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系统分类
行为与习性 栖息地 季节 尾羽的摆动方式: 停于树干的姿态: 行走方式:
外形观察
1. 平胸总目(Ratitae)
为现存体型最大的鸟类,适于奔走生活,分布限 在南半球(非洲、美洲和澳洲南部)。 具有一系列原始特征:
– 翼退化、胸骨不具龙骨突起。 – 不具尾综骨及尾脂腺。 – 羽毛均匀分布(无羽区及裸区之分)、羽枝不具羽小钩
我国常见的种类为短尾信天翁(Diomedea albatrus)。为漂泊性海鸟, 除繁殖期外,几乎终日翱翔或栖息于海上。环志记载可作8000km的迁 飞,并有“环球飞行”的记录。 白额鹭(Puffinus leucomelas),分布于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 及台湾。体形与燕鹭相似而大得多,体长约500毫米,体重约550克。 前额、头顶前及头、颈侧均白色并缀以褐色纵纹,额部褐纹狭细;上体 余部暗褐色,羽端近白;下体纯白色而无斑。腿、趾肉黄色。 常见于 海滨一带。夜出活动,飞翔强健有力;游泳、潜水迅速。主要取食鱼类 和一些软体动物。结群繁殖于青岛海边的岩洞中。每产1枚卵,卵重 约75克。
2. 企鹅总目(Impennes)
潜水生活的中、大型鸟类,分布限在南半球。 具有一系列适应潜水生活的特征。
– 前肢鳍状,骨具有发达的龙骨突起。 – 腿短而移至躯体后方,趾间具蹼,尾短。 – 骨骼沉重而不通气。 – 皮下脂肪发达,有利于在寒冷地区及水中保持体温。 – 适应游泳生活,在陆上行走时躯体近于直立,左右摇摆。
鸵鸟产于非洲,是现在鸟类中体型最大的鸟。属鸵形目, 鸵鸟科,适应于沙漠荒原中生活,主要以食植物为主,一 般成小群(40~50只)活动。食植物、浆果、种子及小动物。 卵乳白色,重1.35千克。是现在所有的鸟蛋中最大的。上 新世时期(大约500万年以前),鸵鸟在地球上广泛分布。 在俄罗斯的南方、印度和我国的中部和北部地区,都曾发 现过鸵鸟的化石。西非鸵鸟和阿拉伯鸵鸟已属濒危动物。
鸿雁(Anser cygnoides)豆雁(Anser fabalis):体形大于鸭类, 雌雄羽色相似,以暗棕色为主。鸿雁嘴比头长,豆雁嘴比 头短。鸿雁为家鹅原祖。陆栖性较鸭类强,以植物为主食。 豆雁
鸿雁
大天鹅(Cygnus cygnus):本目中体形最大,达1.5米,体羽 纯白,嘴黄色具黑斑。颈部长,颈长等于体长,游泳时颈 部直伸于水面垂直。栖息于湖泊和沼泽,以水生植物为主 食。飞翔时,颈部前伸与身体呈一条直线。其飞翔高度可 达9000米,可飞越世界屋脊,是世界上鸟类飞翔最高的记 录保持者。在长江以南越冬,初春返回内蒙古、东北、青 海、新疆等地带繁殖,每窝产4-6枚卵,绒羽保温性强, 体态优美,稀少而珍贵,是我国重要保护鸟类之一。
鸵鸟
鸸鹊
几维鸟仅产于新西兰有限岛屿上的稀有鸟类,为新西 兰的国鸟。体大如鸡,翼与尾均退化,喙长而微弯, 鼻孔位于喙的尖端(此点与众不同)。夜间挖取蠕虫等为 食,白天钻入地面的洞穴或树根下隐藏。常发出 “kiwi…”声,故名几维。产1~2枚金白色于洞内,卵的 几维鸟 相对大小为鸟类之冠(卵重占体重的1/4)。
(因而不形成羽片)。 – 足趾适应奔走生活而趋于减少(2~3趾)。 – 雄鸟具发达的交配器官。
平胸总目的著名代表为鸵鸟(非洲鸵鸟)(Struthio camelus) ,美洲鸵鸟(Rhea americana)及鸸鹊(或称 澳洲鸵鸟)(Dromaus novachollandeae),以及几维 鸟(Apteryx oweni)。
– 具鳞片状羽毛(羽轴短而宽,羽片狭窄),均分布于体表。
企鹅总目的代表为王企鹅(Aptenodytes patagonicus)。
企鹅分布于南极边缘地区,主要食物是磷虾、鱼和鸟贼等, 在极地海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转中占重要地位。其所排出 的粪便,是极地苔藓、地衣等的主要肥料来源,在土壤形 成方面由重要作用。可深入到内陆数百km处集成千百只 大群繁殖。繁殖以后可沿海北上至非洲南部。是深入南极 冰原内最远的脊椎动物。企鹅虽步行笨拙,但遇警时可将 腹部贴地,双翅快速划雪,后肢似活塞般快蹬,滑行甚速。
并趾足、前趾足等。 – 蹼形:常见的有全蹼、满蹼、半蹼、瓣蹼等。 – 腭(口盖)型:主要有裂腭型、索腭型、雀腭型和蜥腭 型。 – 雏鸟:主要有早成鸟和晚成鸟之分。
鸟类外形名称
鸟类识别要点
形状与体长 姿态 飞行类型 头 嘴 翼 尾 足
羽毛颜色 全黑:鸬鹚、骨顶鸡、八哥、乌鸦等; 全白:白鹭、天鹅、白琵鹭等; 黑白:喜鹊、风头潜鸭等; 灰色:普通市鸟等;
大天鹅
3.3 潜鸟目(Gaviiformes)
中小型游禽。 腿后移,前3趾间具蹼(满蹼),跗骨侧扁,既擅长潜 水又不失去飞翔能力,在陆上走路则很笨拙。 嘴直而尖;两翅短小。 尾短,被复羽所掩盖。 雏鸟为早成性。 在岛上或水边的沼泽地营巢。 潜鸟目仅含潜鸟科(Gaviidae),共1属5种,我国有4种。 潜鸟广泛分布于北极圈、地中海、里海、北美南部及 中国沿海等高纬度地区,冬季南迁。 红喉潜鸟(Gavia stellata)
3.2 雁形目(Anseriformes)
大中型游禽。 嘴扁、边缘具有梳状栉板(有滤食功能),嘴端具加厚的“嘴甲”。 腿后移,前3趾间具蹼(满蹼)。 翼的飞羽上常有发闪光的绿色、紫色或白色的斑块,称为“翼 镜”。 气管基部具膨大的骨质囊,有助于发声时的共鸣。 雄鸟具交配器官。 尾脂腺发达。 雏鸟为早成鸟。 雁形目鸟类遍布于全世界,主要在北半球繁殖。多具有季节性的 长距离迁徙的习性,其中在我国繁殖、过路及越冬的种类有40余 种。通常所说的野鸭、雁及天鹅均属此目。常见代表有:绿头鸭 (Anas platyrhynchos)、斑嘴鸭(Anas poeciloehyncha)、 豆雁(Anser fabalis) 和大天鹅(Cygnus cygnus)。
大中型涉禽。 嘴、颈及腿均长。 胫部裸露。 4趾在同一平面上。 我国常见的有两类,即鹯与鹮。它们外形很相似。 鹯类中趾爪内侧不具栉状突.颈部不深曲缩成“S” 型。 我国常见种类有黑鹯(Ciconia nigra)及东方白 鹯(Ciconia boyciana)。 鹮类胸腰部侧面长有一种特殊的"粉冉羽",能不断 地生长并破碎成粉粒状物.借以清除食鱼时所粘着 的污物。中趾的栉状梳即用于梳除粉粒。我国常见 种类有大白鹮(Egretta alba)及苍鹮(Ardea cinerea)。
3.6 鹳形目(Ciconiiformes)
黑鹯和东方白鹯:在高树和岩石崖上营巢,每 次产3-5枚白卵,孵化期30-38天。白鹯在我国 东北繁殖,是世界著名的珍禽。
黑鹯
东方白鹯
白鹮在我国有多种,均属珍贵鸟类,其纯白的 矛状羽和蓑羽是贵重的装饰品。在高树上营大 而简陋的巢,每次产3-5枚淡绿色卵。
大白鹮 苍鹮
3.7 鹤形目(Gruiformes)
体型大小不等的涉禽。 腿、颈、喙多较长。 胫部通常裸露无羽。 趾不具蹼或微具蹼。 4趾不在一平面上(后趾高于前3趾)。 雏鸟为早成鸟。 代表:丹顶鹤(Grus japonensis),世界珍稀鸟类。 秧鸡类白骨顶为狩猎对象,另有普通秧鸡(Rallus aquaticus)常见。大鸨是能飞翔的鸟类中体重最大 的,世界濒危物种。
王企鹅
3. 突胸总目(Carinatae)
突胸总目包括现存鸟类的绝大多数,分布遍及全 球,总计约35个目,8500种以上。 它们共同的特征是:
– – – – –
翼发达,胸骨具龙骨突起,善于飞翔。 最后4~6枚尾椎骨愈合成一块尾综骨。 正羽发达,构成羽片,体表有羽区、裸区之分。 具充气性骨骼。 绝大多数均不具交配器官。
我国所产突胸总目鸟类,计有26目81科。根据其 生活方式和结构特征,大致可分为6个生态类群, 即游禽、涉禽、猛禽、攀禽、陆禽和鸣禽。
3.1 鹈形目(Pelecaniformes)
大型游禽。 4趾间具一完整蹼膜(全蹼)。 嘴强大具钩,并具发达的喉囊以适应食鱼 的习性。 我国著名代表有斑嘴鹈鹕(Pelecanus philippensis)、鸬鹚(Phalacrocorax carbo)、 小军舰鸟(Fregata minor)及褐鲣鸟(Sula leucogaster)。
全世界现生鸟类约9700种,分为3个总目,约28个 目,其中雀形目就包括约5000种以上的种类。 突胸总目鸟类分类所依据的主要特征:
– 喙的形状:不同的喙形与其食性密切相关。 – 羽的外形排列和羽数:主要是飞羽和尾羽。 – 跗跖部被鳞状况:主要有盾状鳞、网状鳞和靴状鳞。 – 趾的排列及数目:常见的有常态足、对趾足、异趾足、
3.4 鹭形目(Procellariiformes)
大型海洋性鸟类。外形似海鸥,但体型粗壮。 嘴强大具钩,由多数角质片所覆盖。 鼻孔成管状。 前3趾间具蹼(满蹼)。 翼长而尖。 产卵于岸边的地上或洞穴,有时卵下略垫以草叶。 卵白色,每产一枚。两性均参加孵卵,孵卵期为 70~80天。雏鸟为晚成鸟。
蓝色:蓝翡翠、蓝歌句鸟等; 绿色:绿啄木鸟、柳莺; 黄色:黄鹂、金翅雀等; 红色:朱雀、红隼、红交嘴雀
鸣叫: 嘶哑:乌鸦、雉鸡 婉转:画眉、黄鹂、八哥 重复音节: 单音节:银喉长尾山雀“吱,吱” 2音节:大杜鹃“布谷”,白胸苦恶鸟“苦 恶” 3音节:大山雀“子子博”、冕柳莺“加加 急” 4音节:四声杜鹃 5-6音节:大韦莺 吹哨声:蓝翡翠、
丹顶鹤成鸟除颈部和飞羽后端为黑色外,全身洁白,头顶 皮肤裸露,呈鲜红色。丹顶鹤的尾脂腺被粉(冉羽)。幼鸟 体羽棕黄,喙黄色。亚成体羽色黯淡,2岁后头顶裸区红 色越发鲜艳。丹顶鹤繁殖地在中国的三江平原的松嫩平原、 苏联的远东和日本等地。它在中国东南沿海各地及长江下 游、朝鲜海湾、日本等地越冬。丹顶鹤每年产一窝卵,产 卵一般2~4枚。孵卵由雌雄鸟轮流进行,孵化期31~32天。 雏鸟属早成雏。 丹顶鹤 普通秧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