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良好班风建设

浅谈良好班风建设

浅谈良好班风建设
曾记得,去年9月份,当我得知担任六(1)的班主任的时候,我的心情一下子变得沉重了,如何将学校对我信任,转化为管理班级的动力?怎样才能尽快的适应这边的孩子的发展的需要?应确定怎样的管理模式?建设怎样的班风?为孩子的成长创造更有利的学习环境呢?
经过一年的生活,在校领导的关怀、引导下,在同事的帮助下,我们逐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班级管理,班风建设有了一定的成效。

怎样的班风更利于学生发展,怎样的班风更利于班级整体的提升。

本人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并对后续班风的建设提出了不成熟的设想,敬请领导、老师指导。

所谓班风,就是班集体成员,按照班集体所制定的规范、道德标准、班级的共同目标,经过大家的努力,逐步形成的自觉的行为习惯和风气。

良好的班风是指班集体成员中普遍具有的、符合道德标准的作风。

它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长期教育的结果。

班级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娱乐都与它有着密切联系。

对外它是班集体的形象,对内它是一种氛围、一种无形的力量。

因此,塑造良好的班风,是班主任的首要任务,是班集体建设的重中之重。

一、班风建设现状分析
1、已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班规班纪,为新班风的建设打下了基础
从三年级班级组建起,每个班制定了适合自己班级的班规班纪,便得每一个成员在这个集体中都有了一个明确的标准,为六新班风的建设打下了积累了很多经验,新班风的建设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2、学生对班风已经有了一定的认可,进一步促进新班风建设
在部分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和生活,对所在班级的班风有了一定的认识,也是认可的,对班级充满了信心,对新班风的建设有积极的作用,可以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可以作为新班风建设的借鉴。

3、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对班级情况已有了深刻的了解,可以促进新班风的形成
任课老师也是班级班风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失的部分。

课任老师对班级的信心,工作过程中积极性,上课时的导向性对学生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4、因学生对已有班风有了充分的了解,可能会钻班风的空子,为我们新班风的完善提供了反面例子。

经过一年的相处和交流,学生在平时学习生活过程中有很多不尽相同的表现,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如何来继续扩大有利的一面,完善班风建设过程中的不利于发展的一面。

上面的四点,都可以作为新班风建设过程中的参考的因素。

去年秋学期,学校进行了评学评教的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的得分相对较低。

这是为什么呢,是不是我在班主任工作中出了问题?我的第一感觉是如果这样下去,将会对班风的建设产生不利的影响,必须的调整自己,因为班主任在班风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班主任在班风建设中的作用
1、重师德,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为班风建设提供理论基础
班主任是参与班级管理的人,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注重自己的行为给学生带来的影响。

在班级建设中,首先应从自身做起,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须做到。

班主任教师只有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班风建设过程中的理论基础更加可靠。

2、班主任言传身教的潜在影响
作为班主任,要教育好自己的学生,使学生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思想品德等,言传身教对他们有着至关重要的决定因素。

如,当我走进教室,发现地上有碎纸时,我常弯下腰去捡起来;上课前我发现班级的课桌不是很整齐时,我常轻轻的推一推;当发现学生教室门没有关好时,我常悄悄的关上,当学生用抹布擦地时,我也很快的加入进去……
3、尊重热爱学生,沟通师生之情,促进良好班风形成
作为班主任,要懂得热爱学生,因为爱生之心是教育的前提,是教育的力量。

教师对学生的爱和理解,可以使学生感到温暖、关怀,可以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

如:我班的李×同学,作业经常不认认真完成,上课有分神,找他谈话好没有什么效果。

后来在和家长的交流过程中,我得知:他觉得我有一点看不起他,对他不关心,而且认为全班的同学都不相信他,他也没有朋友。

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后来通过感情的沟通,他很快融到班级的大环境中去。

三、如何进行班风建设
1、做好班情分析,制定奋斗目标
做好班情分析,这是抓好班风建设的前提条件.(如前一学年班风建设中成功收获,学生的特长,学生的思想品质等。

) 在班情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班级奋斗目标,并围绕目标设计开展活动。

若没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和共同活动,班集体便不存在。

因此,班主任
要善于为全班学生提出明确的共同的奋斗目标,并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组织各项活动。

2、注重环境熏陶,加强班风建设
教室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场所,是开展班级活动,获取各种思想的主阵地。

它包括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两种,人文环境就是班级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努力学习的氛围,人人争上游的风气;自然环境如教室布臵严整、舒适、清新,条幅数量适中,内容适宜,物品摆放整齐,教室墙面、地面、门窗擦得干干净净等。

3、强调“管理育人”,促进班风建设
科学的管理需要一套严格的、可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但是只有一整套严格的制度并不等于就有了科学的管理。

视学生为管理的主体,在老师的言传身教下,让学生参与管理,在管理中培养其公民意识和遵守纪律的自觉性,促进班风的建设。

4、科学引导,引入竞争,培养浓厚学风
优良的学风能使全班同学自觉形成一种比学习,比进步的良好的氛围,这种氛围能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在内驱力的作用下,使全体学生都能认定较高目标而刻苦学习,追求上进,从而有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

5、班规班纪与情感陶冶相结合,促进班风的形成
班规班纪对于一个班级来说是很必要的,要形成良好的班风,必须制订相应班规班纪。

制订班规班纪要有针对性,制订过程必须民主化,实施的方法又必须恰当。

根据班级具体情况,在全体同学的讨论研究下,结合已有的班规班纪,制订相应的班规班纪。

6、优化共性,内化个性,增强班级凝聚力
一个班级的学生在一些方面存在着相同或相似之处,即班级的共性,在班级中往往有个别学生的个性与班级共性不太和谐,容易影响优良班风的形成。

对这样的学生,既要完善有利于本人发展的个性,又要科学的改造其个性缺陷。

内化个性就是用班级共性形成的舆论力量来约束他们的行为,使他们把正确的群体意识转化为个人意识,把班级的共性内化为个性。

建设良好的班风,方法不一,形式多样。

只要班主任工作做到细致落实,就能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健全的人格,良好的班风也就水到渠成了。

以上只是个人班风建设的一点小小建议。

在具体建设过程中,根据班级的具体特点,建设各具特色的班风,为同学们的健康、快乐的成长,轻松、愉快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