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学.ppt
+2 +180 +168 +150 +120 +90 +70 +60 +52 +48 +46
+3 +163 +150 +128 +108 +90 +75 +66 +60 +55 +52
(2) 检测方法
Ⅰ 根据Ⅰ、Ⅲ导 联QRS主波方向 判断
I
Ⅲ
③ 目测法
Ⅲ 电轴不偏 电轴左偏 电轴右偏 极度右偏
-2 -131 -126 -120 -110 -90 -60 -30 -10 0 +7
-1 -138 -136 -132 -120 -90 -30 0 +12 +17 +20
Ⅲ 0 -150 -150 -150 -150
+30 +30 +30 +30 +30
+1 +221 +192 +180 +150 +90 +60 +48 +45 +40 +38
3 投影线与0点的距 离决定波的高度(或 深度)。
V1
V6
五 心电图各波段的命名
窦房结
心房
房室结
希氏束
右束支
左束支
心室
五 心电图各波段的命名
五、心电图各波的命名
QRS
R
rS
Rs rSR’
QS
qR Qr
RsR’s’
第二节 心电图的检测内容 和正常数据
第二节 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正常数据 一 心电图图形的描绘和检测
除极:内膜
外膜
2 一块心肌的复极
心外膜先复极 原因:
压力低 温度高 供血好
复极: 内膜
外膜
二 心电图导联体系
㈠ 导联 (leads)
1 常用心电图导联
共12个
标准导联:Ⅰ、Ⅱ、Ⅲ 单极加压肢体导联: aVR 、 aVL、 aVF 胸导联:
V1、V2、V3、V4、V5、V6
标 准 导 联 (standard leads)
I导联:8-2.5=5.5 Ⅲ导联:8-0.5=7.5
O
Ⅲ
I
+61度
A
(2) 检测方法 ② 查表法
I
-5 -4 -3 -2 -1 0 +1 +2 +3 +4 +5
-4 -120 -116 -110 -100 -90 -75 -60 -43 -30 -20
-3 -126 -120 -114 -107 -90 -69 -51 -30 -17 -8
环
额面QRS环
横面QRS向量环
正常QRS环⑵
额面QRS环: 环体通常狭长,多为 顺钟向运行,也可呈 扭曲的8字形,大部 分位于左下。
横面QRS环:环 体通常均呈逆钟向运行, 环体大部份位于左后。
四 心电图与心电向量图的关系
投影的方法:
1 按向量环运行的顺 序依次进行;
2 投影在导联轴的正 侧时,心电图上描 记出正向波,投影 在导联轴的负侧时, 心电图上描记出负 向波;
Ⅰ
Ⅱ
Ⅲ
单极加压肢体导联
Augemented unipolar limb leads
aVR
aVF
aVL
中心电端 (无干电极)
探查电极
胸 导 联 (precordial leads)
V1:胸骨右缘第四肋间 V2: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V3:V 2和V4位置连线的中点 V4:左锁骨中线与第五肋间
相交处 V5:左腋前线V4水平处 V6:左腋中线V4水平处
2 单个心肌细胞的复极
2单个心肌细胞的复极 (repolarization)
一对电偶向前移动,电穴在前,电源在 后,复极产生的心电向量与复极推进的方向 相反,面对复极方向的探查电极测出负电位, 描记出的波形向下,背离复极方向的探查电 极测出正电位,描记出的 波形向上。
㈡ 一块心肌的除极和复极
1 一块心肌的除极
向
±180
-30~ + 90 度 正常心电轴
+ 90~ +180 度 右偏
-90~ -180 度 极度右偏
- 30 ~ - 90 度 左偏
-90
左偏 -30 极度右偏
右偏正常0Fra bibliotek心电轴
+90
(2) 检测方法
① 作图法
以P513图5-1-17心 电图为例,选择Ⅰ、 Ⅲ导联,先分别计 算各自QRS波幅的 代数和
3 额面六轴系统
aVR
aVL
Ⅰ
Ⅱ
Ⅲ
aVF
4 胸导联的导联轴和横面六轴系统
后
左
右
V6
前
V1
V2
V5
V4 V3
三 心电向量
1 综合向量的形成原理
2 心电向量环
心室除极向量环(QRS环)
心室除极向量环QRS环
心室除极向量环QRS环
QRS环是一个立体的翘环,占有三维空间,称为 空间向量环
侧面
QRS 向量
负向波的深度:基线 的下缘至波形底端的垂直 距离。
-90º
3 平均心电轴的检测
⑴ 概念
±180º
0º
平均心电轴通常指额面QRS 平均心电轴,简称(心)电轴。 代表心室除极过程的总方向, 大多与最大向量相一致。
+90º
3 平均心电轴的检测 ⑴ 概念
一般采用平均心电轴与Ⅰ 导联正侧段之间的角度来 表示平均心电轴的偏移方
心电图学
Electrocardiogram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心血管内科 凌智瑜 讲师
一、定义
心电图是指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 所产生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
二、心电图的用途
1. 心律失常:确诊作用 2. 心肌梗塞:主要确诊手段 3. 其它: 辅助诊断价值
⑴ 房室肥大 ⑵ 心肌缺血 ⑶ 心肌损害 心肌炎 ⑷ 心包炎 ⑸ 电解质紊乱(高血钾、低血钾) ⑹ 药物作用
第一节
临床心电学的基本知识
一、心电发生原理
㈠ 单个心肌细胞的除极、复极 1、单个心肌细胞的除极
(depolarization)
单个心肌细胞的除极过程(小结)
一对电偶(dipole)向前移动,电源(source) 在前,电穴(sink)在后, 心电向量与除极推进 的方向相同,面对除极方向的探查电极测出正 电位,描记出的波形向上,背离除极方向的探 查电极测出负电位,描记的波形向下。
一 心电图图形的描绘和检测 1 各波段时程与心率的检测
心电图纸的走纸速通常为25mm/s 1mm=1/25=0.04s
心率=60/R-R,例如 60/0.8=75 各波段时程的测量应自波形起点的内缘测至
波形终点的内缘
2 各波段振幅的检测
电压正1m向V波=的1高0m度m:基 线的上1缘mm至=波0形.1m顶V点之 间的垂直距离。
其它导联
V7、V8、V9 正V后3R壁、心V肌4梗R死、V5R 右心室心肌梗死
㈡ 导联轴
定义: 一个导联正负两极之间假想的 连线称为该导联的导联轴
1 标准导联的导联轴
艾氏三角(Einthoven trianger)
Ⅰ
Ⅱ
Ⅲ
2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的导联轴
aVR
aVL
aVF
Ⅰ
aVR
aVL
Ⅱ
Ⅲ
aV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