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治发展史
【总述】
■自从人类社会出现了贫富分化与阶级,有了国家机器,郑智就产生了。
在政治文明进程中,在世界不同的地区,由于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生产方式,不同的民族和文化传统的因素,社会政治适度体现出复杂多样性。
♢ 古希腊的雅典城邦国家,实行的是公民集体的民主制。
♢ 古罗马,经历了从早期恭贺指向君主制的演变。
♢ 古埃及、古巴比伦、中国,实行的是形态不同的君主专制制度。
♢进入近代,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议会制取代了君主制,随后,这种政治制度在世界上许多国家推行。
■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度产生之后,逐渐暴露出各种弊端,许多思想家对其进行了批判。
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进入20世纪以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先后在一些国家中变成了实践。
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产生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又为经济基础服务。
它与经济、文化密切相关,相互作用。
先进的政治制度促进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落后的政治制度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
【第一部分:中国政治发展史(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止)】
■古代政治制度整理图示:
■传说中的炎黄尧舜时期
♢ 社会基本形态是氏族部落和部落联盟。
♢ 尧舜时期的联盟首领通过禅让制产生。
■夏(无历史考证为封建王朝)
♢ 禹建立夏(朝),从部落首领转变为奴隶制国家的国王。
♢禹死了,他的儿子启登上王位并传位给自己的后代。
从此,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 中国早期的国家政治制度出现于夏朝。
■商朝
♢ 王位有时父子相传,有时兄终弟及。
■西周
♢实行分封制:王位由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他庶子则作为小宗被分封为各地诸侯,诸侯也由嫡长子世袭。
♢ 实行礼乐制度,也就是等级制度。
■东周(春秋,战国)
♢ 春秋时期,分封制遭到破坏,奴隶社会逐步瓦解。
♢ 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分裂割据,封建社会逐渐形成。
♢ 图示:
■秦(中国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 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创立了皇帝制度。
♢ 秦始皇在中央建立以皇权为中心的“三公九卿制”,军政大权由皇帝操纵。
♢ 在地方全面推行郡县制,郡守、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西汉
♢ 西汉初年,地方上郡县、封国并存;在中央,丞相位高权重。
♢ 汉武帝重用近臣,形成“内外朝制度”,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 颁布“推恩令”,逐步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 选官采取“察举制”,由下向上推荐人才为官。
■魏晋南北朝
♢ 中央机构逐步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构成
的“三省体制”。
(暂无六部)
♢ 选用官吏采取“九品中正制”。
■隋、唐
♢ 中央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的管理体制。
♢ 隋朝建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朝继承完善了科举制度。
♢ 唐朝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 图示:
■宋朝
♢ 北宋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以此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财权。
♢ “文官体制”,重文轻武,兵权掌握在文官手中,重臣多为文臣,武将地位低。
■元朝
♢ 元朝在地方设立“行中书省”(行省),管理边远地区。
♢ 元朝设“中书省”,替代“三省”;中书省长官行使宰相职权,纵览政务。
♢ 图示:
■明朝
♢ 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宰相职权扩大。
后来裁撤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并直接对皇帝负责。
♢ 废除丞相后,设置殿阁大学士,随侍皇帝并参与机密事务决策,形成“内阁”。
♢ 专有军事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西厂。
锦衣卫负责
♢ 图示:
■清朝
♢ 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 康熙在宫内设南书房,与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
♢ 雍正设立军机处,将全国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顶峰。
♢ 强化君主专制一方面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过度专制导致政治制度落后,制约中国早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第一次鸦片战争
♢ 中英“一鸦”,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 从此,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
中国有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第二次鸦片战争
♢ 中国与英法两国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 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严重的侵害。
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中日甲午战争
♢ 清军惨败,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 进一步破坏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 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
♢ 《辛丑条约》签订,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辛亥革命
♢ 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
♢ 后来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
♢ 辛亥革命废除清帝溥仪,改为“中华民国”,推翻清王朝。
■中华民国时期
♢ 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企图恢复帝制,遭到抵制。
♢ 陈独秀在上海成立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召开,会议最后一天在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
♢ 中共二大将奋斗目标改为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军阀。
♢ 中共三大决定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
♢ 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共两党合作形成。
♢ 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整编国民革命军,北伐消灭北洋军阀。
♢ 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 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与汪精卫在武汉的国民政府相抗衡。
♢ 汪精卫与共产党决裂,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国共十年对峙
♢ 共产党“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 毛泽东在井冈山创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 长征的开始与结束,“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张学良、杨虎城“西安事变”,扣留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抗日战争
♢ 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解放战争
♢ 国共两党战争,共产党获得执政权,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新中国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