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详解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详解


相关解剖
伸膝时紧张,屈膝时松弛 功能: ➢ 防止膝过伸 ➢ 限制胫骨前移 ➢ 限制胫骨内外旋活动 ➢ 限制胫骨内外翻活动
相关生物力学
膝关节功能性活动角度
正常步行:67° 坐位:45 ° 上下楼梯:90 ° 跑步110 ° 半蹲:125 ° 深蹲:135 °
常见的移植选择
自体移植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 康复治疗
上海阳光康复中心 朱锦杰
内容概要
流行病学 相关解剖 相关生物力学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手术后评估 手术后康复治疗
流行病学
在美国前交叉韧带( ACL)损伤的发生率 达到了1/3000,多发于15-25岁
参与体育活动人群的比例更高 每年大约有15W的患者 由于ACL损伤而接受重建手术
ACL重建后的康复目标
控制症状和体征:疼痛、水肿 防止并发症的产生: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保持膝关节的稳定性 恢复正常的肌肉力量 恢复损伤前的活动和运动水平 防止再次损伤
ACL重建后的康复治疗
Ⅰ期(术后1--3周):保护期 Ⅱ期(术后3--8周):控制下活动 Ⅲ期(术后9--12周):力量恢复期 Ⅳ期(术后4-6月):运动功能恢复期
术后1—7天
➢ 抬高患肢、冰疗、加压包扎等 ➢ 髌骨的被动活动 ➢ 不负重状态下的膝关节踝关节的主动活动度练习 ➢ CPM ➢ 腘绳肌和股四头肌静力性收缩(协调性收缩) ➢ 肌肉神经电刺激:股内侧肌 ➢ 被动伸膝,腘绳肌牵伸
Ⅰ期:保护期
术后7—14天 ➢ 直腿抬高
➢ Wall slide ➢ 不同角度股四头肌等长收缩 ➢ 使用腋拐或助行器站立及步行训
Ⅱ期康复治疗
患者主要问题: ➢ 关节活动度受限 ➢ 肌力不足 ➢ 不能独立步行 ➢ 轻微疼痛:不能跑步,跳跃等 目标: ➢ 膝关节全范围主动活动 ➢ 单腿下蹲至90° ➢ 坐站转换时平均分配体重 ➢ 站立达1小时 ➢ 独立安全稳定步行
Ⅱ期康复治疗 术后4-6周
功率车 关节松动术 跑台上进行步态训练
肌力训练:股四头肌,腘绳肌等 上下阶梯训练 可全部负重后进行平衡训练
Ⅱ期康复治疗 术后7-8周
0—90 °伸膝训练 上下楼梯训练 关节松动术 本体感觉训练
Ⅲ期:力量恢复期
时间:术后9—12周 进入Ⅲ期康复标准: ➢ 膝关节全范围活动
Ⅲ期:力量恢复期
患者主要问题: ➢ 肌力不足 ➢ 平衡及本体感觉障碍 ➢ 不能参与运动 • 目标: ➢ 所有主要肌肉肌力正常
➢ 髌韧带 ➢ 半腱肌 & 股薄肌 ➢ 髂胫束
异体移植
ACl重建术
ACL重建后的评估
生命体征 手术状况 手术前功能状况 相关病史:外伤史,手术史等
ACL重建后的评估
下肢血循 疼痛 水肿 主动膝关节活动度 肌肉紧张程度 肌肉力量:双上肢,健侧下肢;腘绳肌等 转移能力 步行能力,步态等
练பைடு நூலகம்耐受量负重) ➢ 髋关节抗阻运动:外展,内收,
后伸等 ➢ 髂胫束牵伸
Ⅰ期:保护期
术后14—21天 ➢ 半蹲至45° ➢ 踝关节抗阻训练 ➢ 俯卧屈膝:主动,被动 ➢ 伸膝训练(leg press)
Ⅱ期:控制下活动
时间:术后4—8周 进入Ⅱ期康复标准: ➢ 主动屈膝达90° ➢ 全范围伸膝 ➢ 疼痛和水肿减轻并得到控制
Ⅰ期:保护期 康复治疗
时间:术后1—3周 患者的主要问题: ➢ 术后水肿 ➢ 术后疼痛 ➢ 关节活动度限制 ➢ 肌力下降 ➢ 转移及活动限制
Ⅰ期:保护期 康复治疗
目标: ➢ 控制水肿和疼痛 ➢ 可完成直腿抬高 ➢ 伸膝0°(全范围伸膝) ➢ 屈膝至90° ➢ 独立转移 ➢ 患者耐受量负重
Ⅰ期:保护期
Levangia P, Nokin C, Joint structure & function:403-405
Maxey L and Magnusson J(2001), Rehabilitation for the Postsurgical Orthopedic Patient: 206223
Thank you
相关生物力学
Ⅲ期:力量恢复期
单腿下蹲 腘绳肌、股四头肌抗阻训练 步行耐力训练 侧方步行训练 本体感觉训练
Ⅳ期:运动功能恢复期
目标:加强肌肉力量,运动耐力,本体感 觉和灵敏性的训练
治疗:
➢ 大跨步 ➢ 折返跑,“8”字跑等 ➢ 跳跃练习 ➢ 独立上下楼梯练习
参考文献
Akin K, Handbook of orthopedic rehablitation:194-22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