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05-09-08[作者简介]胡乐琴,女,上海水产大学科研处科技服务部主任、助理研究员。
研究方向:农业科技成果推广。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的几种模式胡乐琴1,汤国辉2(1!上海水产大学,上海200090;2.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南京210095)[摘要]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推广方式有政府和民间组织两种,政府扶持的科技推广是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转化主渠道,在不同的条件下应采用不同的新技术推广模式。
农业科技推广主要模式有:官产学合作模式、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模式、科技示范工程及示范园地模式、公司+农户模式、农业合作社模式等。
[关键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模式[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1173(2006)02-0034-0221世纪,我国农业进入发展阶段。
面对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增产与增收的矛盾、提高农业效益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等紧迫任务,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推动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和产业化进程,满足新阶段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对新科技的需求,将是我国农业现阶段的重要任务和历史使命。
党和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政策,为科技成果转化创造宽松的环境;广大农业科技推广工作者、科技工作人员、农民、以及一些企业界人士结合我国特殊的国情和农村特点,经过不断的摸索总结,创立了一些适合我国的农业推广模式。
这些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对提高我国农业科技水平、提高农民素质、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最终实现农业科技化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体来说,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有政府行为和民间组织的两种。
政府扶持的科技推广是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转化主渠道;政府工作的主要方式是借助于各级推广机构对广大农村地区进行科技知识的宣传、技术培训、技术指导以及扶持龙头企业;对一些可产业化的项目以“官产学”合作转化模式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建立科技示范工程或科技园区等办法给农民以现实的引导。
民间组织的有农业合作社、“公司+农户”、民间研究基地和研究机构等。
一、官产学合作模式官产学合作模式是政府、企业、科研院所三方共同转化科研成果的模式。
我国农业科技基础和经济基础都比较薄弱,产业化程度低,产、学、研各项环节还未理顺,要成功转化一项农业科技成果需要政府大力支持。
首先,政府通过制定政策、改进管理体制、改进项目经费投向、完善科技招商引资的基础环境等手段,给科技成果转化创造有利的环境。
其次,对一些具有较好社会效益的项目,政府除给予政策优惠外,对于那些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对国家经济发展有较显著贡献、能够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科研项目,政府还直接给予经济上的大力支持。
如水产业中的设施渔业,是符合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社会要求的现代化水产养殖系统,带来养殖新概念,使水产养殖走向工业化、科技化道路,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科技超前效益。
此项目受到地方政府的关注和支持,目前浙江、江苏、长江三峡、云南、新疆等地都有推广实施。
实践证明,官产学合作模式是农业科技产业化的有效模式之一,对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实现农业产业化具有重要作用。
模式中三方各尽所能,各司其职,融合了政策、市场、经营、科研等多方面的有利因素,使科技成果到市场应用之间的许多环节比较顺利地衔接起来,因此转化成功率很高。
总之,在我国农业科技市场还不成熟、科技中介市场还不规范的情况下,政府的扶持政策将对企业投资农业科技成果起到鼓励作用,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各项相关的政策还不完善,政府对成果转化的资金投入不足,致使个别经营者钻国家政策的空子,损害国家的利益,这一点要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
二、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模式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是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转化的重要渠道,尤其是处于基层的乡镇级推广站,对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活跃在农业科技推广第一线的推广人员是教育与“三农”34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的主力军。
县、乡、镇级推广机构主要的推广方式有如下两种:(一)实用技术培训由于我国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理论知识难以掌握。
将科技成果以实用技术、程序化操作的形式教给农民是目前我国农民掌握技术的有效途径。
在经济和科技比较发达地区,这种技术培训很有成效。
如上海市农委组织了历时3年的“专业农民”培训,通过集中授课和入户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向农民传授种养技能,彻底改变了以往“种田的不培训,不种田的常培训”的局面。
目前全区14个镇共有1800多名农民参加了农机、食用菌、蔬菜、西甜瓜等8个专业课程的培训。
按照1:10的比例,通过他们的辐射和传帮带,至少有18000多户农户将从中受益。
同时,农民掌握一、两种实用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农民就业问题,给社会创造财富,还使农民在掌握技术、使用技术中自觉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农民自身文化素质。
(二)科普知识宣传基层农业推广中心对农民进行科普知识宣传和教育是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普及农业科技知识的重要手段。
过去,我国主要是靠书刊载体来传递农业科技知识的,而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接受书本知识的能力差,给农民理解科技带来一些困难。
现代视听技术的进步以及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视听技术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地表达出来,把科学性、艺术性和趣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用在农业技术和知识的普及上,使农民对深奥的科学、艰深的技术有直观印象,便于模仿和掌握。
其将成为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基层推广中心普及农业科学技术、传递农业情报、促进农业科研教育和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和形式。
三、科技示范工程及示范园地模式我国近年来已经投资兴办了许多较为成功的农业现代化示范基地和高新农业科技园区,其宗旨是孵化、示范和辐射农业科技成果,进而带动农户走科技增收之路。
建设好农业现代化示范基地或农业科技园区已成为推动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以及强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的重要途径。
另外,2004年以来,农业部组织召开了“全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这是一项全国性的农业科技推广示范行动,由政府牵头,组织专家,将科技送到村送到户,为农民做实实在在的科技服务,对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必将产生重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四、公司+农户模式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制,土地分散到各个农户家里,形成农户土地规模小、单干的局面。
这种体制在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如难以形成大的农业生产规模、农民力小势弱难以抗击市场风险等,因而阻碍了农民接受新鲜事物,给农业产业化、商品化和农业科技转化带来困难。
“公司+农户”的模式正是目前形势下应运而生的有效模式。
这一模式是以供销合作为主兼以技术合作的形式,是把分散生产的农户与有计划、大批量的商品生产结合起来的组织形式,有效地解决生产、流通、加工与科研脱节的问题,在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同时,也给农业科技转化带来了便利条件。
具体而言,这种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分散生产、集中经营,适应我国农村联产承包的体制,把原来分散的、小规模的农户组织起来,成为企业的生产基地,农民成为基地中的生产者,也是我国目前的农村体制下产业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由于公司经济实力雄厚,根据市场的要求,会选择科技含量高、前景好的产品投资,这给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创造了机会。
而公司要得到合格的产品,不仅要和科研机构挂钩,依靠科研人员的技术,而且还必须让农民掌握生产技术,这就必须给农民提供技术培训,对生产全过程进行技术指导,让农民切实掌握技术。
这样,使科研、生产、加工紧密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各环节的衔接,大大提高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率。
目前,“公司+农户”模式也存在一些弊端。
如有的公司借口给农民进行了技术培训,乘机以极低价收购农产品,给农户造成损失,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是市场经济,如果市场价格高于公司价格,有些农户也会把产品偷偷地卖给别人,给公司带来损失。
如何规避这些弊端带来的风险,则需要进一步完善“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科技化模式。
五、农业合作社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从事同类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农民为了维护和实现共同利益,按照自愿互利、民主协商的原则建立的一种新型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在国外这一组织是农业科技转化中普遍的方式。
如在法国,农业合作社是法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主体,在供销、收购、加工、育种、农业设备等方面都有合作社。
欧盟农业合作社曾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是农产品加工销售的主要渠道。
农村改革以后,我国农业合作社也得到发展。
至2004年1月,上海郊区已注册和正在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71家,拥有固定资产5.1亿元,入社社员22483人,农民专业合作社成效初步显现。
其以自身特有的民办性、合作性和专业性,为社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服务,解决了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统不起来、国家经济技术部门包揽不了、农民单家独户解决不了的事,推动了农业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
农业合作社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生产合作型、销(下转第55页)教育与“三农”35(上接第35页)售合作型、科技服务型,也可以是中介服务型;在具体组成对象上,可以是农户+农户、企业+农户、基地+农户、供销社+农户,也可以是科技推广机构+农户、服务组织+农户等。
把分散生产的产品以集中经营的形式形成商品,将农业技术成果通过农业技术经纪人和农产品经纪人的经营活动化为生产技术和动力,有利于优化农业结构,形成主导产业;有利于培育龙头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提高农业标准化、市场化水平,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最终把农民组织起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促进我国农村生产经营体制的改革和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
总之,目前我国政府在农业科技转化上的投入有限,制约了农业科技的发展,这是我们目前存在的困难。
因此,我们在依靠政府的同时,要积极挖掘民间的力量,引导公司进入农业科技领域,鼓励农民发挥自己的作用,使我国农业科技事业在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快步发展。
[参考文献][1]陈斐,康松等.试论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与对策[J].广西农业科学,2003,(5):1-3.[2]王谦玉.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作法[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1999,(2).[3]章蜀贤,侯大虎.农业科研及管理必须适应市场需要[J].农业技术经济,1999,(2).[4]刘学卿,王江春.加快农业成果转化,壮大农业经济[J].科技管理研究,1997,(4).[5]魏宏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特征及对策[J].农业科技经济管理,1996,(1).(本文责任编校:沈立东)括硬件的一次性投入,还包括人员培训、运行维护、升级等长期投入,因此必须有与之相对应的效益回报才有意义。
(二)LNMS的组建要求1.以实验室管理要求为主,引进和开发实验室网络化管理软件组建LNMS除学校应拥有校园网和计算机设备外,还应拥有先进而优质的软件支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