤后,保持运动功能(肌力 3 级或以上)的最低脊髓神经节段(肌节)。关键肌
健康状况 ICIDH ICF
损伤水平 评定方法
表1 脊髓损伤的评定
身体功能和结构
活动能力
残损 身体功能和结构受损
残疾 活动受限
器官 ASIA等
个体 ADL、FIM
参与能力 残障
参与局限性 社会
QOL、FIM
4
第二章 躯体功能评定
第一节 关于损伤的评定
一、脊髓损伤病因判定
1、外伤性脊髓损伤 常见的外伤有交通事故、坠落或工伤、运动损伤和暴力损伤等,外伤 可引起各种类型不同的脊柱骨折、脱位,导致脊髓损伤。 2、非外伤性脊髓损伤 非外伤性脊髓损伤的原因分为两类,即发育性病因和获得性病因。前 者包括脊柱侧弯、脊椎裂、脊椎滑脱等,后者包括感染(脊柱结核、脊柱化脓性感染、格林巴 利综合征、脊髓前角灰质炎、横贯性脊髓炎等)、肿瘤(脊柱或脊髓的肿瘤)、血管性(动脉 炎、脊髓血栓性静脉炎、动静脉畸形等)、退行性(脊柱肌肉萎缩、肌萎缩性侧索硬化、脊髓 空洞症等)、代谢性疾病及医源性疾病等。
基本康复目标 桌上动作自立,其他依靠帮助 ADL部分自立,需中等量帮助 ADL基本自立,移乘轮椅活动 ADL自立,轮椅活动支具站立 同上,可应用支具治疗性步行 同上,长下肢支具治疗性步行 同上,家庭内支具功能性步行 同上,社区内支具功能性步行 同上,肘拐社区内支具功能性步行 同上,可驾驶汽车,可不需轮椅 无拐足托功能步行及驾驶汽车
能进行
3.简单的个人卫生
独立进行

小部分需要帮助
大部分需要帮助
完全需要他人帮助
4.阅读
能独立翻页

用自助具翻书页
5.用手写字
独立进行

独立进行,但速度和准确性均差
用自助具能进行,速度和准确
性均差
6.咳嗽
独立进行功能性咳嗽
能自己用手帮助咳嗽

7.独立给自身关节作ROM活动

8.给皮肤减压
能作撑起身体减压
2、感觉水平(SL,sensory level) 感觉水平定义为脊髓损伤后,保持正常感觉功能(痛温、触压及本体感觉)的最低脊髓节段(皮节)。
关键点指感觉神经平面的皮肤标志性部位。感觉水平的确定是依据 ASIA 标准确定的人体左右各 28 个感觉关 键点的体格检查(每个关键点要检查针刺觉和轻触觉,并按三个等级分别评定打分)来确定的。脊髓损伤后, 感觉水平以下的皮肤感觉可减退或消失,也可有感觉异常。感觉评分(Sensory Score):0=缺失;1=障碍 (部分障碍或感觉改变,包括感觉过敏);2=正常;NT=无法检查。每一脊髓节段一侧正常共 4 分。正常者两 侧针刺觉和轻触觉的总积分各为 112 分。
椅活动














3、脊髓损伤综合征 典型的横贯性损伤按损伤水平分为截瘫和四肢瘫。但一些不完全性损伤具有特殊的表现,
包括:
●中央束综合征 常见于颈脊髓血管损伤。血管损伤时脊髓中央先开始发生损害,再向外周扩散。上肢的运动神经偏于脊
髓中央,而下肢的运动神经偏于脊髓的外周,造成上肢神经受累重于下肢,因此上肢障碍比下肢明显。患者 有可能可以步行,但上肢部分或完全麻痹。 ●半切综合征
需用支具轮椅种类 电动轮椅、平地可用手动轮椅 手动电动轮椅,可用多种自助具 手动轮椅,残疾人专用汽车 同上,骨盆长支具,双拐 同上 轮椅,长下肢支具,双拐 同上 同上 短下肢支具,洛夫斯特德拐 同上 足托或短下肢支具
(二)脊髓损伤程度判定 脊髓损伤程度的诊断即完全性损伤与不完全性损伤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脊髓损伤严
7
四肢瘫 c4 c5 c6 c7 c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表3 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ADL功能预测
ADL活动
T1-4
1.进食
独立进行

利用自助具能进行
2.穿衣

独立进行
利用自助具和专门修改过的衣服
3、脊髓功能部分保留区(PPZ,partial preservation zone) 完全脊髓损伤患者在脊髓损伤水平以下大约 1~3 个脊髓节段中仍有可能保留部分感觉或运
动功能,脊髓损伤水平与脊髓功能完全消失的水平之间的脊髓节段,称为脊髓功能部分保留区。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不存在脊髓功能部分保留区。 4、脊髓损伤水平与康复目标
图 1-1
3
身体功能和结构
健康情况 (障碍或疾病)
活动
参与
正常
正常
正常
健康
损伤
活动受限
参与局限性
残疾
坏境因素
个人因素
图 1-2 WHO 关于“功能”、“残疾”和“健康”概念的新模式
在 ICF 出台后,世界各国对“功能”和“残疾”的概率已经统一。功能——在对健康的描述中,“功能” 作为一个概括性的词,指所有的身体结构及功能、活动能力和参与能力,即包括所有三个水平上的功能。“功 能”没有问题,就是健康。残疾——身体结构或功能上出现的问题叫“损伤”。这里是指身体或作为身体部 分的器官和脏器水平的结构和功能上显著的变异或缺失。个体在进行活动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叫“活动受限”。 这里指的是个体整体水平的功能障碍。个体投入到生活情景中可能经历到的问题叫“参与局限性”。身体的 损伤、活动的受限、参与的局限性概括在一起,就叫“残疾”。即:“残疾”是包括所有三个水平上的“功 能障碍”。可见,“健康”、“功能”和“残疾”都是使用“身体”、个体“活动”和社会“参与”这三项 个各自独立而又彼此关联的成分加以说明的。
(內部資料★专題研究)
Spinal Cord Injury
罗 伦 王杨春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成都市工伤职工康复中心 成都市地震伤员康复分中心
第一版
2008 年 5 月
2
第一章 概 述
脊髓损伤是因各种致病因素(外伤、炎症、肿瘤等)引起的脊髓的横贯性损伤,造成损害 平面以下的脊髓神经功能(运动,感觉,反射及括约肌和植物神经功能)的障碍,是至今尚无 有效方法治愈的致残性损伤。根据 1980 年 WHO 的 ICIDH 国际残疾残障分类标准及最新 2001 年 WHO 的 ICF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标准(图 1-1、图 1-2),脊髓损伤可造成患者身体神经结 构功能损伤,生活自理能力受限和参与社会活动的限制三个层次的障碍。因此,当我们给脊髓 损伤患者作康复评定的时候,必须从“损伤”-“活动”-“参与”三个不同的水平分别使用国 际统一的评定标准进行评定(表 1)。
常见于刀伤或枪伤。脊髓只损伤半侧,由于温痛觉神经在脊髓发生交叉,因而造成损伤同侧肢体本体感 觉和运动丧失,对侧温痛觉丧失。 ●前束综合征
脊髓前部损伤,造成损伤平面以下运动和温痛觉丧失,而本体感觉存在。 ●后束综合征
脊髓后部损伤,造成损伤平面以下本体感觉丧失,而运动和温痛觉存在。 ●脊髓圆锥综合征
主要为脊髓骶段圆锥损伤,可引起膀胱、肠道和下肢反射消失。偶尔可以保留骶段反射。 ●马尾综合征
舌空、颊控电动轮椅
截瘫 T5-8 T9-12 L1-2











































L3-5 + +

+ +
+ + + +
+ + + + + +
8
+++
14.站立和步行 治疗性站立和步行 家中功能性步行 社区功能性步行
15.文体活动 几乎所有的轮椅上的文体活动 选择性的适合于残留功能的轮
指椎管内腰骶神经根损伤,可引起膀胱、肠道及下肢反射消失。马尾的性质实际上是外周神经,因此有 可能出现神经再生,而导致神经功能逐步恢复。外周神经的生长速度为 1mm/d,因此马尾损伤后神经功能的 恢复有可能需要 2 年左右的时间。 ●脊髓震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