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体寄生虫学课件:人体寄生虫学总论
人体寄生虫学课件:人体寄生虫学总论
• 生活史是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整个过程。
生活史的类型
• 简单型/直接型:完成生活史仅需一种宿主。如阴道毛 滴虫、溶组织内阿米巴、蛔虫、蛲虫、鞭虫、钩虫等。
土源性蠕虫
在流行病学上,常将直接型生活史的蠕虫称为土源性蠕虫。
生活史的类型
• 复杂型/间接型:完成生活史需二种或二种以上宿主,如杜氏 利什曼原虫、疟原虫、丝虫、血吸虫、肝吸虫、猪肉绦虫等。
结肠小袋纤毛虫
纤毛虫纲 (Class Ciliophora)
华支睾吸虫
吸虫纲 (Class Trematoda)
链状带绦虫
绦虫纲 (Class Cestoda)
猪巨吻棘头虫
棘头虫纲 (Class Metacathocephala)
似蚓蛔线虫
线虫纲 (Class Nematoda)
中华按蚊
绿蝇
昆虫纲 (Class Insecta)
①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 ② 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
三、寄生虫与宿主相互作用的转归
人的防御能力>寄生虫的致病力 人的防御能力≈寄生虫的致病力
人的防御能力<寄生虫的致病力
清除寄生虫
带虫者
(不出现临床症状,可传播病原体)
寄生虫病
Chapter 4 寄生虫感染的免疫
一、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
机械性损害
③ 毒性作用:分泌物、代谢产物、昆虫 ④ 免疫病理:疟疾、血吸虫
— 抗原性物质的作用
NEXT
夺取营养
蛔虫在小肠寄生
钩虫引起的贫血
可凹性浮肿
反甲
蛔虫性肠穿孔
机 械 损 伤
蛔虫性肠梗阻
蚊咬所致严重过敏
血吸虫病
二、宿主对寄生虫的“反应”
包括:宿主对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免疫保护) + 变态反应(免疫病理)二方面的内容
•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前,寄生虫与贫穷、愚昧一起, 给人民带来极大危害。
• 五十年代以来,政府对危害最甚的若干寄生虫病制订 并实施了防治规划,成效显著。
• 至九十年代中期,已经报告的寄生人体的线虫有35种, 吸虫47种,绦虫16种,原虫41种,其它寄生动物90种, 共计229种。
我国人体寄生虫的基本事实
• 寄生 (parasitism):
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寄生 虫),另一方受害(宿主)。如蛔虫与人。
二、寄生生活对寄生虫的影响
1. 形态结构
体形改变;某些器官退化或消失;某些器官发达。
2. 生理功能 的变化
营养代谢能力的改变(质膜吸收营养物质,能量代谢主要 依赖厌氧代谢……)
3. 繁殖能力的加强
我国人体寄生虫的基本事实
卫生部2008年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数及死亡数
疾病名称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疟疾
血吸虫病
发病人数
312522 26358 2948
死亡人数
56 22 0
疫情反复!
血吸虫病 819 thousand (2001)
843 thousand (2003)
新现寄生虫病(emerging parasitic disease) 新识别的和未知的寄生虫病。 再现寄生虫病(re-emerging parasitic disease ) 早已被人们认知,发病率已降至很低,但现在又重新流行的 寄生虫病。
三、免疫逃避
1. 源于宿主方面(由遗传或其他因素造成的宿主
免疫无应答或低应答状态 )
2. 源于寄生虫方面
— 寄生虫利用自身的抗原躲避宿主的免疫攻击 (如:抗原变异、抗原脱落) — 寄生虫利用宿主抗原来躲避宿主的免疫攻击 (如:抗原伪装) — 寄生虫对宿主免疫系统的作用 (如:免疫抑制、产生破坏抗体和补体的物质等)
系不能完成一个生活史。
寄 • 兼性寄生虫(facultative parasite):本身能自由
生
生活,又能营寄生生活。
关 • 机会致病寄生虫(opportunistic parasite):在免
系
疫功能正常的宿主,该类寄生虫呈隐伏状态;一
旦宿主免疫功能受累时,这些寄生虫可大量增殖,
并诱发明显的临床症状或体征,如隐孢子虫、刚
Chapter 2 寄生虫的生物学
一、寄生关系
自由生活 free living
共生 symbiosis
• 共栖/片利共生(commensalism):
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对另一
• 互利共生 (mutualism):
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互相依赖,双方获利。 如牛和纤毛虫、白蚁与鞭毛虫。
生物源性蠕虫
在流行病学上,将间接型生活史的蠕虫称为生物源性蠕虫。
生活史的类型
• 世代交替(alternation of generation):寄生虫生活史中交替 进行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如疟原虫等。
四、宿主的类别
在寄生关系中,受害的一方称为宿主: 中间宿主 (intermediate host):寄生虫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 所寄生的宿主。
隐性感染(suppressive /occult infection):是人体 感染寄生虫后,既没有临床表现,又不易用常规 方法检获病原体的一种寄生现象。 机会致病寄生虫
繁衍后代,延续虫群
二、寄生生活对寄生虫的影响
4. 侵袭力的变化-溶组织内阿米巴具有阿米巴穿孔素
和半胱氨酸蛋白酶,结肠内阿米巴没有。
5. 免疫逃避功能的形成-锥虫质膜上有变异体表面
糖蛋白。
6. 基因变异或重组
三、寄生虫的生活史 (life cycle)
感染期
在生活史中能感染 人的特定阶段。
致病 病原学诊断 流行、防治
地弓形虫等。
五、寄生虫的种类
寄
• 体内寄生虫(endoparasite):
在
生
体内生活的寄生虫。如钩虫。
部
• 体外寄生虫(ectoparasite):
位
寄生在体表的寄生虫。如蚊、蝇。
寄
• 长期性寄生虫(permanent parasite):成虫
生
期必须过寄生生活。如蛔虫。
时
• 暂时性寄生虫(temporary parasite):取食
我国人体蠕虫感染情况 (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报告,2005年)
土源性线虫 (钩、蛔、鞭虫等)
华支睾吸虫感染率↑75%
感
感染率↓63.65%,
染
感染人数↓4.07亿人。
率
%
(
带绦虫感染率↑ 52.47%
)
食源性寄生虫病(food-borne parasitosis) 生食或者半生食含有感染期寄生虫的食物而感染的寄生虫病。
人体寄生虫学
Human Parasitology
总论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Parasitology
总论的学习目标
寄生虫生物学(基本概念:寄生虫,宿主,生活史…) 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Host – parasite interplay ) 寄生虫感染的免疫与特点 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研究内容 形态结构、生长发育、繁殖规律(生活史)、
致病、诊断、流行与防治。
学科地位 是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础课程。
医学寄生虫学的范围
医学原虫学 医 Medical Protozoology 学 寄 医学蠕虫学 生 Medical Helminthology 虫 学 医学节肢动物学
Medical Arthropodology
Chapter 5 寄生虫感染的特点
带虫者(carrier):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没有明显的临 床症状和体征,但可传播病原体,称为带虫者。
慢性感染(chronic infection):无明显临床症状和 体征,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是寄生虫病的重 要特点之一。寄生虫在人体存在相当长的时间, 人体往往伴有修复性病变。
肺吸虫生活史
第一中间宿主
川卷螺
第二中间宿主
淡水蟹 蝲蛄
终宿主 保虫宿主
人体 犬
虫
毛胞 雷尾 囊童
成
卵
蚴蚴 蚴蚴 蚴虫
虫
野猪
转续宿主
五、寄生虫的种类
寄生虫 (parasite) :过寄生生活的单细胞的原生生物和多细 胞的无脊椎动物。
• 专性寄生虫(obligatory parasite):没有寄生关
人疥螨
蠕形螨
蛛形纲 (Class Arachnida)
蝲蛄
石蟹
甲壳纲 (Class Crustacea)
蜈蚣
唇足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lass Chilopoda)
寄生虫病的现状
感染人数/million 世界范围内主要人类寄生虫感染情况 (WHO, 1999)
感染人数/million
(WHO, 2010)
寄生虫病的现状
被忽视的热带病(neglected tropical diseases, NTD) 伤残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 DALYs) 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健康寿命年(早死&残疾)。
寄生虫病的现状
主要人体寄生虫病的死亡人数和疾病负担(DALYs) (WHO, 2002)
2. 非消除性免疫(non- sterilizing immunity)
— 大多数寄生虫感染可使宿主产生获得性免疫力, 但这种免疫力不能完全清除体内寄生虫,维持 虫数在一低水平,对再感染有一定抵抗力。
伴随免疫(concomitant immunity)— 血吸虫感染 带虫免疫(premunition)— 疟原虫感染
• 叶足虫纲 • 鞭毛虫纲 • 孢子虫纲 • 纤毛虫纲
• 吸虫纲 • 绦虫纲 • 线虫纲 • 棘头虫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