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职专业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_周应中
高职专业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_周应中
或非正式、直接或间接地评价高职 价活动的认同与共识。只有各个
专业人才培养绩效。第三方评价 评价主体对评价的缘由、目的和意
的主要特点是评价主体与评价对 图、评价的价值选择、组织和实施、
象无隶属关系,但却是有利益关系 信息收集和处理、评价结论及其运
的第三方,评价的标准或内容需要 用等进行广泛协商,达成共同的
评 价 组 织 主 体 和 评 价 主 体 达 成 “心理建构”,形成共同接受的评价
共识。
价值,他们才可能认真、深入地参
为了在具体的评价实践中,实 与评价,高职专业也才有望获取全
现对现行评价机制的“扬长避短”, 面、客观、权威、公正的评价信息。
达到可行性和有效性,必须坚持以
(二)凸显专业特性
下基本准则。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产业不 断升级和就业环境不断变迁的背 景下,高职毕业生必须快速适应环 境、具有更宽泛的知识和技能以及 终身学习能力,这样才能保持一定 的就业竞争力。构建第三方评价 体系,可以促进高职专业更加关注 毕业生职业岗位中需要的沟通、合 作、应变、情绪管理、问题解决等能 力培养,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
评价目标。
养目标与方案”这一指标是基于高
有学者针对高等教育质量标 职专业必须面向市场、服务区域经
7
济的特性,借此强化对高职专业人 才培养目标与市场人才需求贴近 度和人才培养方案科学性的论 证 。 在“ 人 才 培 养 资 源 开 发 与 利 用”和“人才培养过程与控制”这两 个指标中,不仅强调“资源指标”和 “ 过 程 指 标 ”,而 且 突 出“ 利 用 ”和 “控制”,即强调质量管理。“人才培 养绩效”评价是第三方评价指标方 案的侧重点,用来判定高职专业毕 业生整体素质、就业能力和企业满 意度以及未来在职业岗位上的贡 献率和影响力,是确定人才培养目 标与方案的重要依据。
行政部门和高职院校为主体,相对 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中,应尽力保
单一、稳定,而第三方评价需要突 证评价内容的全面性。但是,根据
破现行评价基本限于“局内”利益 第三方评价体系构建的主要目的
6
和评价主体的社会性,第三方评价 重点要突出人才培养绩效的评价, 高度重视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受欢 迎程度、社会公认度以及未来在社 会上各行各业贡献率和影响力的 判定。
三、构建第三方评价体系的 行动策略
第三方评价活动的组织主体 应该是独立的、非营利的、具有法
人地位的社会中介组织,因此,需 准提出了三种价值取向,即内适
要国家采取法律、行政、经济等手 性、外适性和个适性。内适性指的
段,制定并出台相关的法律、政策, 是教育系统内部自己界定的自我
引导、建立一批比较规范的专业性 完善的程度要求;外适性指的是高
愿意共同合作时,评价才可能被有
(三)突出人才培养绩效评价
效地加以运用。第四代评价理论
人才培养是高职专业的核心
在当前国际教育评价领域表现出 功能,对高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进
很大的优势,对开展第三方评价具 行评价,涵盖输入、运行和输出整
有极大的启发意义。以往,高等职 个人才培养过程,牵涉到高职专业
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以教育 建设的所有方面。因此,在高职专
(一)建构评价目标
一般而言,诸多评价方案的指
正确的评价目标,可以充分发 标设计都是按照“资源指标、过程
挥评价的引导、激励和约束功能, 指标、绩效指标”的思路展开。在
但这一功能的发挥,还必须建立在 第三方评价指标方案设计中,根据
评价主体充分认同的基础上。在 “凸显专业特性”、“突出人才培养
我国高等教育评价实践中,都有一 绩效评价”、“兼重定量与定性评
(二)满足高职专业更好服务 于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高端技能型人才短缺 已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 升级的一个突出问题。构建第三方 评价体系,更利于高职院校及时、准 确地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 进而调整专业结构布局、人才培养 规格,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转型 升级。
(三)满足高职专业更好服务于 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构建第三方评价体系的 基本准则
第三方评价也可称为社会评
价,主要包括就业(用人)单位、行业 相关者的内部评价视界,将各利益
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 相关方作为评价主体,呈现评价主
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通过一定的 体的多元化。在这种情况下,必须
程序和途径,采取各种方式,正式 通过协商使各评价主体达成对评
值多元,对利益相关者赋权,坚持 主要是通过毕业生的专业核心能
协商和共识的原则,通过分担责 力体现的,这是由专业核心能力的
任、尊重各方面利益相关者的意 独特性和内在性决定的。独特性
愿,充分听取各种意见和建议,调 表现在每个专业的学生必定要掌
动各方积极性,在早期就培养出参 握不同于其他专业的专业能力,每
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工作的领导、 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目标提供
规划、推动和保障,努力寻求、吸收 了思路。可以通过探讨使各评价
利益相关方参与评价。高职院校 主体认识到,第三方评价的目标就
可以出资邀请有资质的专业市场 在于了解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符
调查公司担任评价组织主体,这样 合这三种价值取向的程度和状况,
社会评价机构。但是,着眼实际, 等教育机构提供的教育服务满足
在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高 国家、社会需要的程度;个适性指
职专业第三方评价体系的评价组 的是教育满足学生的个性完善与
织主体仍需由高职院校自身担任, 主体性的主动建构、弘扬与完善的
也就是说,由高职院校自身负责专 程度[5]。这三种价值取向为设计第
量,促进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中发 挥实际作用,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 的课题。
一、构建第三方评价体系的 紧迫性
由于种种原因,现行的高职人 才培养质量评价仍然以教育行政 部门评估和高职院校自我评价为 主。这种评价机制在建立初期对 促进高职教育发展起到过重要作 用,但也逐渐显现出弊端。如带有 非常浓厚的行政导向,在价值方向 上只突出政府需求;评价标准整齐 划一,难以兼顾高职专业的具体特 点、实际情况和社会其他方面的利 益,有些评价指标带有明显的形式
2012 年第 5 期 第 33 卷 总 675 期
职业技术教育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No.5,2012 Vol.33
General No.675
高职专业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周应中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
摘 要 构建高职专业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需要遵循达成评价主体认同、凸显专业特性、突 出人才培养绩效评价、兼重定量与定性评价等基本准则,采取建构评价目标、协商评价方案、开放评价渠道、 交流评价信息等行动策略。
与者对后续项目足够的支持与责 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服务面向
任,从而提高评价效用,使评价更 定位和专业特色各不相同;内在性
容易付诸行动 。 [2] 以认为,只有 表现在学生掌握独特的专业能力
当评价本身得到评价者、被评价 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其今后甚至终
者、委托人及利益相关者都认同且 身专业工作的成败。
“人才培养目标与方案”、“人 才培养资源开发与利用”、“人才培 养过程与控制”和“人才培养绩效” 属于一级指标,可以细分出二级指
标和主要观测点,见表 1。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指标体系
主义色彩;过于注重量化评价,质 性研究单薄;缺乏监督,容易导致 暗箱操作;对评价结果遮丑避短、 报喜不报忧等。这种评价机制必 须尽快改革与完善,正因为此,构 建第三方评价体系具有相当紧 迫性。
(一)满足高职专业深化内涵 建设的迫切需要
教育行政部门评估和高职院 校自我评价主要侧重评价办学构 成要素和教学过程,而对人才培养 结果的评价不足。构建第三方评 价体系,有利于加大高职院校办学 透 明 度 ,把 办 学 置 于 社 会 监 督 之 下,从而督促高职专业客观认识人 才培养结果,并以此自加压力,不
个假设,即在评价发生情境中存在 价”等基本准则,可以将整个评价
一个共同的价值体系。这一假设 方案设定为“人才培养目标与方
很显然难以解决教育价值多元化 案”、“人才培养资源开发与利用”、
问题,因此,在第三方评价体系构 “人才培养过程与控制”、“人才培
建中,要特别强调共同“心理建构” 养绩效”四个方面。设定“人才培
场调查公司担任评价组织主体,在
(二)协商评价方案
第三方评价体系构建中,都须依据
评价方案设计是评价体系构
其基本准则,采取适当、高效的行 建过程中的重要任务,需要引导各
动策略,抓好每一评价环节,确保 个评价主体广泛协商,努力设计出
评价主体能负责任地参与评价,实 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评价指
现评价活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标,奠定整个评价工作的基础。
高职专业第三方人才培养质
(一)达成评价主体认同
量评价活动的基本受评单位是“专
20 世纪 80 年代末,著名评价 业”,在具体实施中,需要改变以往
专家枯巴和林肯在反思、批判前三 统一的评价标准,而从专业实际出
代评价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第四 发,努力把握专业特点,研究凸显
代评价理论。第四代评价关注价 专业特性的评价标准。专业特性
(四)满足高职专业提升自身 吸引力的迫切需要
掌 握 专 业 信 息 ,是 高 职 教 育 “ 服 务 对 象 ”的 诉 求 ,公 开 专 业 信 息,是高职院校的义务,是政府管 理部门的责任[1]。构建第三方评价 体系,是高职教育回应公众呼声, 保障“服务对象”基本权益的实际 行动,有利于增进民众对高职专业 的了解和信任,从而提升高职教育 的吸引力。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第三方评价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05-0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