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金属压力加工
一.压力加工:利用金属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塑性变形来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和力学性能的原
材料,毛坯或零件的生产方法,叫压力加工
二.加工途径:扎制、拉拔、挤压、冲压
2-1-1金属塑性变形
弹性变形的原因:金属所受外力<屈服强度
塑性变形的原因:金属所受外力>屈服强度
塑性变形的实质:晶体内部间产生了滑移的结果
2-1-2金属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性能的影响
一.组织:1.晶粒沿最大变形方向伸长2.晶粒与晶格发生扭曲,产生内应力3.晶粒间产生碎晶
二.性能:1.强度硬度增高,韧性塑性下降,叫冷变形硬化
2.有回复性(回复温度=0.25-0.3熔点)
3.强化金属材料的重要途径,利用金属的冷变形实现的
三.金属变形中的冷变形与热变形
冷变形:T<T(再结晶)
热变形:T>T(再结晶)——热变形——细化晶粒,恢复塑性韧性
三.纤维组织:
铸铁在压力加工中,沿变形方向被拉长成纤维状的组织
影响:1.纤维组织越明显,金属在纵向(平行纤维的方向)上,塑性与韧性提高,在横向上塑性下降
2.纤维组织的明显程度与金属的变形程度有关,变形程度越大,纤维程度月明显
3.金属组织的纤维组织稳定性好,不可用热处理方法加以消除,但可用锻压的方法使金属重新变形,才能改变形状与方向
2-1-3金属的可锻性
1.概念:金属的可锻性是衡量材料经受压力加工时,获得优质制品难易程度的工艺性能,可
锻性好,适合压力加工;反之,不适合压力加工,,可锻性常用金属塑性与变形抗力来综合衡量,其塑性越好,变形抗力就越小,可锻性就越好,反之则差。
2.可锻性取决于:A.化学成分,成分不同,可锻性不同,纯金属可锻性比合金好,碳钢含C
量越底,可锻性越好,当钢中含能形成碳化物的元素多,则可锻性差
B.金属组织:纯金属含固熔体(镍氏体或单一体)可锻性好,含碳化物则
差。
铸态组织和粗晶结构不如晶粒细小又均匀的组织可锻性好。
3.加工条件: 1.变形温度:(T外在T结晶以上)
2变形速度:
3.在三个方向上的应力,其中压应力越多,金属塑性越好,拉应
力越多则金属塑性越差
同号应力状态下引起的变形拉力>异号应力产拉力
2-2锻造
概念:利用冲压力或压力使金属在抵御或锻造中变形从而获得所需形状或尺寸的零件,这类工艺方法叫锻造
二.锻造方法:
自由锻造——大件模锻——复杂件胎膜锻
三.冲压
1.热冲压:8mm—10mm
2.冷冲压:6mm以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