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就业心理误区及调适
Logo
4.自负心理 自我评价过高的心理倾向在选择企业时, 在选择企业时,“大、名、公、外”即 “大企、名企、公务员、外企”仍是毕业 生的首选目标。
Logo
案例:广西某大学有一位应届本科毕业生,他称得上是同 龄人中的佼佼者,中共党员,担任过四年学生干部,策划 和组织过学校许多大型活动,区级的获奖证书就有好几个。 求职开始时,不少单位都相中了他,但他总是觉得这些单 位不适合自己,以自己的条件应该找到更好的工作,因为 都回绝了。后来,他看到许多同学都找到了好工作,开始 着急了。 某次,某跨国公司招聘销售部门经理,虽然只有两个名额, 但他还是信心十足,认为自己十拿九稳。结果,第一轮面 试,他就泄气了。面试时,当考官问他学习经历时,他对 答如流,但当考官让他谈谈对公司营销观念的看法时,他 却语无伦次,因为他只是看中公司的名气。 对于公司的情 况却一点也不了解。第二天的英语测试,他就自动放弃了。
积极思考,自身可能存在的求职择业心理 误区。 进行调适,规避可能存在的求职择业心理 误区。
Logo
三、做好就业心理准备
比尔.盖茨先生对刚毕业的学生的一席深刻的讲话,加深你 对人生的认识:
1.人生是不公平的,习惯接受吧。(平常心) 2.这个世界并不在乎你的自尊,只在乎你做出来的成绩, 然后再去强调你的感受。(结果导向) 3.你不会一离开学校就有百万年薪、你不会马上就是拥有 公司配手机的副总裁,两者你都必须努力赚来。(少做黄 粱美梦!拼博才是成功的基石) 4.如果你觉得你的老板很凶,等你做了老板就知道,老板 是没有工作任期保障的。 (压力大,生意不太好,老板= 老板着脸) 5.在快餐店打工并不可耻,你的祖父母对煎汉堡有不同的 看法。(工作没有贵贱之分,只是分工不同而已)
Logo
8.封闭心理 一部分是长期以来,性格内向,喜欢独 来独往,不愿与同学交流的学生;还有部 分是自己没有找到好工作,害怕同学知道 后嘲笑自己不如别人的同学。
Logo
二、产生心理困扰的原因
1.不能正确认识自我 2.不能正确认识社会 3.缺乏就业技巧 4.缺乏积极的职业生涯规划
Logo
Logo
小测试 1.遇到难事,你想寻求帮助,但又不愿开口求人,怕被别人取 笑或轻视。 2.当别人遇到麻烦时,你常会有幸灾乐祸的感觉。 3.你爱向人夸耀自己的能力和“光荣历史”。 4.你认为学习成绩、工作成绩是很重要的。 5.你觉得入乡随俗是件困难的事。 6.你觉得人的面子最重要,轻易认错是很失面子的行为。 7.你害怕生人或陌生的地方。 8.常常自问“我是很行的吗”这类问题。 9.你常觉得自己是不利处境下的牺牲品。 10.你是个爱虚荣的人。 答“是”得1分,“否”得0分,统计一下你的总得分。
Logo
7.嫉妒心理 在求职过程中对他人的成就、特长或优 越的地 位既羡慕又敌视的情感。别人成功 了则说风凉 话、讽刺挖苦、造谣中伤以发 泄自己的恼怒。 最后导致朋友关系恶化。
Logo 案例
杭州有一位男同学,他是浙江大学营销专业毕业生,又 辅修了经济学第二学位,凭借他自己这么好的条件和他自 己的努力,他顺利得到了一份待遇优厚、有名外企的工作 机会,同学们也都很羡慕他。他也以为胜券在握,于是就 回家游玩去了。但是他没想到,由于外企对应聘人员的性 格以及与人打交道的能力比较看重,虽然他通过了笔试和 面试,但用人单位出于谨慎,还是打电话到他的宿舍调查 情况。他当天不在(回家了),寝室里的一名同学接了电 话。这名同学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看到他找到了这 么好的单位,心理有些失衡。在用人单位问及他平时表现 如何的时候,这名同学在电话中说:“我们对他不太了解, 他不怎么和我们说话和交往。”用人单位由此感觉他可能 在性格上存在一些问题,最终放弃了对他的录用,一直没 有再和他联系。等了两个月后他联系的单位HR,才知道原 因。
Logo
毕业生求职心理压力造成的结果 考研热,考公务员热,出国热 零工资就业 父母替子女应聘 啃老族,校漂族 听霸、面霸、拒无霸 自愧不如,怕见面试官 托关系走后门
Logo
大学生就业的一般心理问题
1.从众心理:缺乏主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心 理 案例:某高校机电专业毕业生,在本校举办的双 选会上,经过南京某汽车集团招聘人员的面试, 该单位同意录用他,但他看到自己专业的其他 同学多没有与该单位签约,就产生从众心理, 犹豫不绝,经过两个小时的再三考虑,他准备 与该单位签约时,该单位已经招聘结束。
案例:黑色圆点 老师在黑板上挂了一张“画”,白纸中画了一个黑色圆点。 “你们看见了什么?”老师问。全班学生一起回答:“一个黑 点。” 老师说:“只说对了极少一部分,画中最大的部分是空白。只 见小,不见大,就会束缚我们的思考力。”成千上万的人不能 突破自己,原因正在这里。
点评:“自卑”就是你把别人看得比自己好。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理解, “自卑”就是你有一个消极的自我形象,你在心理上觉得自己比别人差。 我们不喜欢“自卑”这个词,但我们发现,许多大学生都有某种程度的 自卑心理。有时候可能因为自己长得不如别人,因为自己穿着不好,因 为学习和工作不够出色,因为没有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因为自己学校的 牌子不如别人…… 就像故事中说的一样,我们不能总盯着一个黑点——我们的缺点看,而 忽视了大部分的空白——我们的优点。
Logo
结果分析:
0—2分者:很有自信心,能与人和睦相处。 3—6分者:很可能缺乏自信心,你行事可能保守而缺少魄 力,但这也许能使你安于现状,生活在一种平静无事的环 境中。如果你认真反思一下,把你认为你能做的事和你想 做的事列成表格,你会发现,事实上,你能做的事要比你 想做的事多一些。 7—10分者:你有一种强烈的自卑感,即使在表面上你自 信、自负或自傲,但你很可能在自信和自卑的两极来回徘 徊。有时这种性格上的矛盾令你感到痛苦或害怕。你得想 法采取行动消除自己的自卑感了。
Logo
案例:小C是来自农村的一位工科学生,身材矮小,性格内向。 在临近毕业的一段时间,他内心常常涌起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 和不安,以至于上课都不能专心听讲,也无法集中精力搞毕业 设计。来咨询时,他主动谈起了自己的心理感受:他平时学习 很用功,大学这几年成绩不错,还得过奖学金,但总觉得自己 除了学习之外,别的方面都不行。他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和交 往,宿舍同学相处得还不错,但同学们老嫌他不活跃,每次他 们谈一些有趣的事时,他都插不上嘴。同学们通过各种途径找 工作,而他来自农村,没有一点关系,去过几次人才市场,但 由于太害怕、太紧张,结果很不理想。当问到他想找一份什么 样的工作时,小C很茫然地说:“我也不知道,现在找工作也不 容易,只要比较稳定,收入还行就可以了,我的期望也不高, 但怎么就这么难呢?”小C又陷入了不安与困惑中…… 点评:面对就业,小C存在被动等待、胆怯恐惧、焦虑不安等不良 心理,致使在就业过程中接连碰壁,受挫之后更是茫然无措。加 上他本身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和交往,不善于展示自我、推销自 我,所以在求职的问题上感到压力重重。小C应该努力克服自身的 缺点,大胆、主动地面对求职。
Logo
一、大学生就业的一般心理问题
我们的压力来自哪里?
不知道自己究竟该干什么(无所适从、焦虑)。 简历投出无回音(不踏实、焦虑)。 同学间比较(例如:我的工作要比别人的好,为 什么他的比我的好?不服气、自卑)。 父母亲的期望值高(担心、焦虑)。 害怕回家乡工作(担心、焦虑)。 害怕人际关系太复杂不敢迈入社会(担心、焦 虑)。 担心本科生学历低缺乏竞争力(焦虑、自卑)。
Logo
3.自卑心理 是一种轻视或低估自己能力的一种心理 倾向,表现为缺乏自信,缺乏勇气,总认 为自己不如别人,不敢竞争。可能会导致 低就心理:在应聘时,没有信心和勇气面 对用人单位,不敢对自己“明码标价”, 一心只向找个“买家”草草“卖出”,甚 至对于单位开出的不平等的协议也闭着眼 睛签约。
Logo
择业是“一种使人焦虑痛苦、剥夺人的安 全感的自由,一种促使人想要逃避的自由, 因为你必须选择,无人能代替你选择,且 须由你对选择的后果负责”。 ——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
Logo
“落脚心理”误区
落脚心理:即“先找个单位混口饭吃”的求职心理。 对策 在“落脚”单位的选择上,应综合自身的性格特点、自 身优缺点以及个人兴趣,制定一个长远计划。 “落脚”要尽可能的符合自己的职业规划,不急于求成, 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
Logo
5.攀比心理 表现: 1、不从实际出发,不考虑择业时的各种综合 因素。以谁去了知名度高、效益高的单位, 谁去了大城市或高层次部门作为自己价值 的标准; 2、优秀学生应该有优秀单位。
Logo
6.依赖心理 (1)缺乏独立意识,对于一个单位是否适合 自己,往往不是凭自己思考来决断,而是 靠父母、师长为自己出主意。 (2)依靠关系就业,缺乏主动参与意识和竞 争意识。 讨论:找工作要不要家长代劳?
Logo
“能学东西就好”的心理误区
“能学东西就好”心理:理解片面,缺乏规 划。 对策
要更正内心关于“学习”的想法和概念。更多 的注重现实实践上的学习而不是仅仅追求理论 上的学习。 要更好的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根据个人的兴趣, 选择学习的对象,从而有利于个人的人生发展。
Logo
课堂讨论:你容易陷进哪些“误区”?
Logo
“一步到位”误区
“一步到位”心理:即期望第一份工作就能够达到理想状 态。 对策 职业规划不可能一蹴而就,往往需要根据客观环境及个 人的转变而有所调整。 应更多地注意自身的一些能力,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优缺 点。根据自己的优缺点来进行职业规划 垒尘埃而成泰山,积滴水始就阔海。要一步一个脚印, 点滴积累。
误区:大多数人钟情的工作一定是好工作;大多数人选择 的一定没错。结果,忽视了自己的特长,放弃了自身的优 点,失去了适合自身特点的工作机会。
Logo
大学生就业的一般心理问题 2.焦虑心理 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使就业问题给 大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而且这种 压力在各年级学生都存在。清华大学2000 年的调查显示,个人前途与就业已成为大 学生心理压力中最大的因素,而且压力有 随着年级增高而上升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