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案模板范文
课题:民族民间舞傣族手位、步伐组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了解傣族舞蹈“手位、步伐位置及动律”的基本要求。
2、能力目标:学生掌握上下身舞姿体态配合的支配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探究傣族民间舞的风格动作特点、舞蹈背后的文化内涵
弘扬民族文化,为今后的舞蹈表演表现打下基础。
二、教学重点
舞姿体态的准确性以及动作的流畅性。
三、教学难点:
舞动时上身手位与脚下步伐和动律的协调性。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示范法
3、练习法
4、体验法
五、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1)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傣族舞蹈,谈谈对傣族舞蹈的了解及感受。
(2)教师简单介绍傣族民间舞蹈的风格和动作特点:
风格特点:优美、灵活、朴实、矫健、含蓄
动作特点:舞姿具有雕塑性,下肢多保持半蹲状态,躯干和手臂保持
一定弯度,形成特有的“三道弯”。
2、探究学习:
(1)体验感受,学生回忆以前所学习的傣族动律组合,讨论出傣族舞蹈动律特点(快起慢下、重拍向下)
(2)观看学习,教师根据要求进行标准的动作示范
(3)新授动作,讲解要领,教师按步骤由易到难边示范边讲解动作要领和风格特点。
A、手型:掌型、曲掌型、
B、手位:旁一位手、摊掌二位、提腕二位、提腕三位、提腕四位、立掌七位
C、步伐:平步、踮步
D、短剧:横移旁推手、踮步翻盖手,孔雀飞
(4)自主练习,教师带领学生一起练习,完毕后学生分组练习。
3、巩固加强:
(1)学生进行动作展示,教师根据学生问题给予逐个指导、纠正,强调动作规范性。
(2)合音乐完成傣族组合,强调学生注意动作和音乐的和谐流畅。
4、总结:
同学们动作基本掌握,但舞蹈的风格韵味、表情和情感上的投入还比较欠缺,希望同学们课后继续加强练习体会傣族舞蹈的细腻柔美,柔中带刚,努力弘扬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民族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