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语文卷

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语文卷

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语文卷(八)(150分钟150分)第Ⅰ卷 (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

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庇.护(pì) 机械.(xiâ) 伺.机而动(sì) 良莠.不齐(yîu)B.迂.腐(yū) 忖.度(cǔn) 风光旖.旎(qí) 如法炮.制(páo),C. 讣.告(fù) 威慑.(shâ) 淡泊.名利(bï) 不胫.而走(jìng)D. 哺.育(bǔ) 濒.危(pín) 人才济.济(jǐ) 间.不容发(jiàn)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听说《闯关东》反响很好,大家都有意思让我们拍个续集。

续集不好写,但绝对不会狗尾续貂....,我不会让观众失望。

如今故事大纲已经写出来了,主创基本上还是原班人马。

B.个别的地方官员,不是把文学创作当成一种高尚的文化追求,而是当成一种敛财手段,当成提高“官场品位”的标尺,沽名钓誉,这样的写作风气蔚为大观....,值得警惕和反思。

C.“亚年”的主要活动是亲戚间穿梭拜年,正月十二至十五,全村的集体娱乐项目是舞龙灯,喧天的锣鼓和鞭炮,吸引了全村人倾巢而出....,村中心的晒场欢腾非凡。

D.十年前,希金斯就荣登了世锦赛王座。

但失利摩肩接踵....,他在2001至2004年的3年时间里没有得到过一项赛事的冠军,他甚至怀疑自己的职业生涯会不会一滑到底。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嫦娥一号”卫星首次拍摄的“中国第一幅月图”图幅宽约280公里,长约460 公里,面积相当于湖北省的三分之二。

B.距今100万年前的复原后的“郧县人”是一个额头低平、眉弓粗壮、眼窝深凹而宽、鼻短而上扬、吻部突出、唇长而薄的远古人形象。

C.荆州谢家桥一号墓的棺外紧紧裹着四层丝绸棺罩,考古人员介绍:这是迄今发现的层数最多的而且保存又是如此的完好。

D.美国宇航局透露,2031年宇航员在往返火星长达31个月及在火星逗留550天期间,将自己种蔬菜、水果和鲜花。

4.下面是某投资咨询公司的一则广告,最适合填在横线上的一项是本公司欢迎各界朋友前来咨询,,并赠送《适用投资指南》一册。

A.我们将不吝赐教,在提供投资策略方面竭尽全力。

B.我们将诲人不倦,在提供投资策略方面鼎力相助。

C.我们将周到服务,在提供投资策略方面竭尽全力。

D.我们将献计献策,在提供投资策略方面鼎力相助。

二、(9分。

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近10年长篇小说的创作周南焱长篇小说创作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热点。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长篇小说出版数量持续增长,1998年至今,更保持了年产量逾千部的旺盛态势。

武汉大学文学院副院长、著名学者於可训认为,近10年来长篇小说的“井喷”有多方面的原因:政府鼓励创作长篇小说、儿童文学和影视作品,刺激了出版社对长篇小说的生产。

以前各种文体还会有调剂,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后,长篇小说就处于优先生产的地位。

同时,群众自发性写作也成为长篇创作的重要力量,比如知青一代、离退休群体利用丰富经历写回忆性作品,这类创作可能占到长篇总数的六成以上。

出版渠道增多,出版、发行机制的转变,也促进长篇小说迅猛发展。

相对于业余创作,一批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成名的作家在近10年开始转型写长篇。

像张承志、韩少功、王安忆等都是这样,把短篇集中起来,把已经表达过的经验、思想凝聚起来,创作出长篇小说。

相较业余创作,这批作家代表了近lO年长篇小说的艺术水准。

中国人偏爱历史题材,但以往作家创作长篇拘泥于历史教条,近10年来,长篇小说在这方面呈现出新特点,像莫言、刘震云创作的一些长篇《檀香刑》、《故乡面与花朵》,也采用历史题材,但强调历史的日常化和偶然性。

另外,出现一批怀旧式的作品,像《激情燃烧的岁月》、《血色浪漫》。

跟纯粹的怀旧作品不同,他们不是原封不动地再现历史,而是重新理解、咀嚼我们追逐过的理想。

还有一类作品尽管也写英雄人物,但更注重传奇性。

过去爱把英雄行为放大,忌讳暴露英雄的弱点;现在则把英雄被遮藏的一面给展示出来,有意识地突出英雄身上符合人性的性格缺点。

像《亮剑》这类小说,主人公满口粗话,动不动就骂人,却使人物形象看上去显得更真实、丰满。

此外,一批有关帝王将相的长篇纷纷涌现,电视剧一度充斥这类作品。

尽管每年这么多的长篇问世,但要挑出真正优秀的作品还真难。

於可训说,出手太快、心态浮躁是作家们的普遍创作特征。

很多青年作家刚出道就写长篇,没有经过中短篇小说的训练,原因是中短篇的销路不好。

同时,作家创作的速度越来越快。

在以前计划经济体制下,作家的日子过得很舒服,既拿工资又拿稿费,印出来的书全部包销。

现在大部分作家主要靠稿费养活自己,写得太快,一年出一部长篇很普遍。

於可训说,不少作家缺少思想底蕴,缺乏高雅修养,甚至以无知为荣。

他们创作太随意,语言粗糙,连最基本的语感都不具备。

只有少数像张承志、韩少功等作家坚持在从事严肃创作。

於可训对当下热门的80后作家并不看好,觉得他们不好好修炼就不会有前途。

(选自《北京日报))2008年2月28日,有删改) 5.下列表述,不属于说明近l0年来长篇小说的“井喷”的原因一项是A.政府的积极鼓励的政策刺激了出版社对长篇小说的生产,也使长篇小说处于优先生产的地位。

B.业余作者已成为长篇创作的重要力量,其长篇小说产量可能占到长篇总数的百分之六十。

C.出版渠道的增多以及出版、发行机制的转变,也促进长篇小说迅猛发展。

D.长篇小说创作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热点,1998年至今,保持了年产量逾千部的态势。

6.依据文意,下列对长篇小说创作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十来年前,作家漠视历史题材,他们的长篇创作拘泥于历史教条。

B.十多年来,强调历史的日常化和偶然性的怀旧式的作品深受读者欢迎。

C.突出英雄身上符合人性的性格特点的作品,读来却更显真实、丰满。

D.一批有关帝王将相的长篇历史小说纷纷涌现,作品往往把英雄行为放大。

7.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近十年来的长篇小说缺少了真正优秀的作品,原因就是作家们出手太快、心态浮躁。

B.长篇创作需要深厚涵养和知识储备。

但不少作家缺乏这些,创作太随意,语言粗糙。

C.青年作家刚出道就写长篇,是因为中短篇的销路不好,长篇创作的适销对路,会养活自己。

D.一个作家只有长期地积累,关心自己所处时代的命运,才会写出真正有分量的长篇。

三、(9分。

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瓶庵小传魏禧吴门枫江之市,有君子焉,人皆称曰瓶庵。

或曰守口如瓶,取谨言之义。

或曰瓶窄口而广腹,善容物者也。

瓶庵幼失怙废学,长自力于学,好文墨士,于贤人隐君子尤尊敬之。

朋友之穷老无所归者,曰:“于我乎养生送死。

”于是士君子皆贤瓶庵。

人有急难之日,好行其德。

尝僦小舟,问舟子日:“几何钱?”曰数若干,瓶庵曰:“米贵甚,如是,汝安得自活?”乃增其值。

故负贩人亦曰瓶庵盛德长者。

吴门高士徐枋,难衣食,瓶庵尝馈遗之,枋不辞。

瓶庵年六十,家人将觞客,瓶庵曰:“吾将归故乡,以是费为祖宗祠墓费。

吾六十,善病,不于此时一拜先陇①,更何待耶?”于是去,倡建始祖祠,修五世以上墓,拜故旧之陇而酹之,不令其子孙知。

事竣,力疾游黄山而后返。

里有事,尝就瓶庵平曲直,白徒②悍卒皆服之。

或曰:“瓶庵之父,往侨维扬,会逆阉魏忠贤用事,有假其威虐人者,君以布衣叩阍。

抗疏,既危而免。

”瓶庵殊多父风也,父尝刲股以疗亲痛,瓶庵父病亦刲股。

瓶庵之妹死,有遗子女,并婚嫁之如己出。

其孝友如此。

于是远近士至吴门者,皆欲争识瓶庵矣。

[注]①先陇:祖先陇地,祖墓。

②白徒:本指无军籍临时征集的壮丁。

此处指散漫无管束的人。

③叩阍(hūn):向朝廷进言。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瓶庵幼失怙.废学怙:依靠B.于是士君子皆贤.瓶庵贤:有才德C.尝僦.小舟,问舟子曰僦:租赁D.吾六十,善.病善:很容易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说明瓶庵道德高尚的一组是①于贤人隐君子尤尊敬之②于我乎养生送死③人有急难之日,好行其德④瓶庵尝馈遗之,枋不辞⑤事竣,力疾游黄山而后返⑥于是远近士至吳门者,皆欲争识瓶庵矣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文中看,人们称他“瓶庵”的主要原因是瓶子的口很窄而腹较大,很能装东西,比喻做人有度量。

B.瓶庵小时候辍学,但长大后靠自己奋力学学。

他喜欢读书写文章的人,对有道德的人、隐士特别尊敬。

C.瓶庵的父亲在扬州时,阉党头目魏忠贤把持朝政,仗势压人。

先生因此以平民身份给朝廷直言上书。

D.远近的人士都争先恐后地想要结识瓶庵,是因为他具有济贫扶弱、敬老爱幼、公正无私等优秀品格。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四、(23分)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米贵甚,如是,汝安得自活?(5分)译文:(2)有遗子女,并婚嫁之如己出。

其孝友如此。

(5分)译文:12.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8分)临江仙[五代]鹿虔扆①金锁重门荒苑静,绮窗愁对秋空。

翠华②一去‘寂无踪,玉楼歌吹,声断已随风。

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

藕花相向野塘中,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

[注]①鹿虔扆(yi):后蜀大臣,花间词人。

国亡不仕,词多感慨之音。

②翠华:皇帝仪仗所用的旗子。

这里代指皇帝车驾。

(1)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一主题的?(4分)答:(2)词的下片颇具艺术感染力,请从表现手法角度加以赏析。

(4分)答:13.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5分)(1)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取之无禁,,,。

(苏轼《赤壁赋》) (2)沧海月明珠有泪,。

(李商隐《锦瑟》),。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 ,。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王羲之《兰亭集序》) 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走进春天的怀里[台湾]司马中原①头一次看见骆驼是在五岁。

也许沙漠里的动物不适应海滨和平原地区的气候吧,我看见它们的时候,又正是骆驼褪毛的季节,一块一块半褪落的毛,挂在身上,远看像落魄的穷汉,穿着破衣在路上颠踬着。

它们很憔悴,又怪又丑,给我极深刻的记忆。

那些经过我家乡的骆驼,不久便离开了。

它们颈下的铜铃,摇响在暮春沉迟的大气里,像是一首难以理解的凄凉的歌。

那声音,曾在岙数个夜晚,伴随过我童年的远梦。

②后来,大的战乱来了,无数安守家宅的人流离道途,破衣在风沙里飞舞,饥饿、疲困、丧家失子的惨痛,把人们变成苦忍的骆驼,在无尽的长路上跋涉着。

等到看惯了战乱中的人脸,反而修正了我早期的印象,觉得那些骆驼并没有那么怪、那么丑,它们比人更能默默地忍耐,更能吞饮一切的痛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