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线动火连头的施工要点
大庆油田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化建公司第五工程部李博
【摘要】管道建设和抢修中,经常会遇到连头作业,整个施工过程包含有挖掘、吊装、管线打开、有限空间、临时用电、动火等危险作业,不但技术要求高,安全风险也很大。
【关键词】管线;动火连头;施工要点。
1 概述
高一联合站隶属于第五采油厂第五油矿,地处高台子油田中心位置,属大庆市大同区境内。
本工程主要对安全隐患问题较多的原油处理系统、注水系统及配套的供配电系统、供热采暖系统、自控系统等进行全面改造,通过方案及布局优化,对高一联合站进行原址改造,在布局上对原油处理系统各功能模块进行整合。
高一联合站动火连头主要包括:外输油进、出口管线;天然气进、出站管线及去往加热炉管线;事故罐及沉降罐进、出口管线;临时流程搭设的管线。
2 动火连头方法
2.1施工前准备
技术人员做好详细的动火连头施工方案,找相关部门办理动火报告审批,对动火现场进行全面检查,对需要连头的管线提前预制,对动火连头施工人员进行培训。
由站内人员及管理单位开始到流程,使动火连头管线与原工艺流程断开,确认与原工艺流程相连阀门无渗漏。
联合检查对工艺流程进行确认,确认后方可动火。
2.2输油管线动火连头
2.3.2管线切割
切割管线采用无齿锯或切管器不动火切割,为防止污染需在管线切割处下方根据管线内容量挖一个集油坑,在集油坑内铺设防渗布,待原油凝固后把排出的油污装袋拉运至指定地点。
2.3.3管线封堵
在动火连头管线两端的阀门处加设盲板防止阀门不严,切割管线后在管线切口处加装封堵球,并把管口处向管内500mm的油污清理干净,防止在修口和焊接时发生危险。
2.3天然气管线动火连头
2.4.1管线放空
管线放空时要求低点充入氮气,高点天然气排除。
2.4.2氮气置换
置换不留盲端,在所有的气头检测点2分钟内每隔30秒检测1次,连续三次检测,每次检测仪检测到可燃气体量均在1%以下,且保持一致。
注氮量以管线和设备有氮气压力≥0.02MPa为准,最终保持稳定。
注氮温度、速度严格控制,满足《氮气置换技术要求》,可燃气体检测仪有校验证书记录设备系列号。
2.4.3氮气量计算
氮气量通常为置换管道的5倍,考虑到焊接过程中还需要小流量的氮气进行吹扫,使管道内形成微正压,故要准备充足的氮气,使用液氮车可以满足注氮需要。
按1个标准大气压,5℃状态计算,1吨液氮转化成气体体积为808m³。
2.4.4管线切割
用可燃气体检测仪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切割管线。
切割管线采用无齿锯切割,切割过程操作不当会损坏刀具,所以要多准备几套。
切割后,管道里面可能有存液或冰柱,给操作带来不便。
2.4管线对接
对接是确保连头施工质量的关键工序,也是技术要求最高、难度最大的作业,具体要求如下:①管子、管件及阀门按设计要求进行核对验收,内部清理干净,不存杂物。
②管子、管件组对时,应将坡口表面及坡口边缘内外侧不小于20mm 范围内的油漆、污垢、铁锈、毛刺清除干净,并不得有裂纹、夹层等缺陷。
③管道连接时,不得用强力对口、加偏垫或多层垫等方法来消除接口端面的空隙、偏斜、错口或不同心等缺陷。
焊接完成后要求对焊道进行检测,现场检查确认无隐患。
施工完成后必须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3 安全分析
4 结束语
管线动火连头作业,由于涉及工序多、人员多,时间长,风险大,给安全监督带来很大难度。
因此,作业前要认真开展作业危害识别,详细分析每道工序的关键点,根据要点与难点,制定控制措施,完善应急预案。
在作业过程中,要坚守“不安全不施工”的底线,确保监督不留死角、管理不存盲点,为施工作业提供安全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