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历史_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历史_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一、教学目标1.知识要点:1861年改革的主要内容、性质和历史意义。

16世纪~19世纪俄国在欧亚两洲扩张的概况。

倒幕前日本的政治经济状况;西方列强的入侵;倒幕运动;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其影响。

2.能力要求: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对比方法观察历史事件的能力。

对复杂的史事进行简化、概括的能力。

用辩证的方法全面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使学生能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明治维新。

3.情感培养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沙俄的发展史也是不断侵略扩张的历史。

沙俄是最富于侵略性的国家,中国是它侵略的国家之一,启发学生对帝国主义丑恶本质的认识。

同时让学生认识捍卫领土、维护和平的根本条件是国家的强大。

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以大名、商人、资本家、新兴地主为主体的改革力量,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推翻了幕府统治,而后新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使日本逐步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认清明治维新的局限性。

由于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日本强大后迅速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二、重点和难点重点:一是1861年俄国改革及其历史意义;二是日本明治维新及其历史意义。

难点:如何在教材内容简单的情况下,使学生感知这两次改革使日本和俄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从而成为本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二是通过学生探究“俄国1861年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教会学生全面、正确地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

三、板书设计19.俄日的历史转折一、俄国废除农奴制二、日本明治维新四、教学方法以讲述法为主,辅以课堂讨论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温故知新:提问:从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已有哪些国家建立并巩固了资产阶级政权?(英国、美国、法国)教师指出:这三国完成历史转折的过程中,都发生了战争,都采用了暴力革命的手段。

当资产阶级的政权建立并巩固之后,由于它们在政治上比封建制度先进,在科技上发明成果累累,在经济上迅速富裕起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很快……体现出全方位的优越性,形成了资本主义时代潮流,世界各国必然要被卷入进来。

今天要了解的俄、日两国的历史转折,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

请大家打开课本117页,根据屏幕上的导读提纲阅读全文,作好读书标记。

二、自主学习——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1.沙皇为什么要进行1861年改革?2.为什么说1861年改革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步伐?3.日本幕府统治危机出现的原因有哪些?结局怎样?4.明治维新如何挽救当时日本所面临的危机?5.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都是挽救社会危机的改革,为什么结果不一样?(从时代背景、领导者、参加者、改革措施等方面进行比较)三、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三、探究新课(一)俄国废除农奴制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俄国废除农奴制的1861年改革。

探究一:沙皇为什么要进行1861年改革?1.学生展示自主学习成果。

2.教师讲解:我们先来了解下19世纪中期的俄国处于一种怎样的状态?(学生回答,教师补充)3.展示图片:农奴的悲惨命运4.农奴制怎样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教师讲述:19世纪中期,俄国的农奴制危机非常严重。

一方面它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农民暴动严重威胁着沙皇和贵族地主的统治。

如果任由这种状况发展下去,接下来会怎样呢?(革命)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1861年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过渡:改革必定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

同学们觉得在这场改革中谁的利益会被损害?(地主、贵族)那面对地主和贵族们的埋怨,亚历山大二世又是如何安抚他们的呢?(展示幻灯片:沙皇说——诸位会深信,凡是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已一一地做到了。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俄国这次改革的主观目的是什么?(生答)但是这次改革在客观上却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探究二:为什么说1861年改革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步伐?1.我们先来了解下改革的基本概况。

(目的、时间、领导者、措施)2.改革方案的主要规定怎样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提供资本主义劳动力;收取份地赎金——增加资本主义发展的资金)3.改革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可见,这次改革的性质是怎样的?(生答)客观上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4.根据课本118页“动脑筋”:你认为应当怎样认识俄国农奴在改革后的得与失?(引导学生分析老少双方的观点)老人说的话——反映了俄国1861年改革的积极作用。

小孩说的话——反映了这场改革的消极作用。

综合:他们的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是站在不同角度对历史事件进行观察的结果,因此也都不够全面。

不过,评价历史事件,首先要看它对历史产生的客观影响,这是问题的主要方面。

相比之下,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

过渡:就在俄国改革进行的时候,日本也在发生着一场深刻的变化。

但是内容却大不一样。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日本的改革。

(二)日本的明治维新我们先来了解下19世纪中期的日本。

(仍是一个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

天皇大权旁落,实际权力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日本处于幕府统治时期。

)探究三:日本幕府统治危机出现的原因有哪些?结局怎样?1.19世纪中期的日本封建社会等级划分:(天皇→士[将军-大名-武士]→民[农、工、商])当时日本幕府有如下禁令:“除特许船外,严禁其他船只驶往外国。

除特许船外,不得派遣日本人至国外。

禁止官吏在长崎码头直接购买外国船只货物。

”这表明幕府统治的特点是什么?(天皇大权旁落,实际权力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幕府实施闭关锁国政策,日本处于封建落后状态之中。

)1853年,一支美国舰队闯进日本港口,要求谈判通商,否则立即向日本开战,这就是历史上的“黑船事件”。

第二年,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同意开放港口。

随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接踵而至,外国势力的渗透,激化了日本的国内矛盾,此时的日本可以说是内忧外患。

2. 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发生分化,一部分中下级武士成为改革派,并且以武力推翻了幕府统治。

这就是“倒幕运动”。

过渡:推翻幕府以后,掌握了国家权力的明治天皇面对内忧外患的情况,不得不进行改革。

这就是历史上的“明治维新”。

探究四:明治维新如何挽救当时日本所面临的危机?1.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维新的内容吧。

1)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废除藩主对领地和人民的统治权,维护国家统一,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一控制与管理。

[中&国教育出版@*#%网]2)经济:允许土地买卖——保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3)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向西方学习,发展教育等——思想上打破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促进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产生。

4)军事:改革封建军制,建立现代化军队——摆脱西方列强武力威胁,为对外侵略创造条件。

[中国教@*育出&版网~#]2.这场改革引起日本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那么该如何评价这场改革呢?(性质、作用、局限)四、课堂小结我们已经学完俄国的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

这两个国家都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具体有哪些相同点?五、当堂检测1.美国南北战争和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前两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障碍是:A.资金不足B.企业设备陈旧C.缺乏技术人才D.缺乏自由的劳动力2.某男子生于1821年,40岁时,他的农奴身份被国家统一取消,成为法律上的“自由人”,并出钱购买了一块“份地”。

使他身份发生改变的事件是:A.拉丁美洲独立战争B.俄国1861年改革C.日本明治维新D.美国南北战争3.19世纪60年代,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中国开展了洋务运动,比较这两次改革,其共同点A.都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利益B.都是为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C.都是为了解放农奴D.都是该国历史上重大转折4.下列国家中,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方式与俄国相似的是A.日本B.英国C.美国D.法国5.最能体现明治维新性质的改革措施是A.发展近代工业B.努力发展教育C.文明开化D.废藩置县6.男士穿西服,女士打洋伞。

这是19世纪中期日本上层人物崇尚的行头,这里所反映的情景最符合下列哪一句口号A.“废藩置县”B.“文明开化”C.“求知识于世界”D.“殖产兴业”7.近代以来,俄、日、美等国都曾面临不同的社会问题。

通过改革,这些国家的社会问题都不同程序上得到解决。

材料一兹依照本法令……所指导的办法,将用以束缚定居在地主领地上的农民和家务农奴的农奴制度永远废除。

——《废除农奴法令摘录》材料二1869年,(日本)第一次使用电报连通了横滨和东京。

1872年,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

1870年,这个国家有了第一台纺纱机。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法令”是由哪位沙皇颁布的?依据材料概括该法令的核心内容。

(2分)(2)材料二反映了日本哪一次改革的成果?这些成果与改革的哪一项内容有关?这次改革后,日本社会主义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学情分析在很多家长眼中,历史一直是作为一门“副科”而存在的,潜意识中就认为学不学历史都无所谓。

这对孩子们的影响很大,所以学生对这科不太重视。

他们学习兴趣不高,基础不好。

这样他们对初一、初二的历史知识了解不多,学习世界历史比较困难,特别是对一些历史发展的线索还是比较模糊。

因此教学过程相当吃力。

效果分析1.通过播放视频《大国崛起》有关俄国、日本的片段导人本课,从感官上激发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为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2.图片、文字资料等历史素材相互配合,使本课教学内容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延伸和拓展,构建了合作探究、开放交流的历史课堂。

3.有效设置相关问题,环环相扣,使学生在进一步强化历史基础知识的同时,激发了内在的学习动力。

4.通过开展活动与探究,使学生发挥特长,再现历史,重建知识结构,情感升华,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发展。

教材分析本教材是九年级历史上册的第19课。

主要内容是俄国、日本通过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基本上扫除了封建制度的严重障碍,为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1861年改革,是以沙皇为首的统治者为克服农奴制危机,巩固自己的统治,而被迫实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此次改革,加快了俄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步伐成为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明治维新是日本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它使日本从封建社会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

由落后的封建国家逐渐变成一个资本主义国家。

特别是通过军事改革,建立了一支近代化的军队,摆脱了西方列强的武力威胁,加强了国防。

但是也为日本的对外侵略扩张创造了条件。

评测练习1.美国南北战争和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前两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障碍是:A.资金不足B.企业设备陈旧C.缺乏技术人才D.缺乏自由的劳动力2.某男子生于1821年,40岁时,他的农奴身份被国家统一取消,成为法律上的“自由人”,并出钱购买了一块“份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