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流动资产管理
第三节 应收账款管理
• (3)计算以下指标:
• ①甲方案的现金折扣=0
• ②乙方案的现金折扣 =5400×30%×2%+5400×20%×1% =43.2(万元)
• ③甲乙两方案信用成本前收益之差
• = 5000 ×(1-60%)- [5400 × (1 - 60% )- 43.2 ]
• = - 116.8(万元)
第三节 应收账款管理
• 要求:(1)计算该企业2001年的下列指标:
• ① 变动成本总额; 算的变动成本率;
② 以销售收入为基础计
• (2)计算乙方案的下列指标:
• ① 应收账款平均收帐天数;
②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 ③ 维持应收账款所需资金;
④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
• ⑤ 坏帐成本;
⑥ 采用乙方案的信用成本。
• 二、应收账款的作用:
• 其作用主要有:1、促进销售 2、减少存货
第三节 应收账款管理
• 三、应收账款的成本: • 1.机会成本 • 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
资金成本率 • (1)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 • 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
动成本÷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 • 计算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 因为应收账款是一个时点数,所以在这种条件下 •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年赊销额÷360×平均收账天数=
-0.6 -21.6 +22.2
第三节 应收账款管理
• 综合举例2:
• 某企业2001年A产品销售收入为4000万元,总成本为3000 万元,其中固定成本为600万元。2002年该企业有两种信用 政策可供选用:
• 甲方案给予客户60天信用期限(n/60),预计销售收入为 5000万元,货款将于第60天收到,其信用成本为140万元;
第二节 现金管理
• 解: (1)月转换次数=25/5=5次
•
每月现金转换成本=50×40=200
第三节 应收账款管理
• 一、应收账款及其管理的意义:
• 狭义:应收账款是企业因对外赊销商品、提供劳 务等而应向购货或接受劳务的单位收取的款项。
• 广义: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其 他应收款等
• 乙方案的信用政策为(2/10,1/20,n/90),预计销售收入 为5400万元,将有30%的货款于第10天收到,20%的货款于 第20天收到,其余50%的货款于第90天收到(前两部分货 款不会产生坏帐,后一部分货款的坏帐损失率为该部分货 款的4%),收帐费用为50万元。
• 该企业A产品销售额的相关范围为3000-6000万元,企业的 资金成本率为8%(为简化计算,本题不考虑增值税因素)。
第三节 应收账款管理
• 四、应收账款日常管理
• 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
(一)应收账款追踪分析。重点:在赊销
商品的销售与变现两个方面
•
(二)就收账款账龄分析。
•
(三)应收账款收现保证率分析。
•
(四)建立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制度;平均
收账期法;应收账款的计算机管理。
第三节 应收账款管理
• 综合举例1: • 公司的年赊销收入为720万元,平均收帐期
• 答案:故采用新收账措施而增加的收账费用, 不应超过22.2万元。
原方案
新方案
差量
机会成本 坏账损失 收账费用 总成本
720/360×60×50%×6%= 3.6 720×10%=72
5
80.6
720/360×50×50%×6%=3 720×7%=50.4 80.6-50.4-3=27.2 80.6
第二节 现金管理
• 四、现金日常管理
(一)建立和健全现金收支管理制度 (二)编制和执行现金预算 (三)对日常现金收支进行策略管理
• 1、现金回收管理 • 在加速帐款回收时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
» (1)邮政信箱法 » (2)银行业务集中法
• 2、现金支出管理
» (1)合理利用“浮游量”。 » (2)推迟支付应付款 » (3)采用汇票付款 » (4)改进工资支付方式
为60天,坏帐损失为赊销额的10%,年收帐 费用为5万元。该公司认为通过增加收帐人 员等措施,可以使平均收帐期降为50天,坏 帐损失降为赊销额的7%。假设公司的资金 成本率为6%,变动成本率为50%。 • 要求: 计算为使上述变更经济上合理,新增收 帐费用的上限(每年按360天计算).
第三节 应收账款管理
• (二)储存成本
• 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固定的成本;一部分是变动成 本。
• (三)缺货成本
• 分成两个方面:一种不允许缺货;一种是允许缺货。
第四节 存货管理
• 二、存货的控制 • 1、经济批量的含义:
• 存货决策中财务部门要做的是决定进货时间和决 定进货批量,能够使存货总成本最低的进货批量, 叫作经济订货量或经济批量。
•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3000000÷360×60= 500000(元)
• 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500000×60%= 300000(元)
•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300000×10%=30000(元)
第三节 应收账款管理
• 例二:某企业生产家用电器,年销售量 18万台,每台单价2000元,全部采用商 业信用方式销售,其折扣条件为2/10, n/30。客户中60%按10天期付款,40%按 30天期付款。则该企业的应收账款余额 为多少?若同期的有价证券年利息率为 15%,则机会成本是多少?
平均每日赊销额×平均收账天数
第三节 应收账款管理
• (2)资金成本率 • 可以采用两种方式计算: • 第一,按照有价证券的利息率来作为资
金成本率。 • 第二,按照前面讲到的方法来计算资金
成本。
第三节 应收账款管理
• 例一:某企业在一定年度内赊销额是300万元, 应收账款平均收账天数为60天,变动成本率 60%,在销售收入中变动成本占了60%,资金 成本率是10%。
• 机会成本:现金持有额越高机会成本越高 管理成本。
2.转换成本 3.短缺成本
• 三、现金管理的目标
第二节 现金管理
• 四、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方法 • (一)成本分析模式 • (二)存货模式
运用存货模式确定现金最佳持有量时有一假设, 即:
• (1)企业所需的现金即刻可以变现 • (2)预算期内现金的总需求量是可以预测的 • (3)现金支出的波动极小,且余额为零时即刻可
=2400/4000×100%=60% • (2)计算乙方案的下列指标: • ①应收账款平均收帐天数
=10×30%+20×20%+90×50%=52(天) • ②应收账款平均余额=5400×52/360 =780(万元) • ③维持应收账款所需资金=780×60%=468(万元) • ④应收账款机会成本=468×8%=37.44(万元) • ⑤坏帐成本=5400×50%×4%=108(万元) • ⑥采用乙方案的信用成本=37.44+108+50 =195.4估法
– 品德、品质(Character) – 能力(Capacity) – 资本(Capital) – 抵押品(Collateral) – 情况、条件(Conditions)
综合信用政策
信用标准% 0~1 1~5 5~10 20以上
信用条件
收账政策
从宽信用条件 60天付款 一般信用条件 30天付款 从严信用政策
第五章 流动资产管理
• 学习目标:了解流动资产的概念、特点、 及管理要求,熟悉企业流动资产三个主要 项目(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的功能与成本, 掌握最佳现金持有量、应收账款信用政策、 最佳存货批量的决策认识水平 ,弄清企业 流动资产三个主要项目日常管理的内容与 方法。
• 重点与难点:流动资产的特点,现金最佳 持有量、应收账款的功能与成本、存货的 功能与成本、存货资金需要量的预测、存 货ABC分类管理。
• ④甲乙两方案信用成本后收益之差
• =-116.8-(140-195.44)= -61.36(万元)
• (4)为该企业做出采取何种信用政策的决策,并说明 理由。
•
∵乙方案信用成本后收益大于甲方案
•
∴企业应选用乙方案
第四节 存货管理
• 一、存货的成本: • (一)进货成本
• 进货成本包括两方面:一买价;二相关的费用。
第一节 流动资产管理概述
• 一、流动资产的概念 • 二、流动资产的特点
• 1、周转期短 • 2、流动性强 • 3、变现能力强 • 4、数量波动大 • 5、具有增值性 • 6、一定的综合性
• 三、流动资产管理的要求
• 1、根据生产经营状况,确定流动资产占用项目 • 2、在分析投资成本与收益的基础上作出决策 • 3、处理好流动性与效益性之间的关系 • 4、搞好投资信息反馈,为继续投资收集信息、总结经验。
第三节 应收账款管理
• 赊销额 • 应收账款平均收账天数 •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 应收账款占用的资金 • 应收成本: •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 • 坏账损失 • 收账费用 • 收账总成本
480.0 3 480÷360×3=40.0 40×60%=24.0
24×20%=4.8 480×2%=9.6 10.0 24.4
• (3) 算以下指标:
• ① 甲方案的现金折扣;
② 乙方案的现金折扣;
• ③ 甲乙两方案信用成本前收益之差; ④ 甲乙两方案信 用成本后收益之差。
• (4) 为该企业做出采取何种信用政策的决策,并说明理 由。
第三节 应收账款管理
• 解:(1)计算该企业2001年的下列指标: • ①变动成本总额=3000-600=2400(万元) • ②以销售收入为基础计算的变动成本率
以获得补充 • (4)证券的利率或报酬率心脏每次固定性交易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