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翻译的特点以及对外翻译的要求外交翻译与其他翻译的最大区别,是翻译内容的政治性很强、政策敏感度高。
我国领导人的对外表态、外交或外交文件中的用语等是国家方针政策的体现,往往涉及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关系到国家的政治、安全、经济、军事利益的得失,关系到地区乃至世界形势是稳定还是动乱,是紧张还是缓和的大问题。
我国领导人在对外表态时大都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推敲,因而,译员能否准确地翻译出来,在外交事务中关系重大。
首先,在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侵略扩张、施压制裁、干涉内政等问题上,在涉及我国主权、领土完整和国家独立等原则问题上,没有丝毫松动和灵活的余地。
最近,李登辉宣畅所谓的“两国论”,国际上也有人糊里糊涂,闹不清台湾问题,时不时有人鼓吹“一中一台”、“两个中国”的论调。
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非常敏感。
在我们的晋级工作中经常会碰到大陆、台湾等提法。
当人们说到大陆、台湾时.我们不应译为:mainlandChina,TaiwaneseChina,Taiwan(China),而应泽为:themainlandofChina;China'smainland;Taiwan,China;Taipei,China;ChineseTaiwan。
翻译这类词语,关义是要表明,大陆和台湾都是中国的一部分。
当然,在不会造成误解的情况下,也可用themainland这一简称来表示中国大陆。
另外,中国是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每年都参加APEC非正式领导人会议。
我们都知道,一般国际组织大多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但APEC组织的成员中有地区经济,如香港、台湾等。
不少人谈到APEC组织时.会不假思索地谈到APEC国家。
这样的提法是错误的。
在这种时候,翻译就应该特别敏感,就应该译为APECmembers,而不应该译为APECcountries。
还如1999年5天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了我驻南联盟大使馆。
七月份,美国总统沃特使来华说明事情的经过。
在谈判赔偿问题时,美方特使说:TheU.Swishestoofferexgratiapaymentstothoseindividualswhowereinjuredandtothefamiliesofthosekilled,这里的exgratia指“出于盛意/出于恩惠”。
当时美方的翻译译为“人道主义赔偿”。
实际的字面意思是“友情支付”或“善意支付”。
在这种情况下,准确地翻译有助于主持谈判的领导及时作出适当的反应。
1999年10月12日,我们的友好邻邦巴基斯坦发生了军事政变。
在其后的外交部例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及我国对此事件的态度时,外交部发言人表态说,中国对巴局势十分关注,正在进一步了解事态发展。
译员将它译为:ChinaisverymuchconcernedaboutthedevelopmentsInPakistanandIswatchingcloselyforfurtherinformation.巴方对我表态有意见。
认为巴基斯坦向来把中国看成是自己的“全天候朋友”,对中方表态时用…verymuch concerned“一词感到难以理解。
为此,我方表示,我们中文表态的实际意思是,巴基斯坦是我国近邻,对好邻居家发生的事情,我们自然非常关心。
因此,我们正在密切观寨,进一步了解。
如果当时译为:ChinaiswatchingcloselythedevelopmentsinPakistanandiswaitingforfurtherinformation,就很可能不会发生任何误解。
我想这几个例子足以说明外交翻译的敏感性和严肃性。
其次,国际形势、地区形势以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又都是错综复杂的。
各国、各方都有自己的利益、考虑和意图。
相互之间有着程度不同、纵横交错的分歧和矛盾。
有些是显而易见的,有些则是隐而未露的。
每个国际事件、国际问题都有其特殊的具体情况、背景、时间。
我国本着实事求是的敬神,在处理国际问题、制定具体的外交政策时,既坚持原则性,又讲究灵活性和策略性。
因此,外交语言有时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有时婉转含蓄,具有一定的伸缩性,以便处于主动地位;有时又严格准确,分毫不差。
这就需要我们做翻译时严格把握语言的分寸。
这方面的例子很多,下面仅举几例:1992年10月,当时香港总督彭定康提出了违反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基本法以及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达成的谅解“政改方案”(theso—calledconstitutionalpackage),理所当然地遭到中方的强烈反对。
彭定康后来到中国访问解释他的方案时,我国领导人表示“如果英方坚持这么做,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这后半句话怎么理解?翻译一开始译为:It…snotabigdeal.(这不是什么大事)。
后来改为:It‟snothingimportant.(这无关紧要)。
后又改为;Itdoesn…tmatter.(没关系)。
这三种译法都未能准确表述原话的意思。
彭定康的方案违反了联合声明,违反了基本法,怎么能说“不是大事”,“无关紧要”或“没关系”呢?它的实质含义是,我们不怕,最多重起炉灶。
因此最后译为:It‟snothingterrible看起来比较贴切。
台湾问题是我们对外斗争中经常遇到的,特别是我们对美关系发展的一个重大障碍。
我们曾经在向美方进行交涉时警告美方:如果台湾当局搞台独,外国势力又插手支持,引起台湾局势动荡,我们不会坐视不管的。
是初这句话被译成:If the taiwan authorities attempt to make taiwan independent and foreign forces intervene and support them which has caused turmoil in Taiwan, we will not sit by without doing anything.在这里如何理解“搞台独”的含意至关重要。
“不会坐视不管”意味着要动手,这在外交上是一非常强烈的信息。
但如果把仅有要使台湾独立的想法、而尚未发展到行动的企图译为“搞台独”,那么台湾当局一直有这种企图。
李登辉、连战等搞的“银弹外交”、“度假外交”等活动都是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企图。
所以这里的“搞”应该理解为有使台湾独立的行动。
但中文的“搞”又比较笼统。
后来改为:goinforTaiwanindependence.1998年3月19日,朱总理在他担任总理后举行的第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我感到惶恐得很。
”怎么把握这句话的分寸?从字面上说,可以译为:lam horrified.但这不是总理要表达的意思。
那么是否可以译为:I am deeply worried lest I will let my people down呢?在我们的周边国家日本,总有一些右翼势力蠢蠢欲动,到我国钓鱼岛上建灯塔、悼念战犯等。
因此,我们领导人曾说日本战后处理很不彻底。
怎么理解“处理”?它不是指一般对人或对事的处理。
而且这里“处理”的使动者主要不是别人,而是日本自己。
显然不能把这句话直译为:JapanwasnotdealtwiththoroughlyaftertheendoftheSecondWorldWar.这句话主要指,战后日本的国家机器没有被打碎,而是在很大程度上被保留了下来。
许多军国主义分子在美国的扶持下又登上了政治舞台,没有对战争罪行和战争思潮进行清理。
如果把这句话理解为主要是批评日本没有彻底反省,可以译为:JaPanhasnevermadeathoroughsoulsearchingaftertheSecondWorldWar.但如果还要包含国际上也没有对日本的战争责任进行追究,似可译为Therehasneverbeenthoroughsettlementof Japan's war-relatedresponsi bilitesafterWorldWarll。
1999年5天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驻南使馆后,我国领导人多次对美国及其盟国严正警告说:“中国人民决不答应。
”这句话肯定不能译为:TheChinesepeoplewillneveragree.“答应”在这里指不能允许、不能听任这么干。
不是指“不同意”某人的观点。
因此可以译为:TheChinesePeoPlewillneverletitgoatthat.或TheChinesepeoplewillneverletthemgoawaylikethat.香港回归祖国已有两年多了,尽管遭受了亚洲金融危机,但总的来说各方面运行得都很好,是成功的。
领导人谈到香港时,有一次说:“香港回归以来很热闹”。
“热闹”怎么翻译?一开始译为:HongKonghasgonethroughtempestuoustimessinceitsrerurntoChina.香港经历了暴风骤雨。
这太严重了。
恐怕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两年来香港发生了很多事。
理解透了,也就能把握分寸了。
比如,可以译为HoneKonehasbeenmosteventfulsinceitsreturntoChina. 也可译为HongKonghasgonethroughalotOfthings。
总之,了解情况,吃透意思,掌握分寸,对外交翻译来说极为重要。
外交上是容不得半点马虎的。
一词一切都要仔细琢磨。
这是外交翻译的第二特点。
外交翻译还有时效性强等其他特点,不在此—一列举。
正因为外交翻译有上述特点,对外交翻译人员的政治素质要求就很高。
外交翻译人员应该既是外交官,又是翻译。
外交译员的政治素质要求最重要的有以下几点:1、站稳立场。
这是周总理当年对我们提出的要求,也是任何一个国家对它的外交官和外交翻译的要求。
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我们从事翻译的同志就必须了解、理解、拥护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特别是外交政策。
如有一次我领导人批驳西方的人权观时提到“魏京生”,翻译在翻译名字时加上“the fa mous dissident wei jingsheng.”(著名的持不同政见者)。
这一加就有个立场问题。
当然,这位翻译同志并不是故意的。
她说每天听外电,没有思考,脱口而出就给加上了。
2、理解政策.提高政策水平。
翻译只有在知道、理解形势的复杂性、问题的症结所在、矛盾分歧的根源与表现、斗争的焦点、问题的敏感处,才能准确把握领导人的讲话意图,准确翻译他们的讲话。
例如朱总理1999年4月访美之前接受采访时被问及:“如发生种族清洗,外国能否干预?”当时朱总理的回答是:“你提这种情况是一种笼统的提法,我没法评论。
”当时译成:you use very general terms to describe these events.i am not in a position to comment.即:你用非常笼统的词语来描述这些事情,我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