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一、物化性质甲醇Methanol,CAS No.64-17-5。
相对密度0.7915。
熔点-97.8℃。
沸点64.65℃。
自燃点385℃,闪点11.11℃(开杯)。
能与水和大多数有机溶剂混溶。
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6.0%~36.5%(体积)。
甲醇是挥发性液体,易燃,有中度爆炸危险,会产生回火。
甲醇蒸汽会刺激眼睛,鼻子,会引起头昏,头痛,恶心和昏迷。
甲醇毒性很强,吸入或误吞下能导致目盲或死亡。
二、消费结构分析1.全球消费结构全球范围来看,甲醛是下游衍生物中对甲醇需求量最大的品种,约占全球甲醇消费量的35%。
甲基叔丁基醚(MTBE)的用途占到全球需求量的27%,另外约有8%用于制醋酸,其他衍生产品包括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胺等,还可用作溶剂和防冻剂,在中国,甲醇还可以生产二甲醚,也可加入汽油掺烧,是未来新型清洁燃料的来源,甲醇制烯烃也是潜在的用途之一。
全球甲醇消费结构情况如图1所示。
B 27%来源:化工在线()图1 全球甲醇消费结构分布图A甲醛35%;B甲基叔丁基醚(MTBE)27%;C醋酸8%;D其他(包括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胺、溶剂和防冻剂、燃料、烯烃等)30%。
2.国内消费结构目前,我国甲醇主要消费领域为甲醛、二甲醚、醋酸、DMF、MTBE、烯烃、甲醇燃料等,其中甲醛和二甲醚占比例最大,分别为31%和22%。
受经济下行影响,目前甲醇生产甲醛、醋酸、DMF等下游产品已经薄利难续。
甲醇正在转向三种新的消费方向,一是生产二甲醚燃料;二是直接加入汽油掺烧,低比例掺烧汽车无需任何改动;三是用甲醇制作烯烃产品,可以缓解我国石脑油不足和低碳烯烃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
中国甲醇消费结构情况如图2所示。
来源:化工在线图2 中国甲醇消费结构分布图A甲醛31%;B 二甲醚22%;C烯烃20%;D醋酸9%;E甲醇燃料、汽油7%;F 甲基叔丁基醚(MTBE)5%;G DMF 3%;H 其他3%。
三、国内外产需状况分析1.全球产能统计截至2014年底世界甲醇的总生产能力超过1.2亿吨/年。
2014年全球(中国大陆除外)主要甲醇生产装置业及产能统计见表2。
表2 2014全球(中国大陆除外)主要甲醇生产装置及产能统计(单位:万吨/年)序号生产厂家国家和地区生产能力1 Methanol Holdings Trinidad Ltd Trinidad 1902 Methanex Trinidad Unlimited Trinidad 1803 Petronas Methanol Labuan Sdn Bhd Malaysia 1704 Saudi Methanol Co Saudi Arabia 1705 Zagros Petrochemical Co Iran 1656 Zagros Petrochemical Co Iran 1657 Egyptian Methanex Methanol Co Egypt 1308 Oman Methanol Co LLC Oman 1059 Qatar Fuel Additives Co Ltd Qatar 103.610 Salalah Methanol Co Oman 103.111 Atlantic Methanol Production Co Equatorial Guinea 10012 Fanavaran Petrochemical Co Iran 10013 Metafrax Russia 10014 Methanex USA 10015 National Methanol Co Saudi Arabia 100其它3200合计5200来源:ICIS 2.国内产能统计2014年我国甲醇产能持续增加,新投产接近千万吨/年,总产能已达近7000万吨/年,占比超过全球的一半。
2014年中国主要甲醇生产企业及产能统计见表3。
表3 2014年中国主要甲醇生产企业及产能统计(单位:万吨/年)序号生产厂家生产能力1 神华宁夏煤业2522 宁夏宝丰能源1803 蒲城清洁能源化工1804 神华包头煤化工1805 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1806 中煤陕西榆林能源化工1807 大唐国际发电1688 中海石油开氏石化1409 新疆广汇实业12010 久泰能源内蒙古100其它5300合计7000来源:化工在线3.供需情况分析2006年以来,中国甲醇产量、进出口量及表观消费量统计见表4。
表4 2006-2014年中国甲醇供需状况统计(单位:万吨)年份产量进口量出口量表观消费量自给率(%)2006 759 112.7 19.0 852.7 89.02007 1076 84.5 56.3 1104.2 97.42008 1115 143.4 36.8 1221.6 91.32009 1133 528.8 1.4 1660.4 68.22010 1752 518.9 1.2 2269.7 77.22011 2295 573.2 4.4 2863.8 80.12012 2641 500.1 6.7 3134.4 84.32013 2964 485.9 77.3 3373 87.92014 3741 433.2 74.9 4099 91.3来源:中国海关总署;化工在线2006年以来中国甲醇表观消费量如图3所示。
图3 2006-2014年中国甲醇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四、进出口情况分析2014年我国甲醇进口量进一步减少到433.2万吨,较上一年下降10.8%;进口均价为372美元/吨,同比下跌3.5%。
表5 2014年甲醇进口总量和金额类型本年累计上年累计累计同比进口数量(万吨)433.23 485.85 -10.8%进口美元(亿)16.13 18.75 -14.0%进口均价(美元/吨)372.4 386.0 -3.5%表6 按不同国家和地区进口量统计国别数量(万吨)占比金额(亿美元)均价(美元/吨)伊朗163.12 37.65% 5.85 358.58沙特阿拉伯72.48 16.73% 2.70 373.10 阿曼62.80 14.49% 2.31 367.25新西兰40.33 9.31% 1.57 390.51表7 按收货地区进口量统计分类项目数量(万吨)占比金额(亿美元)均价(美元/吨)广东省150.79 34.81% 5.47 362.49江苏省144.79 33.42% 5.57 384.41浙江省63.61 14.66% 2.35 370.11福建省44.14 10.19% 1.59 359.63表8 按不同贸易方式进口量统计分类项目数量(万吨)占比金额(亿美元)均价(美元/吨)一般贸易260.31 60.09% 9.49 364.45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144.39 33.33% 5.48 379.402014年国内主要进口厂商见表9。
表9 2014年中国主要甲醇进口厂商统计(单位:万吨)序号进口厂商进口量1 成都欣华欣化工材料有限公司83.62 江苏长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23.03 张家港孚宝仓储有限公司20.04 珠海长成化学工业有限公司19.05 东莞市九丰能源有限公司15.76 广州市番禺石油化工公共保税仓有限公司14.47 福建省石化贸易公司11.28 泉州市泉港区爱德利贸易有限公司10.09 东莞市九丰化工有限公司9.110 久泰能源(广州)有限公司7.811 泉州港丰能源有限公司7.412 梅赛尼斯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6.913 宝泰菱工程塑料(南通)有限公司 6.014 浙江华辰能源有限公司 5.315 广州南沙泰山石化发展有限公司 4.9来源:中国海关总署2014年国内主要出口厂商见表10。
表10 2014年中国主要甲醇出口厂商统计(单位:万吨)序号出口厂商进口量1 江苏长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9.72 广州市番禺石油化工公共保税仓有限公司9.03 东莞市九丰能源有限公司8.14 珠海长成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6.75 上海嘉盛化学品有限公司 4.66 张家港孚宝仓储有限公司 4.37 天津渤化红三角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2.08 常州新润石化仓储有限公司 1.99 珠海恒基达鑫国际化工仓储有限公司 1.810 广州南沙泰山石化发展有限公司 1.211 东莞市百安石化仓储有限公司 1.212 北京旭阳宏业化工有限公司 1.013 福建省石化贸易公司 1.014 泉州市泉港区爱德利贸易有限公司0.915 广州九丰燃气有限公司0.8来源:中国海关总署五、价格走势2014年国内甲醇(港口价,下同)期初价格3250元/吨,期末价格1900元/吨,全年跌幅41.5%,最高价3500元/吨,最低价1850元/吨,振幅89.2%。
甲醇市场在春节前后在年内高位维持了短暂的时间后就一蹶不振,进入第二季度后,年内大部分时间内价格在2400-2600元/吨附近窄幅震荡,直至到年底12月份行情随原油暴跌出现大幅跳水,现货行情频频大幅下挫,期货盘面接连跌停,内地、沿海行情哀鸿遍野。
2014年以来中国甲醇价格走势如图4所示。
图4 2013-2014年中国甲醇(港口)价格走势图来源:化工在线六、前景展望IHS发布的市场研究报告称,今后10年全球甲醇需求开始明显增长,将从2013年的6070万吨增至2023年的至少1.09亿吨,年均增速6%。
IHS指出,中国和美国分别是拉动全球甲醇需求量和产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引擎,欧洲是全球甲醇生产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
IHS称,中国是甲醇需求最大的国家,对每种甲醇衍生物都有需求。
IHS预测,中国甲醇需求将增加1倍以上,由2013年的3000万吨增至2023年的6750万吨。
在中国的煤气化项目大量上马,甲醇需求快速增加的同时,美国在加快甲醇工厂建设,甲醇产能快速扩大。
现在,美国正在增加甲醇产能的投资,一方面得益于廉价的天然气供应;另一方面,是技术开发取得了较大突破,特别是扩大甲醇制汽油(MTG)的产能获得了不小的成功。
目前,有10家开发商计划建设甲醇装置,每套装置产能都在100万吨/年以上。
即使计划建设的装置只有一半建成投产,今后几年美国也不再需要进口甲醇。
预计到2017年,美国将从目前的甲醇进口国成为甲醇出口国。
欧洲的甲醇进口量也不容小视。
IHS指出,当前中国、欧洲和北美甲醇进口量超过全球进口总量的80%。
IHS预计,2014年~2022年,欧洲的甲醇进口量还将增长。
为增加甲醇产量,欧洲化工企业在技术研发上加大力度,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量。
临近2014年底,国内多套甲醇制烯烃(MTO)装置加快试车投产步伐,甲醇消费进一步提速。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甲醇燃料、MTO等新兴消费产业将成为拉动甲醇需求的主要动力,未来甲醇的供求格局将发生较大的改变,昔日过剩的甲醇将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