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煤矿山法律法规
二、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法规体系概述
法 律
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 部门规章
技术标准
法
律
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
职业病防治法、劳动法、矿产资源法等
行政法规
《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非煤矿山专门规章
国家局18号令: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 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 总局20号令: 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 总局34号令: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企业领导 带班下井及监督检查暂行规定 总局35号令: 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地质勘探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总局38号令: 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总局39号令: 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管理与监督检查规定
2、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负有的责任: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 负责——第一责任人。 ①制定本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机构并落 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②组织制定并督促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③保证安全生产投入并有效实施。 ④对安全生产管理过程实施有效的组织、协调、检查、监督, 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⑤加强自身对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的学 习。组织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 从业人员等安全教育培训)。 ⑥组织制定并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⑦及时、如实报告安全事故,组织事故抢险,配合事故调查, 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不得擅离职守。
AQ2021-2008 AQ2022-2008 AQ2023-2008 AQ2024-2010 AQ2025-2010 AQ2026-2010 AQ2027-2010 AQ2028-2010 AQ2029-2010 AQ2030-2010
金属非金属矿山在用摩擦式提升机 安全检测检验规范 金属非金属矿山在用提升绞车安全检测 检验规范 耐火材料生产安全规程 铁合金安全规程 烧结球团安全规程 金属非金属矿山提升钢丝绳检验规范 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在用矿用自卸汽车 安全检验规范 矿山在用斜井人车安全性能检验规范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主排水系统安全检验规范 尾矿库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2、形势严峻,事故死亡严重,达到惊人的程度。 2000年至2009年,平均年事故死亡约13万人。 最高峰是2002年—2004年。2005年起逐年下降,趋 于好转。
3、经济损失巨大。 2000年—2009年平均每年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 约为3000亿元。
4、与国际安全生产状况比较差距较大。 与西方先进国家差距巨大,与发展中国家 也有差距。 差距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法律、法规执行的力度。 ②预防。 ③投入。 ④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教育。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内容提纲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安全 生产法律法规体系 二、国发〔2010〕23号令等规章、规范性文件 的学习及解读 三、非煤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简介 四、非煤矿山安全事故及预防
安全发展观
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 为代价; 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 为代价; 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 命为代价! --- 胡锦涛
对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推进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 稳定好转起到关键性作用。
一、安全生产形势
1、安全生产形势的评价。 国发〔2010〕23号通知指出:“近年来, 全国生产安全事故逐年下降,安全生产状况总 体稳定趋于好转,但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事故 总量仍然很大,非法违法生产现象严重,重特 大事故频发,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 大损失。暴露出一些企业重生产轻安全,安全 管理薄弱,主体责任不落实,一些地方和部门 安全监管不到位等突出问题”。
三、《安全生产法》五项基本原则
1、人身安全第一的 原则; 2、预防为主的原则; 3、权责一致的原则; 4、社会监督、综合 治理的原则; 5、依法从严处罚的 原则。
四、《安全生产法》七项制度和内容
《安全生产法》共有七章九十七条,主要制度 和内容有七项。 1、监督管理制度; 2、企业安全保障制度; 3、单位负责人责任制度; 4、从业人员权利和义务; 5、安全中介服务制度; 6、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制度; 7、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考核标准 石油天然气安全规程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安全技术规范 逆反射型矿山安全标志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石膏矿地下开采安全技术规范 含硫化氢天然气井失控井口点火时间规定 含硫化氢天然气井公众危害程度分级方法 含硫化氢天然气井公众安全防护距离 金属非金属矿山竖井提升系统防坠器 安全性能检测检验规范 AQ2020-2008 金属非金属矿山在用缠绕式提升机安全检测检验规范
《安全生产法》是安全生产的基础法,内容丰 富、全面。矿山工作人员要经常学,反复学,全 面学。要随时更新学习与《安全生产法》配套的 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在生产过程中做到知法、 懂法、遵法、守法,努力做到安全生产。安监部 门要按照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 则执法。
安全生产责 任重于泰山。我 们任何时候都绝 不能以损害人民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
GB16423-2006
金属非金属露天矿 山安全规程 GB16423-1996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 山安全规程 GB16424-1996
AQ2001-2004 AQ2002-2004 AQ2003-2004 AQ2004-2005 AQ2005-2005 AQ2006-2005 AQ2007-2006 AQ2008-2006 AQ2009-2006 AQ2010-2006
二、安全生产方针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的方针。严格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促进 我国安全生产形势实现根本好转。 • 1、安全第一。 要求在生产经营全过程中始终把安全放在 第一位。当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 进度相冲突时,必须要先保证安全,即生产必 须安全,不安全不能生产。
2、预防为主。 要求把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放在安全生产 工作的首位。在生产各环节要严格遵守安全生 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规程,落实安全生产责 任制,认真履行岗位职责,防微杜渐,防范于 未然。发现事故隐患立即上报、及时处理。要 积极主动的预防事故发生。 3、综合治理。 就是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 人管、法治、技防多管齐下,充分发挥社会、 从业人员、舆论的监督作用,实现安全生产齐 抓共管,体现了安全生产方针的新发展。
生命健康来换取
企业发展和经济 增长。 ——温家宝
第二讲 国发〔2010〕23号令等规章、 规范性文件的学习及解读
一、安全生产形势; 二、安全生产方针; 三、严格企业安全管理; 四、技术保障体系; 五、应急预案; 六、严格行业安全准入; 七、尾矿库治理; 八、安全责任追究; 九、有关政策。
炼铁安全规程 炼钢安全规程 轧钢安全规程 地质勘探安全规程 金属非金属矿山排土场安全生产规则 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 金属非金属矿山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 培训大纲 金属非金属矿山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 考核标准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安全生产培训大纲
AQ2011-2006 AQ2012-2007 AQ2013-2008 AQ2014-2008 AQ2015-2008 AQ2016-2008 AQ2017-2008 AQ2018-2008 AQ2019-2008
⑥参与本单位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的安全性能 检测及事故预防措施的制定。 ⑦参与本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安全设 施的审查。 ⑧督促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及使用。 ⑨参与并组织本单位应急预案的制定及演练。 ⑩参与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对事故和职业健康 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报告。制定对事故的预防 措施。
第一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
一、安全生产法的理解; 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 三、《安全生产法》五项基本原则; 四、《安全生产法》七项制度和内容;
五、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
六、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和 安全责任制。
一、安全生产法的理解
1、对“法”的理解。 ①“法”是特定机关,通过特定的程序“立” 的,法具有国家强制性,法的作用是规范人的 社会行为。 法者,治“人”也;人者,守“法”也。 人法相维,上安下顺。 元史——许衡传 ②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定义。 国家为了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在生 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以及保障生产安全所 采取的各种措施的法律规范。
五、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和 安全责任制
1、对生产经营单位的要求主要有: ①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法律、法规、国家标准 和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 ②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设置安全生产管 理机构。 ③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④保证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并有效实施。 ⑤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⑥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 费。 ⑦设立安全警示标志。 ⑧依法取得安全生产行政许可。
23号文的意义
国发〔2010〕23号文
“不是法律的法律”
• •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2010年7月19日印发
23号文的意义
温总理批示
“要在做好事故抢险救援、调查处理、开
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的同时,结合转变发
展方式,从根本上提高企业技术水平、
安全标准和管理能力。”
23号文的意义
3、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安全生产管理人的职责: ①贯彻执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有 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 决策。 ②参与制定并监督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 作规程的执行。 ③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制止和查处违章指挥、 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 ④发现事故隐患,督促有关部门和人员及时整 改,并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⑤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推广安全 生产先进技术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