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痰止咳平喘药 (4)
开肺郁,化痰浊而止咳。凡咳嗽无论新久, 寒热虚实,皆可用之。 [肺虚久咳蜜炙用。
款冬花
❖ 辛、微苦,温。归肺经。 [功效] 润肺下气,止咳化痰。 [应用] 用于多种咳嗽。本品为治咳常用药,
药性功效与紫菀相似,彼则长于化痰,此则 长于止咳,二者常相须而用。 [用法用量] 煎服,5~l0g。
❖ 3.风寒湿痹证。
附子
❖ [用法用量] 3-10g,回阳救逆用10—12克。 ❖ 宜先煎0.5—1小时,至口尝无麻辣感为度。 ❖ [使用注意] 本品辛热燥烈,凡阴虚阳亢及
孕妇忌用。反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 及。因本品有毒,内服须经炮制。若内服过 量,或炮制、煎煮方法不当,可引起中毒。
干姜
❖ 辛,热。归脾、胃、心、肺经。 ❖ [功效]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 [应用] ❖ 1.脘腹冷痛,寒呕,冷泻; ❖ 2.亡阳证。每与附子相须为用, ❖ 3.寒饮咳喘,形寒背冷,痰多清稀之证。 ❖ [用法用量] 3-10g。
化痰止咳平喘药
❖ [注意] ❖ 1.注意表里寒热之辨证。如外感咳嗽等宜宣
肺解表加止咳化痰药,不宜单用本类药。 ❖ 2.中医的“痰”,涵义广泛,除肺贮之痰外, ❖ 还与惊痫癫狂,瘰疬结核等有关。 ❖ 故前人有称:“百病皆生于痰”。
(一)温化寒痰药 半夏
半夏
性味:辛,温。有毒。入脾,胃、肺经。 ❖ 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外用消肿散结。
❖ 半夏与天南星皆辛,温。有毒。
❖ 功效:燥湿化痰,外用消肿散结。
❖ 天南星:长于祛风定惊止痉 ,治疗风痰眩晕,
❖
中风口眼歪斜等。
❖ 胆南星:苦,微辛,凉。
❖
长于治疗中风痰迷,惊风癫痫,痰火喘咳,
头风眩晕等。
第二节 清化热痰药
川贝
浙贝
贝母
❖ 贝母有两种:川贝与浙贝。
❖ 性味:川贝:苦、甘,微寒。
❖
肺热咳喘:配石膏
❖ 2.、 肠燥便秘。
❖ (种仁类药材多含油脂,有润肠作用)
杏仁
❖ 用量:3——10克。 ❖ 注意: ❖ 1、南杏仁无毒,偏于滋润,可用于肺虚久咳。 ❖ 2. 苦杏仁中毒,按氢氰酸中毒处理。
紫菀
❖ 辛、甘、苦,温。归肺经。 [功效] 润肺化痰止咳。 [应用] 用于咳嗽有痰。本品长于润肺下气,
❖ 注意:反乌头,附子。
瓜蒌
❖ 性味:甘,寒。 入肺、胃,大肠经。 ❖ 功效:清热化痰,宽胸散结 ,润肠通便。 ❖ 主治: ❖ 1.痰热咳喘 ; ❖ 2.胸痹、结胸等。 ❖ 3.肺痈吐脓,肠痈,乳痈肿痛。 ❖ 4. 肠燥便秘。 ❖ 用量:全瓜蒌 10—20克;瓜蒌皮 6—12 克; ❖ 瓜蒌仁 10 – 15 克。 注意:反乌头。
外感暴咳宜生用,内伤久咳宜炙用。
桑白皮
❖ 甘,寒。归肺经。 [功效] 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应用] ❖ 1.肺热咳喘等。 ❖ 2.水肿,如风水、皮水等。 [用法用量] 煎服,5~15g。泻肺利水平肝清
火宜生用,肺虚咳嗽宜蜜炙用。
八. 温里药
[含义] ❖ 温里祛寒、治疗里寒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 称为温里药,又叫祛寒药。
❖ [适应症]
❖
❖ 里寒证
❖
寒邪内侵,脾阳被困之脏寒证。 肾阳衰微,阴寒内盛,甚或亡阳证。
附子
附子
❖性味:辛、甘, 大热。有毒。
❖
入心、肾、脾经。
❖ 功效:
❖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祛寒止痛。
附子
❖ 主治: ❖ 1. 亡阳证。四肢厥冷,大汗淋漓, ❖ 脉微欲绝。首选药。“回阳救逆第一药”
❖ 2.虚寒性的脘腹冷痛,泄泻,水肿, 阳萎宫冷,以及心悸气短,胸痹等证。
❖ 本品内服能消痰散结,外用能消肿止痛。
❖ 生半夏外敷治疗痈疽。
半夏
❖ [用法用量] ,3~l0g,外用适量。 ❖ 一般宜制过用,制半夏有 ❖ 清半夏长于消痞和胃; ❖ 姜半夏长于降逆止呕; ❖ 法半夏长于燥湿且温性较弱; ❖ 半夏曲则有化痰消食之功。 ❖ [使用注意] 反乌头。
天南星
❖ 比较:天南星
前胡
❖ 苦、辛,微寒。归肺经。 ❖ [功效] 降气化痰,疏散风热。 ❖ [应用] ❖ 1.咳喘痰多色黄者 ❖ 2.外感风热咳嗽有痰者。 ❖ [用法用量] 6~l0g。
桔梗
❖ 苦、辛,平。归肺经。 ❖ [功效] 宣肺,化痰,利咽,排脓。 ❖ [应用] ❖ 1.肺气不宣的咳嗽痰多,胸闷不畅。 ❖ 2.咽喉肿痛,失音。 ❖ 3.肺痈咳吐脓痰。 此外,又可以宣开肺气而通二便,用治癃闭、
❖
浙贝:苦,寒。 皆入肺、心经。
❖ 功效:清热化痰止咳,散结消肿。
贝母
❖ 主治:
❖ 川贝:长于润肺化痰止咳,多用于阴虚燥咳,
❖
或痨咳咯血。
❖ 浙贝:清火散结力强,多用于外感风热、
❖
痰火郁结之肺热咳嗽。
❖ 2、痈疽初起,瘰疬痰核,乳痈。
❖ 浙贝清热散结力优,多用。
❖ 用量:3 –10 克。川贝研末冲服,每次1——2克。
肉桂
肉桂
❖ 性味:辛、甘,大热。入脾,肾,心,肝经。
❖ 功效:
❖ 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引火归源。
❖ [应用]
❖ 1.肾阳衰弱的阳痿宫冷,腰膝冷痛,
便秘。 另桔梗能载药上行。 [用法用量] 3~6g。用于排脓可用l0g。
苦杏仁
第三节 止咳平喘药
❖ 苦杏仁 ❖ 杏仁分苦,甜二种。药用常指苦杏仁。 ❖ 苦,微温。有小毒。 入肺、大肠经。 ❖ 功效: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杏仁
❖ 主治:
❖
风寒咳喘:配麻黄
❖ 1、多种咳喘 风热咳嗽:配桑菊
❖
燥热咳嗽:配沙参、贝母
半夏
主治:
1.湿痰,寒痰证。要药。 ❖ 症见:咳喘痰多清稀,色白,或寒饮哮喘。 ❖ 2. 多种呕吐:半夏为止呕要药。各种原因的
呕吐,皆可随证配伍用之 。 ❖ 尤以湿痰,寒饮犯胃所致者尤宜。 ❖ 胃火呕吐,须配黄连,竹茹; ❖ 胃虚呕吐,配人参; ❖ 妊娠呕吐,配砂仁。
半夏
❖ 3、心下痞,结胸,梅核气等 ❖ 4、瘿瘤,痰核,痈疽肿毒及毒蛇咬伤等。
七. 化 痰 止 咳 平 喘 药
❖ [含义]
❖ 化痰药:能消除痰涎,治疗“痰证”的药物;
❖ 止咳平喘药:能减轻或制止咳嗽、
❖
气喘的药物。
❖ [适应症] 痰证,咳证,喘证以及与痰有关
❖
的癫痫,瘿瘤,瘰疬,中风等。
化痰止咳平喘药
❖ [分类] ❖ 1.温化寒痰药:寒痰,湿痰。 ❖ 2.清化热痰药:热痰,燥痰。 ❖ 3.止咳平喘药:咳嗽、气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