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讲解
青铜器主要纹样
• 兽面纹:各种动物或幻想中物象头部正视的图案。 其特点以鼻梁为中线,两侧作对称排列,通常至上 而下为角、眉、目(目的两侧有的有耳)、鼻、嘴 及獠牙,两侧有左右展开的体躯和兽尾,下有曲张 的爪,有的则略去。兽面纹反映了那时期人们对自 然力量的崇拜
• 凤鸟纹:这种的凤鸟纹指一种想象中的神鸟,头部 有华丽的冠饰,嘴部为呈弯钩状的啄,体躯和尾部 装饰性很强。凤鸟是风神,又是天神的使者 • 龙纹:有蜿蜒躯体的动物大都归属为龙纹。在中国 神话中龙是水神,被视为神秘的灵物,人们把它看 作自然力量的形象而加以崇拜
青铜器
QINGTONGQI
青铜器主要指先秦时期用铜锡合金制作 的器物-简称“铜器”
•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是世界冶金铸 造史上最早的合金。红铜加入锡、铅,成为一种新 的合金,这种合金历经几千年的化学反应,其表面 出现一层青灰色的锈,所以今人谓之"青铜",而古 人则将这种合金称之为"金",文献中所讲"赐金"、 "受金"多少,即指青铜。 青铜器则是以青铜为材料,采用一种非常特殊 的工艺(今人称之为青铜铸造工艺)制作出来的器 物,它是古代灿烂文明的载体之一。青铜时代 (Bronze Age)是由丹麦考古学家G·J·汤姆森首 先提出来的人类物质进化史上的分期概念。世界上 所有的古老文明都经历了石器时代、铜石并用时代、 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中国的先民在青铜时代(距 今约4000年至2200年)创造了独步世界的青铜文化。
--
是 青 铜 礼
中国古代青铜器享有盛誉并非以数量取胜,关 键在于它的质量。
• 中国青铜器精品极多。尤其在商末周初,中国青铜器制 造处于顶峰阶段。此时的青铜器精品极多,以其制作精 湛、形制瑰异、花纹繁缛、富丽堂皇而为收藏家们所钟 爱。当然春秋战国也有很多式样新颖别致的青铜器。在 现存的商周青铜器中,司母戊方鼎以其巨大而闻名遐迩。 它高133厘米,重875公斤,形体宏伟,外观庄严。在奴 隶社会的商代,要制作如此巨大的铜鼎,实在是件很不 容易的事,体现了中国古代青铜铸造技术的高超水平。 虎食人卣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通体作虎踞坐形, 以虎后爪与尾为器的三个支撑点,而虎的前爪正有力地 攫着一断发跣足的人,作噬食状,造型十分逼真生动。 且从提梁至三个支点通体都是花纹,铸造精致,给人以 美的享受。另外像西周的何尊、墙盘、利簋、大克鼎, 春秋时期的莲鹤方壶,战国时期的宴乐攻战纹壶等,都 是国之瑰宝、艺林中之珍品。所以说青铜器不同于甲骨。 它有复杂的形制,多彩的花纹,增加了艺术的欣赏性
这是从整个奴隶制度发展与消亡来说。而在每一个奴隶制王 朝,青铜礼器被统治阶级用来祭天祀祖,宴飨宾客,歌功颂德, 死后埋葬于地下。显然它是为奴隶制统治服务的。 对于一个奴隶制国家来说,青铜礼器尤其像鼎之类的重器是 社稷的象征,它的存亡就是国家的存亡,所以古书有问鼎中原便 是夺取帝位的说法。显然青铜器不是一般的实用器。对于一个奴 隶主贵族及其家族来说,青铜礼器又是他们身份与地位的象征。 据文献记载,天子用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必 须恪守法度,而不能逾越。生前如此,死后埋葬也是如此。
隋 灵 山 孕 宝 团 花 镜 南朝 鎏金花叶鸟鱼纹窝形铜器
宋 青 铜 莲 花 钵
唐 凤 马 纹 菱 花 铜 镜
鸮 尊
商 -- 饕餮纹铜簋
广东省博物馆藏 高11.5、口径16.9厘米
宋 青 铜 辟 邪 风 铃
青铜器知识
• 青铜器的名称和形制 商代青铜器名目比较复杂,战国 时代和汉代又有一些特殊的形制,但 古代青铜器仍形成一定的体系。古代 青铜器的造型体系,在中国工艺美术 发展中,一直受到极大的重视。我们 现在介绍的青铜器造型,是沿用目前 常用的传统的体系。
西周 夔龙纹簋
商 -云 雷 纹 铜 鬲
酒器在商代很发达
• • 爵, 相当于后世的酒杯。圆腹前有倾酒用的流,后有尾,旁有鋬(把手), 口有两柱,下有三个尖高足。 角 饮酒器。形似爵,前后都有尾,无两柱。有的有盖。 《礼记·礼器》中 称:”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商周之际发展为造型精美的礼 器,流行于周中期之前,之后开始衰落。 《考工记·梓人》引《韩诗》云:” 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觯,四升曰角,五升曰散。”依此说,角与爵之 容量为四与一之比。角的造型与无柱的爵很像,只是流与尾同为尖状。自宋以 来,定爵形器无流而具两翼若尾者为角。 斝(jiǎ) 温酒器。形状像爵,有三足,两柱,一鋬。 觚(gū) 饮酒器。长身、侈口、口和底均呈喇叭状。 觚的形制为一具圈足的喇叭形容器,觚身下腹部常有一段凸起,于近圈足处 用两段扉棱作为装饰。商早中期器形较矮,圈足有“十字孔”。商晚期至西周 早期造型修长,外撇的口、足线条非常优美,纹饰繁复而华贵。 觯(zhì) 饮酒器。圆腹、侈口、圈足、形似小瓶,大多数有盖。 兕觥(sìgōng) 盛酒或饮酒器。椭圆形腹或方形腹, 圈足或四足,有流和 鋬,盖作成兽头或象头形。 尊 盛酒器。形似觚,中部较粗,口径较小,也有方形的。 尊为高体的大型 或中型的容酒器。尊与彝一样,是祭祀的礼器之共名,是指一组祭器,而不是 指某种礼器的专名。尊彝各有其用,但又相互连称,既表示它们是礼器中特别 重要的盛酒器,也代表一套相应的礼制。《周礼·寿宫》记载了裸礼(古代酌 酒灌地的祭礼)用彝、朝践用尊的事宜。尊流行于商周,因其特殊地位,不仅 汉代沿用,甚至到宋代徽宗年间仍制作有“宣和三年尊”。
西周 饕餮纹蟠螭钮铜盉
且 有 钮 。
Hale Waihona Puke 盖有高方 形盖方彝 似,身盛 屋 ,酒 顶 器 , 。
• 盥洗器
• • • • • 罍 盛酒或盛水器。有方形和圆形两种形式。方形罍宽肩、 两耳,有盖;圆形罍大腹、圈足、两耳。两种形状的罍一般在 一侧的下部都有一个穿系用的鼻。 壶 盛酒或盛水器。如《诗经》上说:“清酒百壶”,《孟 子》上说:“簟食壶浆”。壶有圆形、方形、扁形和瓠形等多 种形状。 盘 盛水或承接水。多是圆形、浅腹,有圈足或三足,有的 还有流。 匜(yí) 《左传》有“奉匜沃盥”,沃的意思是浇水, 盥 的意思是洗手洗脸,说明是古代盥洗时浇水的用具。形椭圆, 三足或四足,前有流,后有鋬,有的带盖。 瓿(bù),盛酒器和盛水器,亦用于盛酱。流行于商代至 战国。器型似尊,但较尊矮小。圆体,敛口,广肩,大腹,圈 足,带盖,有带耳与不带耳两种,亦有方形瓿。器身常装饰饕 餮、乳钉、云雷等纹饰,两耳多做成兽头状 盂 盛水或盛饭的器皿。侈口、深腹、圈足,有附耳,很像 有附耳的簋,但比簋大。
青铜器—铭文
• 中国青铜器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铸刻有文字,即我们 通常所说的金文。这是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青铜器 的一个明显的不同之处。青铜器铸刻铭文是从商代 中期开始的,起初只是一两个字,即郭沫若先生称 之为撟寤諗的文字。商代晚期开始铭文增多,但最 长也不过48字。西周时期是铭文大发展时期,长篇 巨制不少,如毛公鼎铭达497字,是铭文最长的青 铜器。春秋以后铭文渐趋减少,战国时出现了,罕 见长篇铭文。这些铭文书体或粗犷或瘦劲,或工细 或秀美,本身具有很高的书法欣赏价值。而文字对 于历史研究十分重要,一篇长篇铭文不亚于一篇尚 书,可见其珍贵程度。
•
壶宋
-三 足 铜
战国 --- 错银鸟云纹铜罍
春 秋 -楚 王 孙 铜 钟
• 乐器 编铙 商朝时军队盛行乐器。呈圆片形, 形制与钹基本相同。 编钟 打击乐器(宫廷雅乐)。面较大而 薄,多为弧形,根部凹进,边部稍作翘起。 编镈 打击乐器(宫廷雅乐)。镈体趋向 浑圆,形制与编钟相似,但口部平齐。 • 兵器 • 钺 本是王者贵族用于劈砍的兵器,也 是象征权力的刑器和礼器。形状像板斧、斧 头而较大。
•
鼎在古代被认为是青铜器的最可尊贵的 代表, 它可以象征国家的统治权。
“问鼎中原,一言九鼎”
• 作为古代礼治社会政治、经济权力的象征,王、侯 所制造的鼎、簋也被视为国家权力合法性的来源。传说 大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铸鼎于荆山下,各象九州 物”是一匡诸侯、统治中原的夏王朝立国的标志。而 “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则 是表明每一次王朝的代兴,“九鼎”便随之易手。春秋 时,楚庄公向周定王的使者“问鼎之大小、轻重”,使 得“问鼎”一词成为觊觎国家权力或泛指试图取得权威 支配性的经典说法。置立于王室或宗庙内青铜礼器的转 移,实质上是权力与财富的再分配所带来的政权转移, “九鼎”作为中央政权的象征,谁占有了“九鼎”,谁 就握有全国最高的政治权力。同时,各级贵族在使用礼 器的种类、数量上都有严格的规定,种类和数量的多寡 直接代表了贵族等级的高低。所谓“钟鸣鼎食”,即是 表示了家族人丁兴旺、仆役众多的庞大场面,成为贵族 显示自己身份之高贵的标志。正如著名学者张光直先生 所言:"青铜便是政治和权力"。
青铜器可分为:
• • • • • • • • 一、日用器: ①炊煮器, ②食器, ③酒器, ④盥洗器, ⑤其他。 二、乐器。 三、兵器。
• 炊煮器中:
鼎 相当于现在的锅,煮或盛放鱼肉用。大多是圆腹、两耳、三 足,也有四足的方鼎。 鬲(li,音历) 煮饭用:一般为侈口、三空足。 甗(yan,音演) 相当于现在的蒸锅。全器分上、下两部分,上 部为甑,置食物;下部为鬲,置水。甑与鬲之间有一铜片,叫做箄。 上有通蒸气的十字孔或直线孔。 簋(guǐ) 铜器铭文作“毁”,相当于现在的大碗,盛饭用。一 般为圆腹、侈口、圈足、有二耳。 簠(fu,音甫) 古书里写作“胡”或“瑚”。盛食物用。长方形, 口外侈,四短足,有盖。 簠(fǔ) 长方形,口外侈,四短足。有盖,盖、器大小相同,合 上成为一器,打开则为相同的两器,在古器物学上又称为“却立” 或“却置”。簠器在经籍中称为“胡”或“瑚”。 盨(xǔ) 盛黍,稷,稻,粱用。椭圆形,敛口,二耳,圈足,有 盖。 敦(duì) 盛黍、稷、稻、粱用。三短足、圆腹、二环耳、有盖。 也有球形的敦。 豆 盛肉酱一类食物用的。上有盘,下有长握,有圈足,多有盖。
青铜器在古代常用作礼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