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第二章产业分类

2第二章产业分类


在西方的产业经济学中,划分轻重工业的根据往往是产品 单位体积的相对重量。产品单位体积重量大的工业部门就属于 重工业,轻的就属于轻工业。
在我国,划分轻重工业的根据主要是看其在社会再生产过 程中的作用。一般把重工业看作是生产资料的部门,把轻工业 看成是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
具有比较直观和简便易行的特点。可以大致显示社会再 生产过程中两大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对于宏观上安排国民 经济比例关系和研究工业化进程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产 (第一部类)
为生产生活资料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
业 生产消费资料的产业部类 生产必要消费品的部门
(第二部类)
生产奢侈消费品的部门
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两大部门部门必须保持一定 的比例关系。
(1)生产资料工业部门必须具备用于补偿维持简单再 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追加生产资料。
(2)消费品工业部门必须具备用于补偿维持简单再生 产所需要的消费品和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追加消费品。
全部的经济活动分成十大项: (1)农业、狩猎业、林业和渔业 (2)矿业和采石业 (3)制造业 (4)电力、煤气和供水业 (5)建筑业 (6)批发与零售业、餐馆和旅店业 (7)交通业、仓储业和邮电业 (8)金融业、不动产业、保险业和商业性服务业 (9)社会团体、社会及个人的服务业 (10)不能分类的其他活动
五、标准产业分类法 标准产业分类法(Standard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简称SIC)是为统一国民经济统计口径 而由权威部门制定和颁布的一种产业分类方法。
1.权威性:由权威机构编制和颁布,并负责解释。 2.统一性:划分界限统一。 3.完整性:全覆盖、无遗漏 4.实用性:有利于经济的统计分析,为政府制定政策 和进行管理服务;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普遍性。
四、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分类法
根据经济活动的各部门中,使用不同资源的相 对比率,把经济活动的各部门划分为:
资源密集型产业(resource intensive industry) 资金密集型产业(capital intensive industry) 劳动密集型产业(labor intensive industry) 技术密集型产业(technology intensive industry)
2第二章产业分类
二、生产结构分类法
依据再生产过程中各产业间的关系而进行的分类
(一) 马克思的两大部类分类法
根据产品在再生产过程中的不同作用产品的最终 用途不同,从实物形态上把社会总产品分为:第I部类 的生产资料生产和第II部类的消费资料生产
为生产生产资料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 生产生产资料的产业部类
两大部类产品,只能通过交换,在实物上和值上相互 得到补偿和实现,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在实际运用中存在一些局限。 1.从分类范围看,未能将一切物质生产领域和非物质生产领 域包括进去。没有包括教、科、文、卫、商业等非物质生产 部门,也没有包括运输、供水、供电、供气等生产性服务业。
2.有些产品难以确定为两大部类中的生产资料或消费资料。 由于使用价值的多样性和产品新的使用价值随着科学技术的 进步不断被发现,有相当一部分产品同时具有生产资料和消 费资料的双重属性。
(四)日本的产业结构审议会的“生产结构分类法”
(1)基础材料工业,包括矿业、化学工业、建筑材料工 业、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工业、金属材料工业等;
(2)加工组装工业,包括一般机械、电气机械、运输工 具、精密仪器等工业;
(3)生活消费品产业,包括食品、纺织、造纸工业和其 他制造业;
(4)建筑业; (5)商业; (6)服务业; (7)其他,包括农、林、水产业、电力、煤气、供水、 金融、不动产、运输、通讯,其他。
这种划分主要是针对工业而进行的。
1.有利于将各个产业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在 产业之间进行比较。
2.有利于判断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3.有利于研究产业之间对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的差 异,对于求得最佳宏观经济效益和制定经济发展战略 具有重要意义。
不足之处是三种类型的范围有时难以界定。由于各 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可替代性,导致 了同一产业在不同的地区或不同的时间可能被划分到 不同的产业分类之中。
具有很高的可比性,可为各种各样的产业结构分析所 利用。
联合国工业组织为了统一世界各地产业分类,颁 布过《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索引》。这 部标准产业分类(1971 版)把“全部经济活动”
首先(第一级)分为10 个大项。在每个大项下 分为若干中项。每个中项下分为若干小项。第个小项 下分为若干个细项。
(二) 农轻重产业分类法
以物质生产的不同特点为标准的分类方法。不同特点 是指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生产过程、加工方式和劳动产 品的不同。
农 业: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和林业
产 轻工业:纺织、食品、缝纫(服装)、制革、毛 业 皮、家具、造纸、印刷等
重工业:燃料、冶金(如钢铁)、煤炭、石油、化工等
由于化学工业在近代工业发展中居于十分突出的地位, 所以在工业结构中往往把化学工业独立出来,同轻、重工业 并列,形成工业结构的轻工业、重工业、化学工业三部门。 但是常常把重工业和化学工业放在一起,称为重工业、化学 工业,同轻工业相对。
按轻重工业来考察制造业产值,有助于说明制造业各部 门总的发展情况。
这种分类一般用于研究工业化的程度、过程、阶段及其 特征。
1.没有包括全部物质生产部门,更没有包括非物质生产 部门。
2.农轻重三者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确定产业划分界限日 益困难。
(三)霍夫曼的产业分类法 霍夫曼为了研究工业化及其发展阶段而将产业划分
为三大类。
资本资料产业:冶金及金属材料工业、运输机械工业、 一般机械工业和化学工业 产 业 消费资料产业:食品、纺织、皮革和家具等工业
其他产业:橡胶、木材、造纸、印刷等工业
按产业产品的用途中消费资料和资本资料的比重划分。
当产业产品的用途有75%以上是消费资料时,即将该 产业归入消费资料产业,而当产业产品的用途有75%以上 是资本资料时,即归入资本资料产业。难以划分的归入其 他产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