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消化系统疾病详版(内容详细)
消化系统疾病详版(内容详细)
肉眼观:
向管腔内生长
蕈伞型:食管癌、胃癌 息肉型:食管癌、胃癌 隆起型:大肠癌
出血坏死 溃疡型:食管、胃、大肠
沿管壁浸润生长
弥漫浸润型:胃癌、大肠癌 缩窄型:食管癌、大肠癌 髓质型:食管癌
产生大量粘液 胶样型:胃癌、大肠癌
缩窄型
蕈伞型 溃疡型
隆起型
胶样癌 弥漫浸润型
溃疡型
溃疡型胃癌 胃溃疡
Helicobacte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pylori
自身抗体(-) 泌酸功能下降较轻 肠上皮化生较常见 癌变率高(国外10%)
胃癌标本50%合并慢性萎缩性胃炎
C 型胃炎 不良刺激:
过于刺激的食物 对胃黏膜有损伤的药物(NSAIDs) 胆汁返流 吸烟等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半年前曾做纤维胃镜检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椭圆形,中心覆 盖白苔,周围潮红,有炎症性水肿。入院检查:体温37.20C,脉率 100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24/80mmHg。急性病容,板样腹,上 腹部压痛明显,有反跳痛。叩诊肝浊音界消失。实验室检查:血常 规:白细胞计数14.0X109/L,白细胞分类计数,嗜中性粒细胞0.85, 腹部X线透视膈下有游离气体,经外科急诊手术治愈出院。 思考题: 请做出诊断并说明诊断依据? 叙述该病的病理变化、临床表现及合并症?
个月± 严格内科治疗无效 ,潜血试验持续 阳性
病因与发病机理 病因
胃液对自身消化管壁的消化 (No acid, No ulcer)
发病机理
十二指肠溃疡:胃酸分泌过多 迷走神经兴奋性↑ 皮质激素分泌↑
胃溃疡:胃黏膜屏障受损
胃黏膜屏障:黏液-碳酸氢盐屏障 黏膜上皮屏障
(紧密连接、高更新率)
造成黏膜屏障受损的原因
病变
肉眼观:胃窦部,充血、水肿、 渗出(花斑状)XPS 13
镜下观:黏膜上1/3炎症,单个核 炎细胞浸润、腺体无改变
国外:深度 国内:腺体(分轻、中、重)
慢性萎缩性胃炎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主要特征
胃黏膜萎缩 腺体改变(萎缩、化生)
病理改变
肉眼观 黏膜薄、平、细颗粒状(皱襞改变) 黏膜下血管可见 有/无炎症表现
穿孔 约为住院病人的18%左右 急性穿孔:急性腹膜炎 慢性穿孔:穿至周围器官(肝、胰)
胃溃疡病 急性穿孔
胃溃疡病 慢性穿孔
幽门狭窄 多见于十二指肠溃疡 炎症水肿、瘢痕收缩 幽门变形、狭窄
癌变
胃溃疡 1%左右(中老年人) 十二指肠溃疡一般不癌变
?! *慢性胃溃疡,> 45 y , 症状顽固 ,经 一
外形 火山口状
大小 >2cm
深浅
较浅
边缘
隆起
底部 凹凸不平
黏膜皱襞 中断
圆、椭圆 一般<2cm
较深 不隆起 平坦、清洁 向溃疡集中
溃疡型胃癌 胃溃疡
镜下观
腺癌:占90%以上 管状腺癌 乳头状腺癌 粘液腺癌(印戒细胞癌)
鳞癌:占5%左右(食管癌)
胃管状腺癌
印戒细胞癌
扩散蔓延
局部扩散 淋巴道为主(可为跳跃式) 血道:肝脏、肺 种植性转移(如krukenberg瘤)
胃粘膜萎缩、薄 皱襞变平、细 粘膜苍白或红白相间
镜下观
腺体改变— 萎缩:数量、大小(主要为壁细胞) 化生:肠上皮化生、假幽门腺化生 炎细胞浸润— 单个核炎细胞(淋巴滤泡形成)
正常胃黏 膜结构
慢性萎缩性胃炎 atrophic gastritis
胃肠上皮化生
纹状缘 杯状细胞 Paneth细胞
分类与病因 A型胃炎
第八章 消化系统疾病 Diseases of digestive system
第一节 慢性胃炎 Chronic gastritis
常见病、多发病 占胃部疾患的40%左右
特点
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 分浅表型、萎缩型、肥厚型 部分可发生癌变
慢性浅表性胃炎
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
胃癌种植于卵巢形成krukenberg瘤
早期肿瘤
肿瘤仅限于粘膜层或粘膜下层 未浸润至肌层、无淋巴结转移 (早期胃癌例外)
早期胃癌
肿瘤仅限于粘膜层或粘膜下层,不 论肿瘤面积大小,是否有胃周围淋 巴结转移
患者,男,32岁,教师。周期性节律性上腹部疼痛5年,突然剧 烈疼痛伴呕吐1h入院。5年前开始每年天气转冷季节发生上腹部隐痛, 天气转暖后缓解,疼痛多发生在上午11时左右,下午4—5时,进食 后缓解,常有夜间疼痛。有时有反酸、胃烧灼热感。入院当日中餐 后突然上腹部剧烈疼痛,伴恶心呕吐,吐出胃内容物,急诊入院。
胃溃疡 gastric ulcer
十二指肠溃疡 duodenal ulcer
镜下观
渗出、坏死 新鲜肉芽组织 瘢痕组织 (小动脉炎、神经末梢球状增生)
消化性溃疡 peptic ulcer
结局和并发症
愈合: 肉芽组织填补缺损 上皮增生覆盖
并发症:
出血 :少量出血 10%-25%为大出血 有时1000ml以上
与自身内免疫有关 胃体多见 PCA、IFA阳性
PCA: parietal cell antibody IFA: intrinsic factor antibody
胃酸↓、内因子↓— VB12 吸收障碍 RBC细胞膜合成障碍 — 恶性贫血
B 型胃炎 感染:幽门螺杆菌 ( H. pylori )
尿素酶、磷酸酯酶、蛋白酶 、 白三烯(趋化因子)
幽门螺杆菌感染(H. pylori) NSAIDs 应激反应(stress) 吸烟等
第三节 消化管道恶性肿瘤 包括食管癌、胃癌、大肠癌
恶性肿瘤中死亡率排位
胃癌 食管癌 大肠癌 胃癌 + 食管癌 + 肝癌 = 60.45%
好发部位:
消化管道的解剖狭窄部 食管:中段50%、下段30%、上段20% 胃:胃小弯近幽门部:75% 大肠:直肠50%、乙状结肠20%、回盲部16% 小肠:极少见
其它分类法
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胃炎 Helicobacter-associated gastritis 自身免疫性慢性胃炎 autoimmune chronic gastritis 反应性(返流性)胃炎 aeactive (reflux)gastritis
临床病理联系 消化不良 上腹部不适
第二节 消化性溃疡 peptic ulcer
主要见于胃和十二指肠
又名胃、十二指肠溃疡 gastroduodenal ulcer 常见病、多发病 (10%人口) 80%以上为40岁以下青壮年
特点
反复发作呈慢性经过
有规律的上腹部疼痛
十二指肠溃疡 — 70%
胃溃疡
— 25%
复合性溃疡 — 5%
病理改变
肉眼观 胃窦部胃小弯、十二指肠球部后壁 单一、直径< 2(1)厘米 圆或椭圆形、深、边缘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