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训练教案前言作文教学指导思路一、【考纲说明】要求: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
1、基础等级D①符合题意;②符合文体要求;③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充实;④结构完整,语句通顺;⑤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2、发展等级D①深刻透彻(如: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预感事物发展的趋向和结果);③生动形象(如:善于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形象丰满,细节生动,意境深远);③有文采(如:用词生动,词语丰富,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的手法,文句有意蕴);④有创新(如:构思精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材料新鲜,见解新颖,有个性特征)。
二、复习指导思想一)、淡化文体,并不是说没有文体。
考题要求是"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也就是说可以让考生发挥自己的长处,长于写记叙文的就写记叙文,长于写议论文的就写议论文。
因此掌握各种文体的基本模式及创新形式,很有必要。
二)。
学生进人高三时,写作能力差异很大,说有的学生的作文已达高考优秀作文水平,而有的只相当于、甚至于低于高一新生水平,绝非危言耸听。
比如给学生一个话题,要他展开分析,把道理讲得透彻一点,如果议论文基本模式不掌握,恐怕很难写好这篇议论文。
为了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所以有必要进行一段时间的模式训练。
三、具体实施方案①、高二学年(2001年下半年--2002年上半年)着重审题能力(分记叙文和议论文)和写作基本套路的训练(分记叙文的物联式、领悟式、高潮式、镜头式和直抒式)。
②、高三学年(2002年下半年--2003年上半年)着重就作文的发展等级进行训练,具体分为:①、深刻透彻。
②、生动形象③、有文采④、创新。
【记叙文审题训练】根据不同的题目类型可以采取不同的构思方法。
一、大中取小法:如《追求》,从字面上看,题目很虚很大,审题立意时不知如何下手,这类题目就要从小处来写,可以写一个老教师的追求,一个普通工人的追求,一个边防战士的追求,一个中学生的追求,也可以写自己的追求,总之,各种典型人物的追求都可以写。
二、揭示本体法:题目是喻体或象征体,就应该揭示它的本体。
如《春风》、《暖流》,本体可以是党的政策的鼓舞,可以是师长的教导可以是同学的帮助等等。
《红叶》,不是写经霜的枫叶,而是要赞颂老干部、老工人、老教师。
老革命家等老同志保持晚节、争献余热的高尚粮神。
也就是说,《红叶》就是写树老叶红,人老心红。
另外既可作本体来理解,也可作喻体来理解的题目,如《一次不寻常的考试》,则可以写文化科学知识方面的一次实实在在的考试,也可以写思想、道德、行为方面的一次考验。
《珍贵的礼物》。
可以写人情往来方面的赠送的珍贵物品,也可以写在某方面的突出成绩、成就或成果,还可以指父母、师长或上级领导教育自己的金玉良言。
三、添加因素法:如《心事》,可以在原题前面加上"我的"、"老师的"、"奶奶的"、"班主任的"等。
四、改造文字法:如(啊,新世纪》,这个题目抒情色彩很浓,审题的关键在于对"啊'"字的感情色彩的理解,"啊"字很显然含有惊喜、赞美之意,于是可将题目改造为《我赞美新世纪》、《新世纪畅想曲》五、扩大范围法:题目含意内容很窄,无法取材,可以扩大范围来写。
如《在今天的课堂上》,可以将发生在"今e的课堂上的所见所闻"作为文章的线索,穿插回忆昔日课堂内外的事;也可以把"今天"作为广义的今天来理解,写最近一个时期的课堂上的事。
六、瞬间升华法:如《得与失》、《机会》、《勇气》、《考场》、位置》等,均可叙写发生在一瞬间的事情经过,结尾道目从中悟出的哲理。
【迁移训练】作文题:《灯光》、《_的憾事》、《心灵深处》、《不能没有你》、《掌声》、《新生》《考验》、《桥》、《理想》、《心愿》。
要求:1.选择恰当的角度,给以上题目拟出简明的提纲。
2.任选一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记叙文物联式】由于高考作文中不能透露出真实地名、人名,所以要求写真人真事的文章以及游记等不会考。
因此考生在作文时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虚构,使内容符合艺术的真实。
"物联式"的基本套路有两种:一、睹物思人一联想回忆一睹物议人,总结全篇。
(全文以物为线索,通过一"件记录着被回忆者品格与某些特殊经历的物品来叙述。
故事,从而反映出被回忆者的某些品质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某物品不仅仅是线索,而且推动情节的发展,成为全文内容的"焦点",并通过它来表现中心思想。
第一种写法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如《一件珍贵的衬衫》。
第二种写法见下面的"习作点评"。
【迁移训练】作文题:以一本书作为文章的线索,虚构一个故事。
要求:不能透露出考生所在地及考生本人、他人的真实姓名。
题目自拟,不少于700字。
【范文】就是那本书"当当当……"随着铃声的响起,他第一个冲出教室,向家里赶去,一到家就扔下书包,拿起了前几天向同学借来的一本武侠小说。
这时老师的话又仿佛在他耳边响起:"同学们,明天考英语,请大家今天晚上好好复习……"管他的,考英语有啥了不起,反正我平时英语不差,大不了关键时刻"掺点水分"不就成了吗?他这样想着,思想又回到了书中的武打场面中去了。
嘿,真过痛。
这晚,他十二点才睡。
"当当当……"随着铃声响起,他踏进了教室,却不禁傻了眼,原来老师把座位移动了,每两人之间距离拉大了许多。
罢了罢了,只好靠自己了。
谁知,试卷一发下来,他又傻了眼,只见满卷上密密麻麻的都是单词默写,中英互译,而他昨晚却没有朝单词表上望上半眼。
糟了糟了,他想,这回全完了。
"当当当……"随着铃声响起,他又是一马当先地冲向家里。
这次没考好,那也没办法,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何况人呢?一两次没考好不算什么,下次再努力就是了。
他这么想着,手中又捧起了那本武侠小说。
嘿,这本书真好看,里面描述的功夫真厉害,要是我会就好了,那就可以在大家面前好好亮一手了,看谁以后还敢小看我,说我是弱者。
他想着,忽然眼前一亮,只见书上写着:"这招'劈金断玉手'只要每天练习以手劈砖,练到后面再日渐加强所劈物体硬度,月有所累,半年有小成,两年可大成也……"他擦了擦眼睛,又看了一遍,高兴得翻了个跟头,从床上跳了下来。
嘿,这么好的方法要早让我知道就好了。
对,马上去练。
他这么想着,一边找来砖头摆好,猛吸一口气,对准砖头用手猛劈下去,只听"咋巴"一声,他抱着右手倒在了地下直打滚。
他被送进了医院,粉碎性骨折使他要住院半年,出院后还不能进行剧烈运动。
唉,就是那本书!(照应标题。
)他这么想着……总评:本文以一本武侠小说为线索,夸张地描叙了一个由于沉溺于武侠小说而使其身心受到损害的学生。
读来令人忍俊不禁。
其构思的主要特点是将武侠小说作为主人公倾注思想感情的对象,并由此推动情节的发展。
本来"他"应该责怪自己不该沉迷于武侠小说,但文章结尾却感叹道:"唉,就是那本书!"这种把文章的所有材料及思想感情"聚集"于某种物品的写法,能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作文题:《就是那_》(在空白处填写某物品,如书包。
钢笔等。
700字以上。
)第七课时【记叙文】领悟式领悟就是对所叙写的人、事、景、物有深刻的感受,进而从中悟出深刻的道理。
有个学生在作文中写道:考历史时,有道题考某一事件的年代,他忘了,又想起曾在课桌上写了这一事件的年代,于是慢慢移动试卷,在移动试卷的过程中、他展开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快下考时,他大着胆子移开试卷,一看,没有,才恍然大悟源来坐的是别人的课桌!失望之际,心情一下子倒觉轻松起来。
结尾他写道:"铃响了,虽然那一个空没有填,但我觉得没填比填了更好。
"无疑,作者对这件事的感受是深刻的,但我们是否可从中悟出更具普遍性的道理呢?比如,我们可以加上这样一句:"--得到某种东西的同时,不能失去比这更珍贵的东西。
"如果不加这一句,只能使人感到,做为学生,应该遵守考场纪律,做人要光明正大等等。
加了这一句,就会使人更领悟到:除了要注意自身的品德修养之外,在对待他人、社会、自然等方面,不也同样要懂得珍惜你拥有最珍贵的东西吗?由此可见,感悟,可以使笔下具体的人、事、景、物焕发出哲理的光彩,从而拨动读者的心弦,并给人以思想的启迪。
【迁移训练】作文题:以《感悟_》为题,在空白处填上你认为有所感悟的事物名称,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感悟友谊"糟糕!又忘了带钱。
"恼怒的我不禁对自己说道。
上次唯独我一人迟交钱被点名的窘境又浮现在我脑海里。
借!一个念头涌在我的心头,然而一向人情冷漠的我,在班上几乎没有要好的朋友,向别人借万一他当众"打我的脸",用一句"没钱"来推托,那我不很没面子吗?我那极强的面子观念又把自己推进了"深渊"。
"收钱了!"组长喊道。
我稍平静一点的心又像被注射了一支兴奋剂,"砰1砰!"的狂跳起来。
近了!近了!组长向我这边来了。
我忽的感到四下一片死寂。
同学们都远离了我,老师又在全班点名要我交钱。
我涨红着脸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不!我不能这样了,我一个劲的摇头。
忽然,一个熟悉的身影从我旁边的窗前闪过。
他,我的;旧友。
有希望了。
我欠身"哎"了一声,可他没有反应,依旧漠然的走远了。
像是素不相识,也许是没有听见,也许......该死的朋友,我再也不要朋友了,我暗骂道。
我的希望破灭了,我坐在位子上,脑子里一片空白。
"尹艺儒,交钱了。
"组长笑咪咪的向我走来。
我轻声的说:"我,我没带,你能借我吗?"我说着低下了头,声音小得连自己也听不到了。
"OK。
"一个响亮而悦耳的声音在我的耳边响起,我一下弹了起来,问道:"真的?""这还假!"他说着掏出了钱......终于结束了,我压抑的心终于得到了一丝放松。
我这才感到全身已经湿透了。
我忙欠了欠身子走到走廊上,这时暖暖的阳光照在身上,我深吸着清新的空气,我感到自己正处在一个温暖的环境中,有许多同学将会成为我的朋友。
我不禁想起一首歌"千金难买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
对!朋友多了路好走,想到这里我感到眼前仿佛有条大道正向远方延伸,等着我去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