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西安城市规划布局与发展演变过程梳理
西安城市规划布局与发展演变过程梳理
元奉元路
明西安府——城墙、王城、萧墙三重城
明西安府——城墙、王城、萧墙三重城
基本形成现今西安格局
清西安府——兵甲驻扎
明清西安城引 水渠道及复原
民国时期西京陪都规划
1932“一·二八”事 变 开发大西北
1934陇海线西延至西安
建国初新旧城脱开发展
第一版(1952~1972)西安城市规划
西汉长安城——未经规划的朝向布局
“秦,形胜之国…… 犹居高屋之上建瓴 水也”汉高祖于洛 阳迁都关中秦地
汉初民生凋敝,呈 秦制建长乐宫、未 央宫,现有宫殿后 有城墙
西汉长安城——未经规划的朝向布局
城墙为包住宫殿且受 地形河岸制约,只有 东墙平直,城内空间 局促,后来的建章宫 在城外 西汉开发漕运,凿昆 明池为水库供水,又 有揭水陂、沧池辅助 西汉长安城夹于龙首 塬和渭河之间,地域 有限不可能有大的扩 展
隋唐长安城——精心设计的国际化大都市
宽阔的用地条件使 外郭城占合城面积 的89%,居民区面 积大幅提高 宇文恺(隋)依据 已经相当成熟的建 城理论进行总体规 划
隋唐长安城——精心设计的国际化大都市
《周易》八卦六爻 “于九二置宫阙, 以当帝王之居,九 三立百司,以应君 子之数,九五位贵 ,不与常人居之, 故置玄都观、兴善 寺以镇之”
隋唐长安城——精心设计的国际化大都市
《周礼·考工记》: 匠人营国,方九里 ,旁三门;国中九 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面朝 后市;市朝一夫
隋唐长安城——精心设计的国际化大都市
儒家思想:帝王居 北而立,面南而治 ,中庸思想:方正 整齐、左右对称、 中轴突出
隋唐长安城——精心设计的国际化大都市
工业基础格局
1964年“三线建设”时期西安近郊工业 区
第二版(1980~2000)西安城市规划
第三版(1995~2010)西安城市规 划
Hale Waihona Puke 四版(2008~2020)西安城市规划
九宫格局、棋盘路 网
“一城、一轴、一环 、多中心(四个组团 、三个新城、四个县 城)”
谢谢
西汉长安城——未经规划的朝向布局
居民区设在城外陵邑,陵邑成为主城的“卫星 城”
隋唐长安城——精心设计的国际化大都市
经780多年汉长安城水已咸卤 不堪饮用,北临渭水有被淹之 险,隋文帝决定在东南方龙首 塬南麓另建新城 龙首塬塬面开阔,建城南麓便 于将南山之水从东西引入城内 新城地址位于渭河第二级台地 上,无洪水没都之险(西周丰 镐同样位于第二级台地上,而 秦咸阳距离渭水太近,遗址已 半毁)
秦咸阳——天人合一的环境设计
周迁都后,先秦伐戎有功得 岐、丰之地 秦孝公时迁至咸阳 始皇统一六国后,大建咸阳 城,横跨渭水,东西200里 ,甚至未设城墙,而是“表 南山之巅以为阙、表东海碣 石以为阙” 象天法地,模仿天体安排天 子驻地
秦咸阳——天人合一的环境设计
辽宁省西部碣石宫遗 址 “表东海碣石以为阙 ”
分区明确,严整的 里坊制
东贵西庶(富)、 南虚北实
最早的公共园林— —芙蓉园
隋唐长安城——精心设计的国际化大都市
大明宫建成后新的轴线
隋唐长安城——精心设计的国际化大都市
禁苑
隋唐长安城——精心设计的国际化大都市
唐末迁都洛阳,长 安城屋木运走、宫 室尽毁 为便于防守缩小城 池范围
北宋、金时期长安城
西安城市规划布局与发展 演变过程梳理
建筑22 2120703023 2015.4.12
区位与历史
3000多年的城建史可 分为三部分:
前2000多年作为西周 、秦、西汉、隋唐等 16个王朝或政权的都 城 后1000多年为西北重 镇 而今西安为丝路起点 亟待发展
西周丰镐——沿河而建的双子城
早期周人逐水草而居,迁至 周原后发展迅速 为调和与殷商矛盾,缩短与 商都(河南安阳)距离,建 立丰城 武王灭商后建镐城,与丰城 隔沣河而望 后因北方犬戎威胁、镐城受 地震破坏严重迁都洛阳(西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