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新进展ppt课件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新进展ppt课件


-
14
(2)肺实质细胞可释放炎症介质:不仅肺泡巨噬 细胞参与炎症反应,肺泡上皮细胞.肺毛细血管 内皮细胞和间质细胞也参与局部炎症反应的发 生和放大.肺泡Ⅰ型和Ⅱ型上皮细胞受到过度牵 张时,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8等 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明显增加,强烈提示,应用 大潮气量实施机械通气或肺泡过度膨胀时,肺泡 上皮细胞受到的机械牵张等力学刺激,也是损伤 性刺激因子,进一步导致或加重肺损伤.
-
3
有调查发现13%的ARDS死于呼吸衰竭, 而且绝大多数患者死于肺外器官衰竭或 MODS 。
不合理的机械通气治疗使ARDS向MODS 发展,增加ARDS病死率。
-
4
一、呼吸机所致肺损伤的种类
1.肺气压伤 包括由于气道压过高导致的张力性气胸、
纵隔气肿等(统称为肺泡外气体)。
气压伤的发生机制为:肺泡和周围血管间隙的 压力梯度增大,导致肺泡破裂,形成肺间质气 肿,气体再沿支气管血管鞘进入纵隔,并沿其 周边间隙进入皮下组织、心包、腹膜后和腹腔。 若脏层胸膜破裂,气体可进入胸腔。最终可形 成肺间质、纵隔和皮下气肿,心包和腹膜后积 气以及气胸和气腹。气体进入肺循环则引起气 体栓塞。
落,为炎性细胞活化、与基底膜粘附并 进而进入肺内创造了机会,由此激发的 炎症反应所致的肺损伤称为肺生物伤, 它对VILI的发展和最终结局也产生重要 的影响。
-
8
既往对ARDS病理生理的认识
既往认为ARDS主要的病理生理特点是:
①肺泡上皮和肺毛细血管内皮受损致通透性增加, 含蛋白质的液体渗出到肺间质和肺泡腔导致非 心源性肺水肿。
二、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实施
在ALI实施机械通气时,除了要保证基本的氧合和通气 需求,还应尽量避免VILI的发生。
以下调节取向:采用流量控制、容积切换通气
方式;潮气量10~15ml/kg;维持动脉血气在 正常状态(特别是pH值和/或PaCO2);保持吸 气时间短于呼气时间(I∶E<1);在不致氧中 毒的吸氧浓度下(FiO2<0.5)以最小的PEEP达 到足够的动脉氧合(PaO2>8kPa,1kPa= 7.5mmHg);监测气道压但不对其作严格限制。
-
5
2.肺容积伤 容积伤的形成主要与过大的吸气末肺容积
对肺泡上皮和血管内皮的过度牵拉(over stretch)有关。
Dreyfuss比较了高压高容通气、低压高容通气 (使用铁肺)和高压低容通气(包裹胸腹部限 制潮气量)对健康兔的影响,发现高容通气均 能产生高通透性肺水肿,而高压低容通气则无 肺损伤发生,因此认为气压伤实质上为容积性 肺损伤(volume damage)。
②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受损,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 使肺泡早期关闭,容量变小,导致广泛分布的 肺不张,功能残气减少。
③肺间质和肺泡水肿、充血、肺不张、肺顺应性 下降,呼吸功耗增加,氧耗量增加。
④V/Q失衡,肺内分流增加。
-
10
传统通气策略
传统的机械通气策略推荐使用较大的潮气量来
使萎陷的肺泡复张,这种机械通气策略主要有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新进展
陈扬波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ICU
-
1
急性肺损伤(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为跨学科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 都很高。据不完全统计,每年仅美国 ARDS的发病数即达15万例。为降低其死 亡率,近年来发展了许多治疗急性肺损
伤的方法,如保护性机械通气、一氧化
氮治疗、体外膜肺和表面活性物质的应
用等,部分国家该病的死亡率已降低到 40%左右。
-
2
中国没有急性肺损伤的确切流行病学资料,但 是中国的人口基数远比美国大,加之医疗救治 技术的迅速普及和提高,生活方式的变化(大 量城市和生产建设,汽车普及等),发病率和 死亡率也一定很高。从2001~2002年上海市急 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协作组调查结果表明,上海 市12家三甲医院危重病房收治的ARDS病死率 达70%,儿童中ARDS的病死率也在60%以上。
在这种通气策略下,临床医师只关心气体交换
和血流动力学情况并据以调节潮气量和PEEP水 平,而很少注意这种调节可能产生的肺损伤。
-
11
对ARDS病理生理的新认识
肺容积明显降低是ARDS最重要的病理生理特 征。严重的ARDS患者,仅20%~30%肺泡能 参与通气,因此,ARDS患者的肺又称“小肺” 或“婴儿肺”。应用常规潮气量进行机械通气 时,必然引起肺泡过度膨胀。
Opening Pressure
0
Small Airway Collapse
10-20 cmH2O
Alveolar Collapse
(Reabsorption)
Consolidation
20-60 cmH2O
-
(modified from Ga1tt3inoni)
ARDS与MODS的内在联系
(1)肺脏是炎症细胞激活和聚积的重要场 所:肺泡面积达50~100m2,巨大的毛细血 管床内含有大量粒细胞.其次,肺泡巨噬细 胞是肺脏中最丰富的非实质细胞.发生急 性肺损伤时,大量炎症细胞在肺内聚积激 活,同时炎症细胞释放大量炎症介质,介导 组织损伤.
-
6
3.肺萎陷伤 ALI呼气末容积过低时,肺泡和终末
气道的周期性开闭可致肺表面活性物质 大量损失,加重肺不张和肺水肿。同时, 由于ALI病变的不均一性,在局部的扩张 肺泡和萎陷肺泡之间产生很强的剪切力 (shearing force)也可引起严重的肺管内皮细胞脱
此外,CT发现,ARDS患者的肺损伤分布具有 不均一性。当应用常规水平的压力和潮气量通 气支持时,病变严重的肺泡尚未开放,而相对 正常的肺泡已被过度扩张,在塌陷肺泡和正常 肺泡之间产生较大的剪切力,引起气压伤。
-
12
不同区域肺泡所需复张压力
Superimposed Pressure
Inflated
-
15
(3)肺泡和肺间质炎症介质移位:传统的高 潮气量和低PEEP等损伤性通气策略,导致 动物肺泡灌洗液和血浆中TNFα和巨噬细 胞炎症蛋白(MIP)2浓度明显升高.说明气 压伤不仅可引起肺组织局部炎症反应,加 重肺损伤,而且可导致炎症介质向体循环 移位,介导全身性炎症反应,进而引起
MODS.
-
1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