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品)老年医学课件:代谢综合征

(精品)老年医学课件:代谢综合征


死亡四重奏
1989年日本学者提出 The deadly quartet
向心性肥胖 糖耐量递减 高甘油三酯血症 高血压
胰岛素抵抗综合症
DeFronzo 1991年提出
2型 DM 肥胖 高血压 脂质紊乱 动脉粥样硬化症 高胰岛素血症 冠心病
胰岛素抵抗的概念
机体对一定量的胰岛素产生的生物学效应低于实 际应有水平,组织的胰岛素敏感性减低。
极大 IR似乎是2型糖尿病临床过程中的很早期缺陷
6.IR受环境影响
宫内营养不良 肥胖尤其是躯于肥胖 体力活动减少 老化 怀孕
胰岛素抵抗的测定方法
结果准确、精确、重复性好; 安全、对人体无损害; 操作简单、不费时、费用低; 不依赖血糖浓度; 在胰岛素作用的生理范围内反映胰岛素敏感性; 不被葡萄糖效应混淆。
实验方法
正常血糖胰岛素钳技术( Champ)和最小模型技术 ( M MT):
准确检测胰岛素抵抗的方法 技术复杂,费用高 只用于小样本的科研工作 不适合临床应用。
临床方法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 简单、更符合生理性的方法, 适用于临床常规检测胰岛素抵抗 重复性较差 不适用于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者。
心血管死亡率 心肌梗塞死亡
全因死亡
什么是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的现状如何? 代谢综合征有什么危害? 代谢综合征是怎么得的? 代谢综合征如何诊断? 代谢综合征怎么治疗?
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理
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理是很复杂的。它是一个多基 因的,遗传性的疾病,而且受环境的影响。
遗传因素 + 环境因素 (节约基因) (多食少动)
4
4.7 4.1
3 2.1
2
1
0 正常血压 临界高血压
6.3 6.4
确诊为高血压
Adapted from Kannel, JAMA 275:1571, 1996
男性 女性
DM与心血管疾病
高达75%2型DM合并动脉粥样硬化 大约2/3糖尿病患者最终因心血管疾病死亡
糖尿病病人的心血管疾病:
Framingham: 7028名; 943名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 —非糖尿病男性和女性冠心病的死亡率分别为4%和 8%,但糖尿病二者的死亡率为16%
什么是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的现状如何? 代谢综合征有什么危害? 代谢综合征是怎么得的? 代谢综合征如何诊断? 代谢综合征怎么治疗?
Reaven’s 综合症(X 综合症)
1988年Reaven提出: 对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摄取的抵抗 高胰岛素血症 葡萄糖耐量减低 血浆VLDL-TG浓度升高 HDL-C浓度降低 高血压
改善胰岛素抵抗
饮食 运动 控制体、副食、零食 合理营养成分:糖、脂肪、蛋白质 少量多餐:一天不少于三餐,一餐不多于二两 高纤维饮食:粗粮、蔬菜、水果、魔芋 清淡饮食 :少油、少盐、低糖 不动烟酒:戒烟限酒
运动治疗
持之以恒:每周5次以上,每次半小时以上 量力而行:避免强烈、竞争性运动,适宜心率
RS Means CostWorks
Comprehensive resource for cost and estimating data 14 Means cost books Internet enabled for
real-time information Link to other related tools Sears Chairman Award & Partners in Progress Award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建议中国人诊断分割点: 超重:BMI ≥ 24、肥胖: BMI≥28、中心性肥胖:腰围 男≥85cm,女≥80cm
2006国际糖尿病联盟代谢综合征
诊断
腰围:男≥90,女≥80公分
+以下两项
1. 甘油三酯升高: ≥1.7毫摩尔/升,或者已用相 关调脂药物治疗
2.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男<1.03,女<1.29毫 摩尔/升,或者已用相关调脂药物治疗
↓ 肥胖 ↓ 胰岛素抵抗 ↓ 代谢综合征
节约基因,好事变坏事
节约基因:饿不死的基因 原来的好事:贫困时期维持生存 现在的坏事:富裕时期使人肥胖
环境因素:不良生活习惯
对肥胖与代谢综合征无知 吃的多,摄入热量太多 活动少,消耗热量太少 紧张焦虑,应激激素升高
肥胖 产生
代谢综合征形成
3. 高血压:收缩压≥13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 85 毫米汞柱,或已治高血压
4. 高血糖:空腹血糖≥5.6毫摩尔/升,或已治 2型 糖尿病
什么是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的现状如何? 代谢综合征有什么危害? 代谢综合征是怎么得的? 代谢综合征如何诊断? 代谢综合征怎么治疗?
治疗
改善胰岛素抵抗 控制各个危险因素
*混合包括年龄,体重指数,吸烟和饮酒,收缩压,药物使用和缺血性心脏病家族史 混合+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B N=2103男性
Despres J-P, et al. Eur Heart J. 1996; 17: 1453-1454..
随着腰围的增加,糖尿病患病率升高
随着腰围的增长,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
胰岛素对机体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不敏感性主要 表现在调节糖代谢方面。
胰岛素抵抗特点
1. 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 2. 选择性 3. 外周组织 4. 受体后 5. 多基因遗传 6. 受环境影响
1.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
随着胰岛素敏感性的降低,正常功能的胰岛B细 胞会代偿性地增加胰岛素的分泌
胰岛素抵抗状态时尽管胰岛素作用严重受损,但 在一段时间内糖耐量仍可维持正常
2型糖尿病与高血压
DM中高血压病的患病率是非DM人群的3-4倍 约30-40%DM患者有高血压 83.4%的高血压病者IGT或肥胖
287例高血压病者中“单纯”高血压病(无肥胖、 DM或IGT、脂质紊乱)仅44例(15%)
Framingham 研究根据高血压 状况分析的糖尿病发病率
7
6
5 4.3
随着时间的推廷,胰岛不能长期维持胰岛素高分 泌率
在严重抵抗的情况下,胰岛素分泌的稍许减少就 会造成明显的血糖升高,
2.胰岛素抵抗“选择性”
胰岛素的某些作用是减弱的
胰岛素的某些作用不受影响
高胰岛素血症而使胰岛素作用反而增强,对机体 产生不良影响
3.IR在外周组织
胰岛素抵抗的发病机理从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可 分为肝脏和外周组织(主要为肌肉和脂肪组织)
代谢综合征
什么是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的现状如何? 代谢综合征有什么危害? 代谢综合征是怎么得的? 代谢综合征如何诊断? 代谢综合征怎么治疗?
什么是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的现状如何? 代谢综合征有什么危害? 代谢综合征是怎么得的? 代谢综合征如何诊断? 代谢综合征怎么治疗?
高低密度 脂蛋白血

总计
4.1
7.1
21.0
2.4
7.5
17.7
2.9
7.4
18.6
什么是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的现状如何? 代谢综合征有什么危害? 代谢综合征是怎么得的? 代谢综合征如何诊断? 代谢综合征怎么治疗?
代谢综合征引起多种疾病
代谢综合征者多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集于一体, 使患者成为冠心病和2型糖尿病的重要高危人群, 代谢综合征组分越多,对健康的危害越大
Finmonica:11,000名心肌梗死病人随访1年的死亡率 —非糖尿病男性对比糖尿病男性 38% :49% —非糖尿病女性对比糖尿病女性 26% :42%
巴黎前瞻性研究
冠心病死亡率和高胰岛素血症
每3

人 冠2

病1 死

率0
1
2
3
4
范围(U/ml) 1=≤ 5 2=5.1-8 3=8.1-12 4=12.1-19 5=>19
什么是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的现状如何? 代谢综合征有什么危害? 代谢综合征是怎么得的? 代谢综合征如何诊断? 代谢综合征怎么治疗?
中国人超重/肥胖(BMI ≥ 25) 患病率在增长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1982 1989
20-70岁成人
1992
2001
什么是代谢综合征?
是在一个人身上表现出的一组代谢危险因素。包括: 1. 高体重(以腹部为中心的脂肪增多) 2. 高血脂(高甘油三酯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 3. 高血压(140/90mmHg或更高) 4. 高血糖 5. 高胰岛素血症 6. 高血粘稠度 7. 高尿酸血症 8. 高脂肪肝发病率
2007
2002年中国居民超重与肥胖率(%)
中国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标准
25 22.8
20
18.9
0~
15
7~
10
7.1
5
18~
2.9
合计
0
超重 肥胖 WHO 超重 肥胖
高血压患病率(%)
60
40
20 9.1
0 18~
29.3
45~
49.1
60~
18.8
成人
Copyright © MedReviews, LLC. Marso SP. Improving the pharmacological regimen for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Rev Cardiovasc Med. 2004; 5:140. Reviews in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is a copyrighted publication of MedReviews, LLC. All rights reserved.
Survival curves for diabetes, cance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stroke. Data are derived from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 Adapted with permission from McKinlay and Marceau. US public health and the 21st Century: diabetes mellitus. Lancet. 2000;356:757-76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