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双阳区2017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长春市统计局双阳区分局长春市双阳区2017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7年,双阳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以建设长春城市副中心为目标,持续推动结构优化,经济运行稳中有进、持续向好,经济活力、动力、潜力不断释放。
一、综合2017年,全区经济保持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初步核算,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50.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7%,增幅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11.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3%。
按户籍年平均人口数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7389元,比上年增长11.1%。
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7.1:45.6:47.3调整为6.3:44.5:49.2,非农产业比重达到93.7%,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第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7.0%和59.7%,拉动经济增长分别达到3.2和5.2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呈现快速发展的格局。
2017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3.3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9.2%,同比增长11.3%,在三次产业中增幅最高,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军。
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9.5亿元,比上年增长2.4%;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23.7亿元,比上年增长5.8%;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11.9亿元,比上年增长6.2%;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3.1亿元,比上年增长1.4%。
第三产业中其他服务业拉动作用尤为明显。
其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7.1亿元,比上年增长25.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5.2%,拉动经济增长3.9个百分点。
表1 双阳区生产总值单位:亿元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
2017年全区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160075万元,比上年增长3.5%;地方财政收入111884万元,比上年增长5.0%;区本级财政收入72828万元,比上年增长9.9%。
全区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86761万元,比上年增长25.5%。
表2双阳区2017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情况单位:万元二、农业2017年,全区农业生产继续保持稳步发展。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83711公顷,同比减少0.8%。
其中,玉米播种面积68501公顷,同比减少4.5%;水稻播种面积12504公顷,同比增长10.7%。
粮食总产量59.7万吨,同比增长2.2%。
其中,玉米总产量50.3万吨,同比减少0.8%;水稻总产量8.4万吨,同比增长10.5%。
畜牧业稳步发展。
2017年,全区生猪存栏8.6万头,比上年增长0.5%,出栏20.6万头,比上年增长5.1%;牛存栏13.6万头,比上年减少8.7%,出栏7.1万头,比上年减少4.9% ;家禽存栏684.9万只,比上年减少6.5%,出栏243.8万只,比上年增长7.3%;鹿存栏15.9万只,比上年减少23.9%。
肉类总产量3.5万吨,同比增长2.9%。
其中,猪肉产量1.6万吨,同比增长6.6%;牛肉产量1.3万吨,与上年持平;禽肉产量0.4万吨,与上年持平;禽蛋产量6.4万吨,同比增长3.2%;鹿茸产量185113公斤,同比增长95.4%。
表3 主要农副产品产量农业机械化程度继续提高,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快速发展。
2017年农机综合作业水平达到83%以上,农业机械总动力43.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9.3%。
全区农机保有量16137台,比上年增加959台。
其中拥有大型拖拉机3505台,比上年增加309台;小型拖拉机12632台,比上年增加650台。
有机农肥施用量达80万立方米,施用面积达4万公顷。
绿色稻米10000公顷,棚膜蔬菜1200公顷。
生态养猪等初具规模,生态鸡、生态鹅等呈快速发展趋势。
三、工业和建筑业2017年末,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68户。
总产值实现74.0亿元,同比增长18.6%。
其中超亿元的企业达到19户,实现总产值53.7亿元,同比增长24.2%,占区属规上工业总产值的72.5%。
非金属矿物制造业、汽车配件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分别实现总产值11.1亿元、19.0亿元、6.9亿元、6.7亿元和3.4亿元。
其中,汽车制造业同比增长65.3%、农副食品加工业同比增长24.2%,增速明显高于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增速,此五大行业是区属规模以上工业的中坚力量,确保了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体保持平稳发展。
工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
2017年,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3.1亿元,同比增长14.1%;实现利润4.2亿元,同比增长7.8%。
其中,医药制造业获利能力最强,实现利润总额1.3亿元。
区属规上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11户,亏损额0.5亿元。
民营工业在区属规上工业中作用进一步增强。
2017年,区属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达到64户,实现产值62.5亿元,同比增长18.3%;规上民营工业企业总产值占区属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84.5%。
节能降耗取得积极进展。
2017年区属规上工业企业每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为0.1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2.4%。
2017年末,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6.2亿元,比上年减少2.6%。
全区有资质以上建筑企业38家,当年签订合同总额68.5亿元,同比增长15.3%。
全区建筑企业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7.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1%。
其中建筑工程产值完成38.4亿元,占建筑业总产值的66.7%,居主导地位。
四、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2017年末,全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305个。
完成投资295亿元,比上年增长26.4%。
其中工业投资项目133个,比上年增加4个,完成投资152.7亿元,同比增长9.6%。
表4 201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单位:亿元大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2017年,全区计划总投资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66个,完成投资186.1亿元,占全区投资总额的63.1%,比上年增长14.4%。
工业投资仍占主导地位。
2017年,全区用于工业投资152.7亿元,比上年增长9.6%,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1.8%。
民间投资不断增长。
2017年,全区民间投资完成226.0亿元,同比增长6.7%,占投资的比重为76.6%。
五、贸易、交通、邮电和旅游2017年,全区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消费需求旺盛。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8亿元,比上年增长10.2%。
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434元,增长10.2%。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
2017年,交通客运周转量28600万人/公里,货运周转量174515万吨/公里。
邮电通信业稳步发展。
全年完成邮电营业收入28547 万元。
其中,邮政营业收入3044万元;电信营业收入25503 万元。
全区固定电话用户达到5.7万户。
其中,城市电话用户3.4万户,乡村电话用户2.3万户;全区移动电话用户45.9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4.7万户。
2017年双阳区旅游业快速发展,农业生态游、休闲游不断升温。
全年来双旅游人数达到51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9%。
全年旅游总收入50.9亿元,增长28.7%。
六、金融业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大幅增加。
截至2017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35.5亿元,同比增长3.6%。
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01.2亿元,同比增长14.7%。
各项贷款余额80.9亿元,同比增长1.9%。
其中住户贷款余额38.1亿元,同比增长4.8%。
表52017年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单位:亿元七、教育、文化和卫生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程度继续提高,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35所。
其中,小学111所,招生2363人,在校生1691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
普通初中24所,招生3166人,在校生8772人。
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稳步发展。
全区中等职业学校2所,招生126人,在校生385人;普通高中2所,招生1565人,在校生4590人。
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普通高中、职业高中)的比例为56.4%。
全区有幼儿园69所,其中:私立幼儿园55所。
在园幼儿(包括学前班)9738人,比上年减少1249人。
2017年末,全区有线电视用户达到7.8万户。
其中,城镇有线电视用户达到3.3万户,有线电视覆盖率达到90%;农村有线电视用户达到4.5万户。
截止2017年末,全区共有医疗机构379个(含个体诊所),其中医院4个,乡镇卫生院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5个。
全区公立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684人,其中医生333人,注册护士260人,其他专业人员91人。
医院和卫生院床位1195个,每千人拥有床位数3.1张。
八、环境保护全年城区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级天数为309天,优良比率为84%。
其中,优级天数151天,占41%;良级天数158天,占43%。
轻微污染天数为46天,轻度污染天数为8天,中度污染天数为2天,重度污染天数为0天。
其中,二氧化硫平均浓度是每立方米0.017毫克;二氧化氮平均浓度是每立方米0.006毫克;PM10平均浓度是每立方米0.087毫克;API平均值69。
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截止2017年末,全区户籍总户数为14.4万户,户籍人口36.8万人。
全区出生人口2495人,人口出生率为6.7‰;全区死亡人口8067人(含2017户口整顿集中注销人口)。
表6 2017年末双阳区户籍人口构成情况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
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531元,比上年增长6.7%。
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50369元,比上年增长7.7%。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427元,比上年增长6.7%。
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逐步扩大。
2017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5973人,比上年增长7.6%。
其中,参保职工为13683人,离退休人员为14992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6063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3683人,年末享受失业保险金人数为186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0652人,同比增长3.8%;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0629人,同比增长3.8%;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42638人,同比增长23.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达到243098人,参合率96.5%,共筹集资金1.6亿元,参合农民中已有80333人受益,支付补偿资金15597万元。
全年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居民达到9882人,比上年减少3305人;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村居民达到11570人,比上年增加350人。
城镇和农村低保标准分别达到400元/月·人、3650元/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