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站建筑分析详解
流线组织与功能关系
made by milk_ivy
普通候车室的功能分析
检票口
服务设施
座椅 休息区
列队 交通区
广场
made by milk_ivy
广厅
售票
基本类型:
普通候车室
普通候车室的设计要点:
1. 候车室是站房的主体部分,位置恰当、流线合 理、环境舒适安静。
2. 就近设置饮水处、盥洗室、厕所等服务设施。 3. 分区:安静候车区(设座椅)、检票列队区、
made by milk_ivy
火车站建筑设计
卫生间设置: 男厕:80人/蹲位、一小便斗。按最高集散人数70%计 女厕:40人/蹲位。按最高集散人数30%计
火车站建筑设计
广场
广场
出站旅客流线与功能关 系分析
made by milk_ivy
流线设计要点: 分清进出站的顺序,做到流线简洁、
通顺,避免相互交叉、干扰和迂回,力求 缩短客人的流程距离。
made by milk_ivy
火车站建筑设计分析
旅客流线: 主要存在进站和出站两种行为模式 进站旅客的行为先后表现为:到达车站区域、寻找售票口和
候车室面积
每人1.1~1.2㎡ 每人1.1~1.2㎡ 每人1.1~1.2㎡ 每人1.25~1.35㎡
made by milk_ivy
made by milk_ivy
候车室实例分析 在候车室内横向分区布置座椅候车,旅客交叉较多; 分散检票有利于人流疏导; 对广场开口较多,候车室易受干扰。 集中检票容易发生干扰,并割断旅客交通与视线
设计要求: 迅速找到所需路径,迅速通过 1、不同功能分区的明确划分 2、大空间内视野的通透性 3、行进距离的长短
空间流线组织方式越简洁、通过方式越简单、空间识别性越 强、旅客越容易分辨出入口、安检、候车、换乘等个功能 区的方向和位置。旅客无需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 下个行为的目的地,交通流线环节中旅客停留的时间也就 越短,交通转换效率越高。商餐百 Nhomakorabea娱
店
饮
货
乐
广
场
旅客活动地 带
旅 馆
地铁车站 长途汽车 公交车站 停车场地
绿化 休息廊 交通区 人行地下通道
小汽车 出租车 公交车 货车 非机动车
made by milk_ivy
火车站建筑设计分析
与流线关系密切的建筑空间: 站前广场
流线组织
基本流线: 1. 旅客流线 2. 行包流线 3. 站前广场的车辆流线
通行区及服务设施区。 4. 合理布置分区,避免干扰。 5. 高架候车室易设电梯。 6. 候车室不易设计成套间和袋形空间。
made by milk_ivy
候车室的容量和面积
客站规模 候车室人数占旅客占 最高聚集人数百分比
特大站 89.5% 大型站 94.5%~89.5% 中型站 94.5%~100% 小型站 100%
均上车人数比值 C:计算系数。该站最高聚集人数占全日发车人数的比例
功能组成
站前广场 站房 站场设施
站前广场
站房
站场
铁路客运站功能组成
made by milk_ivy
站前广场
站前广场的设计要点:
1. 广场形态应与站房、人流、车流协调,与城市整体 布局协调,满足城市规划要求。
2. 人流、车流不得交叉,各种不同车流避免冲突,过 境交通不得穿越广场。
检票
检票
贵宾 候车 单元
专用 候车 单元
广厅
a 普通持票旅客
b 贵宾
c 母子、军人、团体
检票
候车室 广厅 售票
检票
候车室 广厅 行
李 托 售票 运
检票
候车室
广厅
行 李
托
售票 运
d 市郊旅客
e 托运行李旅客 f 未持票旅客 made by milk_ivy
站台
小件
出口厅
检票
补票 签票
站台
检票
出口厅
行包 提取
安检入口、购票和安检、寻找侯车区、到达候车区、等候 检票、检票进站、最后到达目的地车厢 出站旅客的行为先后表现为:寻找出站口、进入出站通道、 到达出站大厅检票出站、寻找其他交通工具换乘离开车站 旅客行为心理: 1、急于上车 2、急于出站 3、不断地对空间定位进行选择,极易被简单地障碍干扰, 产生焦虑情绪
房 间 组 成
made by milk_ivy
火车站建筑设计分析
1、功能性、系统性、先进性、文化性、经济性—原则
以前:旅客乘降和列车整发为主要功能 现在:集交通、住宿、商业、办公、娱乐、餐饮等多种功能
于一体的综合枢纽,同时也越来越多地和整个城市、 整个区域的交通规划融为一体。
火车站建筑设计分析
made by milk_ivy
母子 贵宾
军人 团体
广 场
普通
中转
市郊
广 场
贵宾
专用候车
入 口
候车
检票
售票
行包
基
中
本 站
旅客跨线
间 站
台
台
行包跨线
行包
出 口
基
检票
本 站
台
贵宾
行包跨线 中
旅客跨线 间 站 台
进出站旅客流线系统总体分析
made by milk_ivy
中转 普通
市郊
检票
候车室 服务 广厅
小型
50~400人以下
旅客最高聚集人数是指年度中旅客最高的月份、平均一 昼夜中同时在候车室中出现的最大候车(含送客)人数。
火车站建筑设计
最高聚集人数平均值(一般铁道部门提供): H=S*K*C/365 S:设计年度全年上车旅客人数。设计年度为开始使用后的十
年 K: 车被动系数。即最高月份的日平均上车人数与一年的平
火车站建筑设计
火车站建筑设计
设计要点: 1、确定建筑规模 2、充分体现交通建筑特点及区域文脉 3、合理流线组织:考虑站房、线路、和城市广场关系 4、考虑的近期和远期发展的需求
火车站建筑设计
建筑规模:
根据设计年度的旅客最高聚集人数确定
特大型
大于等于 10000人
大型
2000~10000人
中型
400~2000人
3. 广场内要求选择恰当的人行活动平台,以使广场空 间与流线组织各得其所。
4. 注意美化环境,适当安排绿化,方面旅客休息。 5. 功能分区明确,停车场地要适当分隔,全面考虑发
展问题。 6. 要充分利用地形条件与特点。
made by milk_ivy
站前广场的组成
邮
中转
电
交通
站
站
房
房
服务平设施 及其台他
made by milk_ivy
总体流线分析
广场
站房 站场
广场
站房 站场
广场
站房 站场 站房
a 三段水平流线模
式
b 水平垂直综合流线模式
c 垂直流线模
式
made by milk_ivy
流线的组织原则
1. 以进站和出站分开为基本原则; 2. 人车分流; 3. 一般旅客要与贵宾、专用旅客适当分开 4. 职工出入口与旅客出入口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