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常用止咳化痰平喘药的作用机理及应用大全

临床常用止咳化痰平喘药的作用机理及应用大全

临床常用止咳化痰平喘药的作用机理及应用举例咳、痰、喘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多为感染或变态反应等多种因素所致。

因此在对因治疗的同时,应用镇咳、祛痰、平喘药可缓解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化痰止咳平喘药:凡功能化除痰涎,制止咳嗽、平定气喘的药物。

一、镇咳药镇咳药可通过抑制延脑咳嗽中枢或抑制发射弧中的某一环节而发挥镇咳作用。

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

可促进痰液和异物排出,但剧烈而频繁的咳嗽可使病人痛苦及引起并发症。

咳嗽反射弧包括四个环节:(1)呼吸道神经末梢感受器,包括机械感受器、化学感觉器和肺牵张感受器。

(2)传入神经,为迷走神经纤维。

(3)延髓咳嗽中枢,位于延髓背侧部,邻近呼吸中枢。

(4)传出神经,包括迷走神经传出纤维、喉上神经和脑神经。

它们协同完成咳嗽运动。

引起咳嗽的原因很多,除去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胸膜等呼吸器官以外,耳、脑膜、心脏、食管、胃等内脏的迷走神经受到刺激,也会传入咳嗽中枢引起咳嗽。

镇咳药按其作用部位分为:①中枢性镇咳药,②外周性镇咳药,也有部分药物兼具上述两种抑制作用。

(一)中枢性镇咳药可直接抑制位延脑的咳嗽中枢而产生止咳作用。

长期剧烈咳,痰量不多且频繁,夜间加重,甚至影响睡眠的患者,可用中枢性镇咳药。

①、麻醉性:有阿片、可待因、吗啡等,其镇咳作用迅速而强大,同时具有镇痛作用。

在临床上主要用于缓解各种原因引起的剧烈干咳,特别是由于咳嗽而影响睡眠的患者,在胸膜炎伴胸痛的剧烈干咳时,用其既可止痛又有镇咳的作用。

因为这类药物有些副作用,如轻微的抑制呼吸中枢、欣快症和成瘾性及部分胃肠道反应(久用易成瘾,使痰难以咯出和抑制呼吸中枢等)缺点。

建议慎用,必须使用时应限制用量。

②、非麻醉性:有右美沙芬、咳必清等。

对麻醉性镇痛药进行结构改造而合成的中枢性镇咳药药物,几无镇痛和成瘾作用,对痰多、痰液黏稠、老人、小儿患者不宜使用,否则会加重病情。

可发生嗜睡现象,驾驶员、流水线上的操作工人尽量避免使用,以免发生意外。

(二)外周性镇咳药有磷酸苯丙哌啉(咳快好)、石吊兰素等。

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咳嗽反射弧中的感受器、传入神经或传出神经中的任何一个环节而发生镇咳作用。

没有呼吸抑制副作用。

常用于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肺癌所引起的刺激性干咳、阵咳等。

二、祛痰药痰液的排出可减少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间接其到镇咳、平喘作用,有利于控制继发感染。

化痰药不仅用于因痰饮起的咳嗽、气喘,并可用于瘰历、瘿瘤、癫痫、惊厥等症。

痰是肺泡,支气管和气管分泌出来的黏液,当肺部或呼吸道发生病变时分泌量增多,并含有某些细菌,是传播疾病的媒介物。

祛痰药按作用方式可分为三类:①恶心性和刺激性祛痰药:如氯化铵、愈创甘油醚属恶心性祛痰药,口服后可刺激胃黏膜,引起轻度恶心,反射性地促进呼吸道腺体的分泌增加,从而使黏痰稀释便于咯出;刺激性祛痰药是一些挥发性物质,如桉叶油、安息香酊等,加入沸水中,其蒸气挥发也可刺激呼吸道黏膜,增加分泌,使痰稀释便于咯出;②痰液溶解剂:如乙酰半胱氨酸,可分解痰液中的黏性成分,使痰液液化,黏滞性降低而易咯出;③黏液调节剂:如盐酸溴己新和羧甲司坦,作用于气管和支气管的黏液产生细胞,使分泌物黏滞性降低,痰液变稀而易咯出。

三、平喘药平喘药是指能作用于诱发哮喘的不同环节,缓解或预防哮喘发作的一类药物。

喘息主要是由于炎症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嗜酸细胞、淋巴细胞和中性细胞等)侵润,释放炎症介质(组胺、前列腺素D、、氧自由基等),引起气道黏膜下组织水肿,微血管通透性增加,纤毛上皮剥离,气管分泌物增多,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引起。

因此免疫和非免疫性(寒冷、烟尘)刺激后均可引起喘息。

常用的平喘药可分为以下5类:(1)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如硫酸沙丁胺醇等;(2)M胆碱受体拮抗剂如异丙阿托品、654-2等;(3)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如茶碱及其衍生物(氨茶碱、二羟丙茶碱等);(4)过敏介质阻释剂如色苷酸钠;(5)肾上腺皮质激素如二丙酸培氯米松、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麻黄碱、舒喘宁、氨哮素等。

四、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一)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分为清化热痰、温化寒痰、止咳平喘三部分。

1、温化寒痰药多属温性,适用于寒痰、湿痰的症候,如咳嗽气喘、痰多稀薄,以及肢节酸痛,阴疽流注等病症。

2、清化热痰药物多属寒性,适用于痰热郁肺,咳嗽痰多而稠黏,以及由于痰热而致的癫痫惊厥、瘰历等症。

3、止咳平喘药主要作用是制止咳嗽,下气平喘,适用于咳嗽和气喘的症候。

喘咳的症候较为复杂,有干咳无痰,有咳吐稀痰或稠痰,有外感咳嗽气急,有虚劳咳喘等等,寒热虚实各不相同,必须辩证论治,选用相适宜的配伍。

(二)化痰止咳平喘要注意事项1、化痰药有温化寒痰、清化热痰之分,止咳平喘有宣肺、清肺、温肺、敛肺之别,故应用时必须根据病情,选择相适应的药物进行治疗。

2、化痰药与止咳平喘药各有所长,如痰多喘咳,两者可以配伍同用。

3、凡使用化痰止咳平喘药,须根据病情适当配合应用:如兼有表症宜配解表药同用;兼有热症宜配清热药同用;兼有寒症宜配祛寒药同用;咳痰夹血可配合止血药同用;肺虚痰盛可配健脾药同用;肺虚久咳,可配补肺药同用;肺气不纳之虚喘,又可配补肾纳气药同用。

4、由于痰热引起的惊痫,痰湿引起神昏、癫痫以及痰湿入络,肢体酸痛麻木等症,在应用化痰药时,可分别配合息风药、开窍药或祛风药同用。

5、为加强化痰药的功效,可适当配合具有利水渗湿、理气等功效药物同用。

用于久咳无痰,可适当配合收敛肺气药物。

6、凡燥痰、燥咳、肺阴不足或咳痰夹血,不宜应用药性温燥之品。

7、凡外感咳喘初起或痰壅咳喘者,不宜应用敛肺止咳药。

附:化痰止咳平喘药物举例1、镇咳药举例:〖药名〗磷酸苯丙哌林(Benproperine Phosphate)〖其它名称〗咳快好,哌欣,二苯哌丙烷〖适应证〗本品为非麻醉性镇咳药,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干咳。

口服易吸收,服后15~60分钟内起效,作用持续4~7小时,不抑制呼吸。

临床上不引起胆道和十二指肠痉挛,不会造成便秘。

未发现成瘾性和耐药性。

〖慎用证〗①孕妇慎用;②痰量多者慎用,宜与祛痰药并用。

〖禁忌证〗对本品呈过敏反应者禁用。

〖剂型〗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溶液剂〖用法用量〗口服。

每次20~40毫克,每日3次。

〖用药观察〗不良反应偶有口干、口渴、乏力、头晕、嗜睡、食欲不振、胃部不适、药疹等反应。

注意事项本品的粉末对口腔可引起麻木感,故服用片剂时勿咀嚼,应整片吞服。

〖药名〗枸橼酸喷托维林(Pentoxyverine Citrate)〖其它名称〗咳必清,维静宁,妥克拉司片,枸橼酸维静宁〖适应证〗非成瘾性镇咳药,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干咳。

口服后作用可持续4~6小时。

〖慎用证〗青光眼和心功能不全并伴有肺部瘀血的患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剂型〗片剂、滴丸, 25毫克。

糖浆剂,〖用法用量〗口服。

每次25毫克,每日3~4次。

〖用药观察〗不良反应偶有便秘,或有轻度头痛、头晕、口干、恶心和腹泻反应。

注意事项痰多者宜与祛痰药并用。

〖药名〗氢溴酸右美沙芬(Dextromethorphan Hydrobromide)〖其它名称〗美沙芬,普西兰,丽珠刻乐,右甲吗喃〖适应证〗中枢镇咳药,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干咳。

镇咳作用与可待因相等或稍强,能抑制延髓咳嗽中枢而起镇咳作用,但无止痛作用,成瘾性弱。

口服后半小时起效,作用持续6小时,在肝脏代谢,由肾脏排出。

〖慎用证〗①孕妇及肝功能不全者慎用;②痰多的病人慎用;③驾驶员、高空作业者工作时慎用。

〖禁忌证〗有精神病史者、呼吸困难者、哮喘样咳嗽者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不得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同用。

〖剂型〗片剂,缓释片,胶囊剂,糖浆剂,颗粒剂,口服溶液剂〖用法用量〗口服。

每次150毫克,每日3次。

糖浆浓度为0.1%~0.2%。

〖用药观察〗不良反应偶有头晕、头痛、困倦、便秘、食欲不振等反应。

注意事项过量用药会产生呼吸抑制。

〖药名〗复方甘草片〖适应证〗镇咳祛痰类非处方药药品。

用于镇咳祛痰。

甘草流浸膏为保护性镇咳祛痰剂;阿片粉有较强镇咳作用;樟脑及八角茴香油能刺激支气管黏膜,反射性地增加痰量使痰易于咳出;苯甲酸钠为防腐剂。

上述成份组成复方制剂,有镇咳祛痰的协同作用。

〖慎用证〗胃炎、胃溃疡患者及高血压患者慎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剂型〗片剂。

每片含甘草流浸膏粉112.5毫克、阿片粉4毫克、樟脑2毫克、八角茴香油2毫克、苯甲酸钠2毫克。

〖用法用量〗口服宜嚼碎或含化,一次3~4片,一日3次。

〖用药观察〗有微弱的恶心、呕吐反应。

大剂量长期服用,可致水肿、血压升高。

偶见复方甘草片致药疹、黑毛舌。

2、祛痰药举例〖药名〗氯化铵(Ammonium chloride)〖其它名称〗氯化铔〖适应证〗本品口服对胃黏膜引起化学刺激,通过迷走神经反射性地增加呼吸道腺体分泌,使黏痰变稀易咳出。

适用于干咳以及黏痰不易咳出者。

〖慎用证〗肾功能不全时慎用,以防高氯性酸中毒。

〖禁忌证〗肝功能不全时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本品与金霉素、新霉素、呋喃妥因、磺胺嘧啶,华法林呈配伍禁忌。

〖剂型〗片剂:0.3克;溶液剂:10%〖用法用量〗口服。

0.3~0.6g/次,3次/天。

〖用药观察〗不良反应口服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注意事项过量服用可致高氯性酸中毒,低血钾及低血钠。

〖药名〗愈创甘油醚(Glyceryl Guaicolate)〖其它名称〗愈创木酚甘油醚,愈甘醚,甘油愈创木脂〖适应证〗本品口服后能刺激胃黏膜,反射性地引起支气管分泌增加,降低痰液的黏度,具有较强的祛痰作用。

用于支气管炎、慢性化脓性气管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等。

多与镇咳药或平喘药合用,可提高止咳或平喘作用。

〖禁忌证〗急性胃肠炎、肺出血、肾炎患者禁用。

〖剂型〗糖浆。

每100ml含愈创甘油醚1g、咳必清0.1g、扑尔敏20mg、薄荷脑10mg。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3~4次。

成人,每次5~10ml;小儿, 0.5~1ml/次,每日3~4次。

〖用药观察〗偶见恶心,胃肠不适。

〖药名〗羧甲司坦(Carbocisteine)〖其它名称〗羧甲基半胱氨酸,强利痰灵,霸灵,强利灵〖适应证〗黏液调节剂,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引起的痰液稠厚不易咳出的患者。

使痰的黏滞性降低而易于咳出。

本品口服有效,起效快,服后4小时即可有明显疗效。

〖慎用证〗有出血倾向的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慎用。

〖剂型〗片剂,口服溶液剂,糖浆剂〖用法用量〗口服。

成人每次0.25~0.75克,每日3次。

小儿剂量酌减。

〖用药观察〗不良反应偶有轻度头晕、恶心、胃部不适、腹泻、胃肠道出血、皮疹等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服用本品时注意避免同时应用强镇咳药,以免稀化的痰液堵塞呼吸道。

〖药名〗盐酸溴己新(Bromhexine Hydrochloride,Bisolvon)〖其它名称〗溴己铵,必消痰,必嗽平,溴苄环己铵〖适应证〗黏液调节剂,有较强的溶解黏痰作用,稀化痰液;减低痰黏度,便于咯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