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7课爱情诗二首 致橡树 我愿意是急流1优质课件.ppt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7课爱情诗二首 致橡树 我愿意是急流1优质课件.ppt
1849年7月31日,匈牙利爱 国诗人裴多菲在瑟克什堡大血 战中同沙俄军队作战时牺牲, 年仅26岁。身后留下22岁的妻 子和1岁半的幼子。
(一)、朗诵(全班分男女角色逐段朗诵) (二)、分组讨论、回答
1 ①诗中选择了哪几种意象?②可以概括为几组、几类?
(和《致橡树》比较)③这几类意象各有什么特征?(和《致橡 树》比较)④诗人是用哪些词语将这两类意象联系在一起的?
只要我的爱人 是一滴晨露, 在星星升起的地方, 沾湿我广袤的地狱。
我愿意是笼中鸟, 关在狭小的天地里, 为了冲出铁做的窗, 流尽了自己的鲜血……
只要我的爱人 是一只夜莺, 在黎明的号角中唤醒, 扬起她甜美的歌喉。
我愿意是小岛, 座落在大海的中央, 面对着风浪和寂寞, 还有可怕的死亡…… 只要我的爱人 是一座花园, 在太阳吻红的繁华的大地上, 弥漫着幸福的和平。
2 ①只要一组意象就能表达诗人对爱情的态度,为什么诗人
还要选择这么多意象? ②这些意象在顺序安排上有什么特点? 对主旨的表达有什么作用?
3 ①这首诗多次运用了什么写法?怎么运用的?②请具体说
说每段内容所揭示的深层含义及其作用. ③这首诗运用了哪些 表现手法?(和《致橡树》比较)
4 ①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爱情观? 和《致橡树》有什
我愿意是急流 裴多菲
——献给未婚妻森德莱·尤丽亚
裴多菲(1823-1849)是匈牙 利19世纪最伟大的诗人,资产 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他出生 于贫困的屠户家庭。15岁开始 写诗,题材多取自人民生活, 一生共写了八百多首诗和八篇 长篇叙事诗,被喻为匈牙利的 “抒情之王”。著名长诗有 《使徒》《亚诺什勇士》《农 村的大锤》等。他的诗歌充满 革命激情,风格清新,语言通 俗,富有民歌味。其作品不仅 对匈牙利民族文学发展影响很 大,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上都留 下光辉的一页。
草屋
(饱受打击——苦难) (愉快——温暖)火焰
云朵、破旗(飘荡苍白——孤独) (辉煌——明亮)夕阳
我 的 爱 人
(荒瑟冷落、凋敝残败)——对照 ——(美好热情,欢畅明丽)
(刚劲、苍凉)
(娇媚、温馨)
第一节:急流、小河 (穿越崎岖的路和岩石——不怕爱情有重重艰险、坎坷)
第二节:荒林 (同狂风勇敢作战————不怕爱情遭受磨难、打击 )
奔放的襟怀,也将诗人的爱情表白推向一个更高的境界。 ②由快乐的小鱼到鲜艳的辉煌,是爱人走向成熟的生命历程。 成长过程中爱人需要保护,诗人挺身而出,与狂风作战,饱 受风雨的打击,哪怕毁灭也绝不懊丧;而当爱人的生命步入 辉煌时,诗人则又退在一旁,甘做陪衬。这样的顺序安排,
一步步衬托出诗人高尚的情操,感人至深。
1846年9月,23岁的裴多菲
在舞会上结识了伊尔诺茨伯爵 的女儿森德莱·尤丽娅。半年内 发出了一首首情诗,如《致尤 丽娅》《我是一个怀有爱情的 人》《你爱的是春天》《一下 子给我二十个吻吧》等。结婚 不到三年,其间给她写了120多 首健康、感人的爱情诗。这首 是裴多菲献给未婚妻尤丽娅的 一首情诗,不久后尤丽娅便嫁 给了他。
只 要
我 的 爱 人
(荒瑟冷落、凋敝残败) (刚劲、苍凉)
(美好热情,欢畅明丽) (娇媚、温馨)
2 ①只要一组意象就能表达诗人对爱情的态度,为什么
诗人还要选择这么多意象? ②这些意象在顺序安排上有 什么特点?对主旨的表达有什么作用?
要点:①诗中作为比喻的自然现象包罗万象,丰富多彩。上 至广漠的天空,下至河流山谷;大至山崖废墟,小至一鸟一 鱼,意境开阔,画面舒展。这不仅展现出诗人自由、开朗、
有什么不同?(从国度、时代和文化背景等因素考虑) ②它们矛盾吗,为什么?
《我愿意是激流》爱情观——对爱情的无私奉献、无怨无悔、 倾慕依恋。
《致橡树》正确的爱情观——相互依存、心心相印、同甘共 苦、平等独立、坚贞不渝、外内兼蓄,既尊重对方存在又珍视
自身价值——伟大的爱情!
(1)、认识不同——《我》男性视角;《致》女性视角 (2)、时代不同——《我》热恋时期;《致》时代更替
(三)、朗诵(全班分组朗诵前四段,最后合诵,教师
被冰雪覆盖、冻僵, 柔和的阳光不能把它温暖……
只要我的爱人 是一片绿色的森林,
在静穆的夜间, 被一泓清冽的山溪拥抱、滋润。
我愿意是沙砾, 夏季灼热的太阳暴晒, 向我吐出永不熄灭的大火, 燃烧了生命的一切……
墟”的付出、牺牲,“草屋 ”的孤独处境,“云朵”的浪迹天
涯。这一切都含蓄地体现出主人公刚毅不屈的性格和对爱
第三节:废墟 (静默中毁灭荒凉———— 不怕爱情遭受毁灭、遗弃 )
第四节:草屋 (饱受风雨打击————— 不怕处境孤单、风吹雨打 )
第五节:云朵、破旗 (漂泊苍凉孤独—————不怕浪迹天涯、东游西荡 )
爱恋忠贞——意象叠加——循环复沓
博喻——反复——对比
4 ①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爱情观? 和《致橡树》
(四)、课堂训练
对《我愿意是急流》赏析不当的一项
( D 不是排比,而是博喻
)
A.“急流 ”“荒林”“废墟”“草屋”“云朵”, 荒凉冷落,
喻自己;“小鱼”“小鸟”“常春藤”“炉火”“夕阳”,
美好欢快,喻爱人。诗人在对比和比喻中告诉我们:不管自己
的命运多么坎坷、险恶,只要是为了爱人,就会感到幸福。
B. 诗中比喻自己有着独特的新意:“小河”的百折千回,“废
么不同?(从国度、时代和文化背景等因素考虑) ②它们矛盾 吗,为什么?
1 ①诗中选择了哪几种意象?②可以概括为几组、几类?(和
《致橡树》比较)③这几类意象各有什么特征?(和《致橡树》 比较)④诗人是用哪些词语将这两类意象联系在一起的?
《我愿意是急流》
我
急流、小河
愿
荒林
意
废墟
是
草屋
┇
云朵、破旗
┇
小鱼 小鸟 常春藤 火焰 夕阳
3 ①这首诗多次运用了什么写法?怎么运用的?②请具体说
说每段内容所揭示的深层含义及其作用. ③这首诗运用了 哪些表现手法?(和《致橡树》比较)
《我愿意是急流》
我 愿 意 是
急流、小河(崎岖经过——痛苦) (快乐——悠闲)小鱼
荒林
(勇敢作战——艰辛) (鸣叫——幸福)小鸟
废墟
(毁灭荒凉——毁灭) (攀缘——美丽)常春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