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图设计说明书

地图设计说明书

黑龙江科技大学
《地图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哈尔滨市2013年9月降水分布图
院(系):矿业工程学院
班级:城乡 12-1 姓名:周春燕
学号: 2012024864 指导教师:王俊杰
地图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资料与数据的来源
1、资料的来源
资料主要来源于网上查找的资料数据、这幅底图本身含有的内容和一些关于专题地图的资料,资料和数据是比较综合整理后。

该图的比例尺为1:20万,主要突出的区域是哈尔滨市,符合规定要求。

2、数据的来源
①首先根据上课时老师的指导找一些关于专题地图的资料数据,比如哈尔滨市的旅游地图,人口分布图等。

在这过程中我确定了自己的专题地图的内容,并且结合了课程设计的需要,绘制了一幅哈尔滨市2012年9月份降水量分布图。

②在哈尔滨市地图的基础上,应用了原有的资料如:边界线、县级的名称。

③根据自己设定的以哈尔滨市2012年9月降水量分布为专题之后,通过对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并巧妙地借用了网络的优势,找到了准确可靠的哈尔滨市2012年9月降水量分布数据和布局状况。

④在图书馆里面查阅相关资料,参考别人的专题地图的制作方法,和专题的布局所选用的一些图例进行参考和借鉴。

所以综合上述的资料和数据的来源主要为收集各种地图、影像、数据和文字资料,分析汇总资料,选取有效部分加工使用,利用画图软件最后绘制出专题地图。

二、分析方法与成图过程
1、专题的分析方法
专题地图的类型很多,其内容都是由地理基础和专题要素组成的。

专题地图按照地图主题的要求,一般突出反映一种或几种主体要素,其中作为主题的要素表示的很详细,其他的要素则围绕表达主题的需要,作为地理基础概略表示。

目前专题地图的表示方法一般有:定点符号法,线状符号法,质底法,等直线法,定位图表法,范围法,点数法,统计图表法动态线法。

用到了质底法,分区统计图表法。

我运用Mapgis 软件,选择质底法、分区与分级统计图法绘制了哈尔滨市2012年9月降水量分布专题地图。

Mapgis软件的“图面配置”是通过一个叫做“版面设计”的过程完成的。

版面设计可以将Mapgis项目中除了自身之外的所有组件(由视图,图表,表格,脚本等),以及一般专题地图的必备要素:图名,图例,比例尺,等,经过整饰而组合成内容充实,表现方式多样,易于编辑修改与动态更新能力强的专题地图。

2、专题地图的成图过程
(1)地理底图的编制
①比例尺:依据地图内容、用途选用等比例尺底图。

由于是对整个哈尔滨市进行降水分布的专题地图的绘画,所以应该选用比例尺较小的比例尺,因此我选用了1:20万的比例尺。

②边界线:根据专题地图需要选取市、县、镇边界,线性符号选用与设计。

对边界进行勾勒,使得线转弧段利于对区的颜色填充。

③主要城市:根据专题需要,选取主要市区和县城。

用子注释进行标注,使专题地图能够突出重点。

(2)专题地图的设计内容
①收集专题信息相关的图件、文本、数据和参考资料。

②资料加工处理,数据统计分析,图象资料运用。

③专题内容表示:符号设计与表现形式,图例系统设计。

④地图概括:地图内容的选择,点、线、面要素的分类、简化、夸张与合并。

图面内容设计:地图幅面上图名、图例、主图、比例尺、文字等位置安排;图廓、色彩、网纹配置等。

(3)绘图过程:
①首先新建图层,用Mapgis导入我所选择的合适的地图作为专题地图的底图,接着选择合适的页面位置,调整页面,并且注意图层的变化。

②新建多个需要的图层,每个要素需要一个图层,所以每个图层上的内容基本一致,便于对地图上的文字、图形进行编辑和移动。

下面是我的图层设置概况:主要市区:对哈尔滨市区进行标注。

边界线:区分哈尔滨内各县的边界。

区域线:区分哈尔滨市内的各个县城间的边界。

文字:文字主要有主要县市、各地区的降水量数据。

降水量:包含六个不同等级的降水量图标和分布的位置。

符号图例:除去医院的图标其他一些如图例和符号的设置,对市与县进行图例和符号的设计。

③在绘制完整个哈尔滨市的降水分布图之后需要对专题地图进行补充,需要加入扇形图,降水趋势图等,使读者能够更加清晰的理解专题地图所要突出的内容。

同时使得整个专题地图内容更及完善。

④在画图的过程中需要用到Mapgis软件中的很多的工具,正确合理的使用减轻画图的难度,提高速度。

画图时准确的找出相应的要素所在的图层对应去完成,如是用面状要素设计绘制区域的降水量等;要用线状设计绘制边界线、区域线等;以及点状要素设计绘制主要城市,最后结合文字要素,反应各个区域的具体降水量。

在设计一些专题图的时候要注意地图的放置位置和大小比例,整体效果的和谐与美感。

在画完图之后上色彩,进行填充色彩,填充时要注意颜色的搭配需要平衡感以及给人的视觉享受,根据需要颜色的设置不可以过于丰富多彩,不可以低沉给人一种柔和的感觉,展现一张和谐而且专题突出,最好是对颜色进行阶梯的设置,这样就可以表现出专题地图降水量分布的渐进,使图更佳清晰明了。

三、专题地图导读
(1)哈尔滨市2012年9月降水量分布的基本概况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所选择是专题是哈尔滨市2012年9月降水量分布,我根据资料和数据把降水量划分为六个不同的等级,分别是50-60、60-70、70-80、80-90、90-100、100以上,单位mm。

在划分时可能有一些不足的地方,请包涵。

下面是详细内容:
①50-60mm(包括50和60)降水少、空气干燥,应注意水分的及时补充以及防止中暑等
②60-70mm(包括61和70)降水较少、空气较干燥,应注意水分的补充以及防晒等。

③70-80mm(包括71和80)降水适中、空气干湿程度适宜。

④80-90mm(包括81和90)降水较多、空气较潮湿,应随身携带雨具。

⑤90-100mm(包括91和100)降水多、空气潮湿,应随身携带雨具并做好防止物品受潮的准备。

⑥100以上降水很多、空气特别潮湿,应该随时注意河面水位的上涨,防止出现洪灾,注意物品的防潮。

(2)专题地图的时空分布规律
从哈尔滨市2012年9月降水量分布的专题地图中可以看出,降水量为60mm-70mm 区域的面积与90mm-100mm区域的面积的大致相等,二者面积占全省的绝大多数,而降水量为80mm-90mm的区域只占很小一部分。

说明哈尔滨市的降水不均衡,降水适中的区域很少。

北部地区降水将比较少、空气较干燥,当地居民需要注意防晒;中部地区降水较多、空气较潮湿,当地居民需要出门随身携带雨伞。

四、降水量分布规律的成因
我认为得出哈尔滨市2012年9月降水量这样分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来说具有多元性、复杂性,具体分析如下:
①北部地区不靠近江、属于内陆,降水比较少、空气较干燥;而中部地区靠近江,受到江面风的影响降水较多、空气较潮湿。

②在个人准备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找的资料不够准确,因此造成误差,也是导致降水量分布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五、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1)制图中遇到的问题
①自己对软件的不熟悉,不会巧妙的应用工具,使专题图不够尽善尽美。

②查找的资料并不是最新、最准确的,造成误差
③专题地图的信息量不够,导致专题图不是很专业。

④专题地图内容不够充实,版面排列不够合理。

(2)对策
①在课余时间多练习熟悉软件,学会巧妙的应用工具,使以后绘制的专题图能尽善尽美。

②在今后的制图作业中查找更加权威的资料,争取使资料最准确并不断更新数据和资料,避免造成误差。

③在今后的制图作业中扩大信息量,使作业更加专业。

④在今后制作专题地图中应该尽量使用许多其他辅助图形来充实专题地图,使内容更加丰富,同时也能够使版面排列更加合理。

六、心得体会
①通过制作专题地图前期的数据收集、统计等,了解到哈尔滨市降水量的分布规律,以及影响该规律的因素等,为自己的专业知识奠定了一点点基础。

②制图过程中使用Mapgis制图软件,了解到软件的使用,以及软件各工具的作用,特别是在线转弧段的时候总是会出现问题但是区域拓补又无法检查出来,只能很小心的在此线段的周围慢慢的查找。

同时知道制图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出现小错误,不仔细根本很难发现。

③做这个专题地图的时候修改了很多次,主要是地图的主题没有突出,其他辅助图形比哈尔滨市区图比例不和谐,整幅图的感觉就是没有分清主次;专题地图内容太少,简单空洞,除了主图之外没有其他图形进行进一步说明;整张图布局不够合理,显得特别凌乱。

通过这些不足我能更加有把握的做好以后的专题地图。

④制作专题地图时最主要的是对于底图的查找。

底图是专题地图的骨架,正确的找好底图是专题地图绘制成功的基础;底图也是转绘专题内容的控制基础,用来定向和确定相对位置;底图有助于更深的提取专题地图的信息,反映主题要素和周围环境相互联系、制约的密切关系,起到衬托主题的作用。

⑤制作专题地图之前一定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对于资料的选取,比例尺的选择等都要有严格地限制。

七、参考资料
1哈尔滨市气象局网
2《地图学原理》马耀峰胡文亮编著
3百度百科网
4 Google地图网
5百度地图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