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从发展各领域来看,既有达到甚至引领世界先进水平的 生产力,也有大量传统的和相对落后的生产力。
(3)从发展成果的共享看,不同群体之间也有不平衡,社会 上还存在不少困难群众。
1.毛泽东指出,认清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是(C ) A.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 B.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 C.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 D.认清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4.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社会性质是(C )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C.封建社会 D.新民主主义社会
5.认清中国国情,是解决中国革命的基本前提。近代中国最
基本国情是( BCD)2019年多选
A.民族资本主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B.西方列强的入侵
C.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又是互相联系、紧密衔接的, 中间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
1.毛泽东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著作是(C ) 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B.《新民主主义论》 C.《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D.《论人民民主专政》
2.毛泽东明确把官僚资本主义列为革命的对象之一的著作是
统一战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武装斗阵 党的建设
目录
CONTENTS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目录
CONTENTS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2.
抗日战争时期
逐步形成了系统化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民 主主义革命理论。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客观条件是(ABC )2013多选 A.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B.近代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C.世界形势的新变化 D.第三世界国家和人民的觉醒
目录
CONTENTS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2.近代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B ) 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D ) A.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B.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面貌 C.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人民共和国 D.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 理论形成的依据



主 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近代中国国情 近代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呼唤新的革命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辛探索奠 定了革命理论形成的实践基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中国无产阶级成为新民主主义 革命领导力量的原因
01
中国无产阶级成为新民主主义 革命领导力量的优势
02
03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中国革
命领导权的实现
(四)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内容和特点
性质:资产 阶级民主主
义革命
领导力量— 无产阶级;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呼唤新的革命理论
1.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2.
近代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3.
世界形势的新变化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辛探索奠定了革命理论形成的实践基础
1.
党的幼年时期
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和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提出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形成的必然性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内容及意义
10.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 C)2017单选
A.无产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小商人、独立的手工业 者 B.工人、贫雇农、中农、民族资产阶级、自由职业者 C.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D.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中坚力 量
11.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 BC)2015单选 A.社会主义革命 B.农民革命 C.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D.新型民主革命
革命前途 —社会主

内容和特点: 世界无产阶级 社会主义革命 的一部分;
指导思想 —马克思 列宁主义;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2.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与联系
(1)革命性质不同。 新民主主义革命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 社会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7.毛泽东曾指出“两篇文章,上篇与下篇,只有上篇做好, 下篇才能做好。坚决地领导民主革命,是争取社会主义胜利
的条件”,期中,“上篇”和“下篇”分别指( C )
A.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 B.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C.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D.旧民主主义和新民主主义
8.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中间横插一个资产阶级
D.封建统治的腐败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二)近代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1.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标准着人类历史 开始了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进程,也使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 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二)近代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2.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以五四运动的爆发为标志,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崭新阶段。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由自在阶 级转变为自为的阶级。领导阶级和指导理论从根本上有别于旧式的资产阶 级民主革命。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 D)
A.《反对本本主义》 B.《论人民民主专政》 C.《改造我们的学习》 D.《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3.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 C) A.贫农 B.知识分子 C.无产阶级 D.工人和农民
4.在同资产阶级的联盟中必须实行的方针是(A ) A.既联合又斗争 B.一切经过统一战线 C.一切服从统一战线 D.团结—批评—团结
--1948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革众新 命的民 。,主
反主 对义 年 帝革 毛 国命 泽 主总 东 义路 《 、线 在 封: 紧 建无 随 主产 干 义阶 部 和级 会 官领 议 僚导 上 资的 的 本, 讲 主人 话 义民 》 的大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1.帝国主义
5.“统帅革命的资产阶级,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实行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这一观点的错误实质在于( C )
A.抹杀农民阶级的革命性 B.夸大资产阶级的作用 C.放弃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D.忽视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6.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是
(B)
A.革命的指导思想 B.革命的领导权 C.革命的前途 D.时代条件
1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之所以是资产阶级民主革 命,原因在于(B )2017单选 A.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B.革命的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而不是一般 的反对资本主义 C.革命的领导权仍然掌握在资产阶级手里 D.革命的指导思想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而不是马克思主 义
1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犯“左”倾错误的人提出 了“毕其功于一役”的主张,搞所谓的“一次革命论”, 这种错误倾向的实质是( A )2013单选 A.混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 B.割裂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联系 C.混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区别 D.割裂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的联系
(二)近代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3.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与其他民主革命的不同之处
和欧美民主革命比
它只推翻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 主义的反动统治,而 不破坏参加反帝反封 建的资本主义成分。
和社会主义革命比
不是要建立资产阶级 的共和国,造成资产 阶级专政,而是要造 成各革命阶级在无产 阶级领导之下的联合 专政,建立各革命阶 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 和国,为进入社会主 义做准备。
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一)近代中国国情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帝国主义侵略创造了一定条件
1.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局限性
半封建性
未在社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未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2.帝国主义列强使中国半殖民地化
半殖民地化
武装入侵 强迫签订不平等条约
3.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14.毛泽东指出,只有认清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的区别和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这两个革命 之间的关系是( B D )2016多选 A.两个革命可以“毕其功于一役” B.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C.两个革命之间需要有一个漫长的资本主义的过渡阶段 D.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