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一、直流电阻电路1. 理想电压源的电流由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
(与之联结的外电路)2.一段电路的端电压为U ,端电流为I ,在关联参考方向下,当P=UI>0时,该段电路________功率。
(吸收)3.由n 个节点,b 条支路组成的电路,共有_________个独立KCL 方程和______个独立KVL 方程。
(n-1,b-n+1)4.在电路分析中,理想运算放大器的主要特性是流入两输入端的电流为________,两个输入端的电压为_________。
(0, 同电位)5.如图电路,I=________。
2A (-1A )1A I 6.如图电路,3A 电流源中产生的 3A功率为___________。
1A(-21W ) 4V 1Ω7.如图电路,当R 增大时,流过R L 的 I S 电流将_________。
Us R R L (不变)8.如图电路,Ix =________。
+ 6Ω3V 9Ω 2A (1A ) - I x9.如图电路,U =__________。
+ +U - + 3U - 8V 6Ω (1V ) -10.如图电路中,U=_______, + I - I =_______。
10V 5A 1Ω U - + (-10V ,10A )11.如图电路,I =_________。
(3A )6V3Ω2Ω I 6Ω12A3Ω 3Ω二、动态电路1.电路中,电感元件可看作____短路____,电容元件可看作_____开路____。
(,)2.初始储能为0的电感,在换路瞬间可看作__________;初始储能为0的电容,在换路瞬间可看作__________。
(开路,短路)3.两个电容串联时,等效电容值_________,且电容量越大的电容所承受的电压_________。
(变小,越小)4.电路处于稳态后,电容可等效为__________;电路处于稳态后,电感可等效为__________。
(开路,短路)5.当电容电流为有限值时,__________不能跃变;当电感电压为有限值时,__________不能跃变。
(电容电压,电感电流)6.动态电路在没有外加电源激励时,仅由电路初始储能产生的响应,称为________。
(零输入响应)7.RC充电电路时间常数τ越大,则电路达到稳态的速度_________。
(越慢)8.RC并联电路,与电容C再并一电容。
电路的时间常数__________。
(变大)9.对于RL零输入电路,若使电路的暂态过程最短,则R=_________。
(∞)10.动态电路分析中的三要素法只适用于__________。
(一阶电路)L时,电路呈现_________过程,即电路的响应为________响应。
(欠阻尼,11.RLC串联电路中,当R<2C震荡)12.RCL串联电路中,当________时,电路呈现无阻尼等幅振荡。
(R=0)三、正弦交流稳态电路1.只有_________的正弦量方能将它们的相量画在同一复平面上。
(同频率)2.已知某一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分别为tA2cos5=,则电流和电压的相位差为u22i2sin10=,tV________。
(-90°)3.某电路中的电压相量为3+j4V,ω=2rad/s, 则其对应的时间函数式为_____________。
答案:+2cos(553.1°)V=tu24.正弦稳态电路中,电感上的电流_______其电压90︒,电容上的电流______其电压90︒。
(滞后,超前)5.在正弦稳态电路中,平均功率只发生在_________元件上。
(电阻)6.一个感性负载,可用________一个电容的办法,而不能用_______电容的办法来提高电路的功率因素。
(并联,串联)7.当电路发生谐振时,输入电压与电流________,此时电路呈________。
(同电位,电阻性)1)8.当ω=_________时,LC并联电路相当于开路。
(LC9.在RCL串联电路发生_________时,电感电压或电容电压是电源电压的Q倍。
(谐振)10.正值且为增长的电流流入端和互感电压的高电位端标为两互感线圈的_______。
(同名端)选择题一、直流电阻电路1.电路模型由______组成。
(B)A、电源、电阻、电容、电感和晶体管等;B、理想化的集总参数元件;C、电源、负载和导线组成;D、以上说法都不对。
2.KVL是______的结果。
(C)A、电荷守恒定律的必然;B、能量守恒定律的必然;C、电荷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必然;C、以上说法都不对。
3.电压是_______。
(C)A、两点之间的物理量,且与零点选择有关;B、两点之间的物理量,与路径选择有关;C、两点之间的物理量,与零点选择和路径选择都无关;D、以上说法都不对。
4.右图理想二极管的伏安曲线是_______。
u (C)i v i i vv i v i5.右图中2V电压源对_______。
3ΏA、回路中电流大小有影响;B、电流源的功率有影响;2V 1AC、电流源的电压无影响;D、以上说法都不对。
(B)6.受控源与独立源的主要区别在于_______。
(A)A、独立源U s或I s与其他支路的电压或电流无关,而受控源的电压或电流与其他支路的电压或电流有关;B、独立源的电压与电流无关,而受控源的电压与电流有关;C、独立源能提供能量,而受控源不能提供能量;D、以上说法都不对。
7.对于一个有n个节点,b条支路所组成的电路可列出的独立方程总数是______。
(C)A、n-1;B、b-(n-1);C、b;D、b+(n-1)。
8.叠加定理适用于_______。
(C)A、任何电路的电位,电流;B、线性电路的任何量;C、线性电路的电压,电流;D、稳定电路,也适用于动态电路。
9.网孔电流是一种_______电流。
(B)A、沿着网孔边界流动的真实;B、沿着网孔边界流动的假想;C、线性相关的独立变量;D、以上说法都不对。
10.关于理想运放,下列描写正确的是_______。
A、放大倍数A= ∞,输入电阻R i= 0,输出电阻R0= ∞;B、放大倍数A= ∞,输入电阻R i= ∞,输出电阻R0= 0;C、U+=U-称虚断,i+=i-称虚短;D、用网孔方法去求解含理想运放电路最简单。
11.关于等效电路的下述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
(C )A 、 若N 和N ’单上网络对某一外电路等效,则N 和N ’相互等效;B 、 为N 和N ’单口网络的伏安关系完全相同,则N 和N ’完全等效;C 、 为N 和N ’单口网络的伏安关系完全相同,则N 和N ’对任一外电路等效;D 、 以上说法都不对。
12.关于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下述描述中错误的是_______。
(C )A 、 Uoc 可以用电压表测出,Isc 可以用电流表测出,Ro 可以用欧姆计测出;B 、 R o 可以用伏安法求出,也可以用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求出,这两种方法适用含受控源的情况;C 、 任何一个线性单口网络一定会有对应的戴维南电源和诺顿电源;D 、 求Ro 时只须除去独立源,且要保留受控源。
13.某含源单口网络的开路电压10V ,接上10Ω电阻,则电压为7V ,则该单口网络的内阻Ro 为_______。
(B ) A 、4.6Ω; B 、4.3Ω; C 、5.0Ω; D 、6.0Ω。
14.右图中理想二极管的电流为_______。
-18V 18k Ω 12 k Ω +36V A 、I=2mA ; B 、I=0mA ;C 、I=1mA ;D 、I= -2mA 。
+12V 6 k Ω I (B )15.关于电阻、电容和电感元件的下列描述错误的是_______。
(D ) A 、 电阻元件是一种即时元件,而电容和电感元件是记忆性元件; B 、 电阻元件是一种耗能元件,而电容和电感元件是贮能性元件; C 、 电阻元件是一种静态元件,而电容和电感元件是动态性元件;D 、 不管信号频率如何变化,电阻器都可以用电阻元件来表示。
16下列哪一对不是对偶量_______。
(F )A 、电压与电流;B 、电阻与电导;C 、电感与电容;D 、网孔电流与节点电压;E 、电压源与电流源;F 、独立源与受控源。
17电路理论分析的对象是_______。
(B )A 、实际电路;B 、电路模型;C 、电路;D 、以上说法都不对。
2动态电路1.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______。
(B ) A 、);0()0(+-=c c u u B 、);0()0(+-=c c i i C 、);0()0(+-=L L i i D 、);0()0(+-=c c W W2.下列关于电感贮能的描述错误的是_______。
(B 、D )A 、当电感电流为零,则其贮能为零;B 、当电感电压为零,则其贮能为零;C 、当电感的磁链为零,则其贮能为零;D 、以上说法都不对。
3.下列各描述中错误的是_______。
(D ) A 、 由初始状态引起的响应称零输入响应;B 、 由外加电源引起的响应称零状态响应;C 、 由电容或电感中初始贮能引起的响应称零输入响应;D 、 由初始条件引起的响应称零输入响应。
4.换路时下列哪些量是不能跃变的______。
(D )A 、电容电流;B 、电感电压;C 、电阻电压;D 、电容贮能。
5.下列各描述中错误的是______。
(D )A 、 零输入响应是电容或电感上的贮能逐渐消耗在电阻的放电过程;B 、 零输入响应中所有物理量都随时间依指数衰减;C 、 零状态响应是电源向电容或电感释放能量的充电过程;D 、 零状态响应中所有物理量都随时间作指数增加。
6.关于时间常数τ,下列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
(C )A 、τ是描写过渡过程快慢的一个物理量,τ大过渡过程快,τ小过渡过程慢;B 、不论是RL 电路,还是RC 电路,R 小过渡过程快; C 、5τ后过渡过程已基本结束;D 、τ可以通过切线斜率算出。
7.由三要素法求解一阶动态电路的步骤顺序为_______。
(A )①.从t=0-图中求出u c (0-)或i l (0-); ②.从t=0+图中求出初始条件,即f(0+); ③.从t=∞ 图中求出稳态值,即f ∞); ④.从等效戴维南电路中求电阻,即R 0; ⑤.求时间常数τ; ⑥.列微分方程; ⑦.依照f(t)=f(∞)+[f(0+)-f(∞)]τte- 求出f(t)。
A 、123457;B 、245613;C 、4321576;D 、6541237 8.如图是二阶动态电路,其响应_______。
CLA 、是非振荡性的;B 、是振荡性的; +C 、是临界振荡性的;D 、无法确定。
Us L C (B )9.右图中,当增添受控源(0<α<1), i 0.02Ω 1μH 则其响应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