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凤笃学
• 译文 • 杨时,字中立,是剑南将乐人。小的时候就异常聪颖, 善写文章。年纪稍大一点后,专心研究经史书籍。宋熙宁 九年进士及第,当时,河南人程颢和弟弟程颐在熙宁、元 丰年间讲授孔子和孟子的学术精要(即理学),河南洛阳这 些地方的学者都去拜他们为师,杨时被调去做官他都没有 去,在颍昌以拜师礼节拜程颢为师,师生相处得很好。杨 时回家的时候,程颢目送他说:“我的学说将向南方传播 了。”又过了四年程颢去世了,杨时听说以后,在卧室设 了程颢的灵位哭祭,又用书信讣告同学的人。程颢死以后, 又到洛阳拜见程颐,这时杨时大概四十岁了。一天拜见程 颐,程颐正闭着眼睛坐着,杨时与同学游酢(音zuò)就侍 立在门外没有离开,程颐已经睡醒的时候,门外的雪已经 一尺多深了。杨时的德行和威望一日比一日高,四方之人 士不远千里与之相交游,其号为龟山先生。
• 启发: • 做父母的要以此为戒,不要太过于溺 爱孩子!
程门立雪
字词解释 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心经史。 撰写 渐渐 用心专而深 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 学者 当时 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 河南 洛阳 往南 拜见 卧室 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 而 学说 灵位 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 信 程颐已经睡醒 大概 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德望日重, 打瞌睡 恭敬地站在一边 四方之士不远千里从之游,号曰龟山先生。
放任 不久
尽。三子者,或乞食于街市,或盗窃于邻人,或饿仆于路
有的
是 然而
向前倒下
计策 短浅
侧。人曰:“此乃自食恶果也!” 然岂非其父之计短也!
然: 1、对,是:~否。不~。不以为~。 2、以为对,答应,信守:~纳(以为对而采 纳)。~诺(许诺,信守诺言)。 3、这样,如此:当~。~后。~则。 4、表示一种语气(a、表决定,犹焉,如 “寡人愿有言~”;b、表比拟,犹言一般, 如“如见其肺肝~”)。 5、……的样子,用于词尾,表示状态:显~。 忽~。飘飘~。 6、古同“燃”。
时: ①时间;一段时间:时候;时光;时辰;小时。 ②年代;时期:古时;宋时。 ③当前的;现在的:时事;时局;时下;时价。 ④季节:时令;时节。 ⑤规定的时候。 ⑥小时,法定计量单位中的时间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 一:上午八时;晚上十时。 ⑦时辰,旧时的计时单位,一昼夜的十二分之一:子时;午 时。 ⑧时机;机会。 ⑨经常;常常:时常。 ⑩有时候。 ⑾姓。
执: 1. 拿着:~刃。~鞭。~笔。 2. 掌握:~政。~教(jiào )。 3. 捕捉,逮捕:战败被~。 4. 坚持:固~。~意。 5. 实行:~行。 6. 凭单:回~。 7. 朋友:~友(志同道合的朋友,简 “执”)。 8. 姓。 9. 做到:他青 文 年还是书生时,他的家庭以种田为生,
• 寓意 • 赞扬了做事认真,专心致志的人。
赵某误子
字词解释
赵某者,吴人也。家富多藏,有子三。三子皆不学无
依仗
术,恃父多金,朝夕挥霍,不务正业。有一叟相劝,曰“尔
技术,学问
之子,俱游手好闲,一旦尔殁,将何以自食?当戒之从学,
都 诫 死,亦作“没” 同“诫”,训
而后自立。”赵某勿之听,恣子放荡。寻赵某卒,其家财
• 译文: • 有个姓赵的吴国人,家里很富有,有很多收 藏品,三个儿子。他的儿子们没有任何学问,倚仗 父亲有钱就每日不务正业。有一位老人劝他,说: “你的儿子们都游手好闲,有一天你死去,他们 怎么能靠自己的力量生活?应当让他们学习本事, 然后才能独立生活。”赵某不听他的劝告,放纵 儿子们。不久赵某死了,三个儿子更加挥霍无节 制,三个儿子有的在街市中乞讨,有的偷邻居的 东西,有的饿倒在路边。人们都说:“这是自作 自受啊!”这难道不是他们父亲的计策短浅吗!
但却精通读书,白天黑夜都不停息。 他的妻子曾经有一次到田地里去,庭 院里面晾晒着麦子,让高凤看住鸡 (以防吃麦)。后来突然下了暴雨, 高凤拿着竹竿读经书,没有发觉雨水 冲走了麦子。妻子回来后责问他,高 凤这才恍然大悟。后来高凤成了著名 的学者,在西唐山教书。高凤年老后, 依旧拿着书本不知疲倦,闻名于天下。
高凤笃学
字词解释
高凤字文通,南阳人也。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
是,作为
而专精诵读,昼夜不息。妻尝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时
到„去 晒 指儒家著作 积水 回来 院子 惊奇的询问 坚持
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 凤方悟 之。其后遂为名儒,乃教授业于西唐山中。凤年老,执志不 倦,名声著闻。
• 意义 • 礼仪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 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 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文明礼仪 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 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