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油脂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食品店出售的冰激凌是硬化油,它是以多种植物油为原料制得的,此过程中发生的反应类型是( C )A.水解反应B.加聚反应C.加成反应D.取代反应2.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D )A.天然油脂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所以天然油脂是混合物B.油脂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所生成的酯C.不属于油脂D.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区分植物油与裂化汽油解析:纯净物有固定的熔、沸点,天然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天然油脂都是混合物,A项正确;根据油脂的概念可知B项正确;形成油脂的酸只能是高级脂肪酸,C项正确;植物油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裂化汽油中含有不饱和烃,也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故也能看到溶液褪色,D项错误。
3.天然油脂结构的核心为甘油[HOCH2CH(OH)CH2OH],有一瘦身用的非天然油脂,其结构的核心则为蔗糖(C12H22O11),该非天然油脂可由直链型的不饱和油酸(C17H33COOH)与蔗糖反应而得,其反应示意图如下图所示(注意:图中的反应式不完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蔗糖酯也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属于油脂类物质B.该非天然油脂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其水解产物不与溴水反应C.非天然油脂为高分子化合物D.该蔗糖酯在稀硫酸的作用下水解,最终可生成三种有机化合物解析:A项,蔗糖酯是高级脂肪酸与蔗糖形成的酯,并非甘油酯;B项,水解生成的不饱和油酸钠含有不饱和键,能与溴水反应;C项,非天然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4.下列各组物质中,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D )A.软脂酸甘油酯和硬脂酸甘油酯B.甲酸甲酯和乙酸C.苯甲醇和对甲基苯酚D.油酸甘油酯和乙酸甘油酯解析:根据同分异构体和同系物的定义可知,A中两者属于同系物;B中两者属于同分异构体;C中两者属于同分异构体;D中油酸甘油酯中含有,与乙酸甘油酯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
5.下列物质属于油脂的是( C )解析:油脂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形成A的酸不是高级脂肪酸;形成B的酸不都是高级脂肪酸;形成D的醇是乙二醇,不是甘油。
6.油脂既是重要食物,又是重要化工原料。
油脂的以下性质和用途与其含有的不饱和碳碳双键有关的是( C )A.油脂在体内完全氧化时,提供的能量比糖类和蛋白质约高一倍B.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可以生产甘油和肥皂C.植物油通过氢化,即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可以制造植物奶油(人造奶油)D.天然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解析:油脂在体内完全氧化时,大约可以产生39.8千焦的热能,提供的能量比糖类和蛋白质约高一倍,是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与碳碳双键无关,故A项错误;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碱性条件下水解得甘油和肥皂,与碳碳双键无关,故B项错误;植物油高级脂肪酸烃基中含有不饱和键,经过氢化(加氢加成),可以变成脂肪,故C项正确;天然油脂是混合物,无固定的熔沸点,与碳碳双键无关,故D项错误。
7.(2019·北京四中高二下学期期末,14)生活中常用烧碱来清洗抽油烟机上的油渍(主要成分是油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油脂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热的烧碱溶液去油渍效果更好C.清洗时,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D.油脂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又称为皂化解析: A.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选项A错误;B.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水解吸热,所以热的烧碱溶液可以促进油脂水解去油渍效果更好,选项B正确;C.清洗时,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选项C正确;D.油脂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又称为皂化反应,选项D正确。
答案选A。
8.“脑黄金(DHA)”可谓是家喻户晓,其实“脑黄金”就是从深海鱼油中提取出的不饱和程度很高的脂肪酸,它的分子中有6个碳碳双键,称为二十六碳六烯酸,则其甘油酯的结构简式为( B )A.(C25H51COO)3C3H5B.(C25H39COO)3C3H5C.(C26H41COO)3C3H5D.(C26H47COO)3C3H5解析:因为饱和一元酸的通式为C n H2n O2,故含26个碳的饱和一元酸的分子式为C26H52O2;分子中含6个碳碳双键,则少12个H原子,故DHA的分子式为C26H40O2,结构简式为C25H39COOH。
9.下列各反应中,反应物分子中断键的组合正确的是( A )2皂化的实质是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断裂的是C—O键;乙醇酯化时断裂的是O —H键;乙醛氧化时断裂的是醛基中的C—H键;乙醛还原时断裂的是醛基中的C===O键。
10.油脂皂化后,要使肥皂和甘油从混合物里充分分离,可采用的操作顺序是( C )①分液②蒸馏③过滤④盐析⑤渗析A.①②B.③④C.④③②D.③②⑤解析:油脂发生皂化反应后,向混合物中加入食盐细粒,高级脂肪酸钠便会析出,因它的密度比水小,所以浮在上层,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得到高级脂肪酸钠,而甘油留在滤液里,可采用蒸馏的方法得到甘油。
11.“地沟油”是指在生活中存在的各类劣质油脂。
下列将“地沟油”变废为宝的各种方案中一定不能实现的是( B )A.发酵生产乙醇、沼气B.分馏获得汽油、煤油C.水解制造肥皂、甘油D.转化成工业润滑油解析:油脂是酯类物质,汽油和煤油是烃类混合物,通过分馏得不到汽油和煤油。
二、非选择题12.A、B、C、D、E均为有机物,相互间可发生如下图所示的转化:试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中丙烯和Cl2在500 ℃时发生的反应属于_取代__反应,由A生成B的反应属于_加成__反应。
E和NaOH溶液的反应在工业中称为_皂化__反应。
(2)B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是_—OH、—Cl__。
(3)写出D可能的结构简式:___。
解析:醇分子中每有1个羟基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所得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就比相应的醇大42。
甘油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2,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增加了84,可知甘油分子中有2个羟基与乙酸发生了酯化反应。
素能拓展一、选择题1.亚油酸又称9,12-十八碳二烯酸,在玉米油中的含量高达百分之六十以上,经常食用玉米油,可降低人体血清中的胆固醇,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的作用,因此玉米油被誉为“长寿油”“健康油”。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C ) A.玉米油属于酯类,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玉米油没有固定的熔、沸点,常温下为固态C.亚油酸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也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玉米油营养价值高是因为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解析:玉米油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脂,常温下为液态,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其营养价值高的原因是亚油酸含量高。
2.食用花生油中含有油酸,油酸是一种不饱和酸,对人体健康有益。
其分子结构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油酸的分子式为C18H34O2B.油酸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C.1 mol油酸可与2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D.1 mol甘油可与3 mol油酸发生酯化反应解析:油酸的分子式可通过给出的分子结构得出;由于分子中含有羧基,所以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1 mol油酸只能与1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甘油中含有三个羟基,可与油酸以1∶3的物质的量之比发生酯化反应。
3.下列可以鉴别硬脂酸和油酸的正确方法是( D )A.加水振荡,观察是否有分层现象B.加乙醇振荡,观察是否有分层现象C.加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煮沸,观察是否有砖红色沉淀产生D.加入溴水,观察溴水是否褪色解析:油酸分子中含不饱和的碳碳键,硬脂酸分子中无不饱和的碳碳键,实验可用溴水鉴别。
4.某油脂的结构为,下列关于该油脂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该油脂为简单甘油酯B.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反应可以生成硬脂酸甘油酯C.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热能得到4种水解产物D.与该油脂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完全水解后产物相同的油脂有3种解析:该油脂为混合甘油酯,A项错误;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反应可以生成,不是硬脂酸甘油酯,B项错误;该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得到甘油及C17H35COONa、C15H31COONa、C17H33COONa 4种产物,C项正确;与该油脂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完全水解后产物相同的油脂有2种,分别为,D项错误。
5.下列区分植物油和矿物油的方法正确的是( D )A.加入水中,浮在水面上的为植物油B.尝一尝,能食用的为植物油C.点燃,能燃烧的为矿物油D.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共煮,不再分层的为植物油6.某天然油脂10 g,需1.8 g NaOH才能完全皂化,又知该油脂1 kg进行催化加氢,耗氢气12 g才完全硬化。
试推断1 mol该油脂平均含碳碳双键数为( C ) A.2 mol B.3 molC.4 mol D.5 mol解析:~3NaOH1 mol 120 gn 1.8 g列比例式,解得n=0.015 molM(天然油脂)=10 g0.015 mol=667 g·mol-1n(天然油脂)∶n(H2)=1000 g667 g·mol-1∶12 g2 g·mol-1=1∶4所以1 mol该油脂平均含碳碳双键数为4 mol。
二、非选择题7.油脂在适量的碱溶液中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工业上就是利用油脂的这个性质来制取肥皂的。
实验步骤:①在一干燥的蒸发皿中加入8 mL植物油、8 mL乙醇和4 mL NaOH溶液。
②在不断搅拌下,给蒸发皿中的液体微微加热(如图),直到混合物变稠。
③继续加热,直到皂化反应完成。
④把盛有混合物的蒸发皿放在冷水浴中冷却。
稍待片刻,向混合物中加入20 mL热蒸馏水,再放在冷水浴中冷却。
然后加入25 mL NaCl饱和溶液,充分搅拌。
⑤用纱布滤出固态物质,含有甘油的滤液待用。
把固态物质挤干(可向其中加入1~2滴香料),并把它压制成条状,晾干,即制得肥皂。
问题和讨论:(1)在制备肥皂时,加入乙醇,这是利用了它_能溶解油脂__的性质。
(2)在实验步骤①中,加入NaOH溶液的作用是_促进油脂的水解能完全进行__。
(3)油酸甘油酯发生皂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4)肥皂的去污原理①亲水基——肥皂结构中的_—COONa(或—COO-)__是极性基团,易溶于水,具有亲水性;②憎水基——肥皂结构中的_R—__是非极性基团,不溶于水,但易溶于有机溶剂,具有亲油性质;③合成洗涤剂的成分为,去污原理与肥皂相同,则中的亲水基为_—SO3Na(或—SO)__,憎水基为___。
解析:(1)乙醇为有机溶剂,加入乙醇可溶解油脂,使反应物充分混溶,提高了反应速率。
(2)加入NaOH可加快水解速率,同时促进水解完全进行。
(4)亲水基是极性强、易溶于水的基团,肥皂中的亲水基为—COONa或—COO-,亲油基即憎水基为—R(烃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