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礼仪规范教程》课程教学大纲

《礼仪规范教程》课程教学大纲

《礼仪规范教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的任务。

礼仪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首要内容,是职业教育的基础,学习礼仪以提高人的形象。

二、课程教育目标。

1.知识教育目标。

在学习文化课,专业课的基础上,掌握一般的礼仪知识。

2.行为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礼仪知识,使自己的仪表仪容,言谈举止,气质风度与众不同。

3.思想教育目标。

通过学习礼仪知识,学会待人接物,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接班人。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4.礼仪引论。

内容:(1)掌握礼仪的起源、发展、含义、特征、作用和原则。

(2)学习站姿、坐姿、走姿。

要求:(1)掌握礼仪基础知识。

(2)学会常用站、坐、走姿态。

5.礼仪与道德概述。

内容:(1)道德简述。

(2)礼仪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3)手势与表情礼仪。

要求:(1)掌握道德的基本知识。

(2)掌握礼仪与思想道德建设的关系。

(3)学会手势与表情的应用。

6.礼仪与职校学生的素质。

内容:(1)职校学生需要具备的素质。

(2)礼仪修养。

(3)递物、接物、进出房间的礼仪。

要求:(1)掌握职校学生具备的素质。

(2)了解礼仪修养的含义。

(3)学会递物、接物、进出房间的礼仪。

7.职校学生仪容仪表礼仪规范。

内容:(1)仪容仪表。

(2)服饰礼仪。

(3)发饰礼仪。

要求:掌握仪容仪表、服饰及发饰基本礼仪。

8.职校学生不同场所礼仪规范。

内容:(1)校园礼仪。

(2)家庭礼仪。

(3)公共场所礼仪。


要求:掌握校园、家庭、公共场所的各项礼仪。

9.交往礼仪。

内容:(1)办公室礼仪。

(2)公务礼仪。

(3)宴请礼仪。

(4)语言的礼仪。

(5)通信礼仪。

(6)求职礼仪。

要求:掌握办公室、公务、宴请、语言、通信、求职的各种基本礼仪。

10.涉外礼仪及宗教、节日、习俗。

内容:(1)涉外礼仪。

(2)宗教及节日的礼俗。

要求:掌握涉外礼仪,了解宗教及节日礼俗。

三、学时分配(76课时)
1、礼仪引论8学时
2、礼仪与道德观念8学时
3、礼仪与职校学生素质16学时
4、职校学生礼仪规范16学时
5、不同场所礼仪规范16学时
6、交往礼仪10学时
7、涉外礼仪2学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