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线路》教案:第二章放大电路基础

《电子线路》教案:第二章放大电路基础

4、调节增大基极调整电阻,然后再观察在同样输入条件下的输出波形,记录并分析之。
5、调节减小基极调整电阻,然后再观察在同样输入条件下的输出波形,记录并分析之。
6、写出实践报告。
图1
第5节 射极输出器性能的测试与研究
一、学生实践研究
1、按如图2连接电路,经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
2、测量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阻抗和输出和阻抗
2、学会用微变等效电路法对放大电路进行分析
3、掌握直流通路及放大电路交流通路的画法
重点难点
重点:图解法及微变等效电路法
难点:微变等效电路法及交流通路的画法
解决方法
解决方法:讲清概念,讲练结合。
学时
2学时
教学教具
多媒体教学系统
教学方法
讲授(PPT)
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
复习上节课的基本概念:
放大电路的组成、描述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静态分析
提问:如何分析确定放大电路的各项性能指标?
提出学习要求:
本节主要学习两种对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用图解法。要能够正确地应用微变等效电路法的关键是正确地画出微变等效电路。
教学过程
第3节 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一、用图解法分析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二、用图解法分析放大电路的动态工作情况
1、交流放大原理
2、放大电路的交流通路
教学后记
教学对象
教学时间
第7周
教学内容
第3节基本放大电路的分析与测试
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会用图解法及微变等效电路法对放大电路进行静态与动态的分析。
教学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如何用已学的电路、数学的基本知识对放大电路进行分析。
2、初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1、学会用图解法分析放大电路
教学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示波器、信号发生等仪器的使用
2、培养科学的研究方法
3、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4、学会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
1、了解非线性失真产生的原因,学会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
2、理解静态工作点设置的意义
3、掌握射极输出器的基本特点及应用
重点难点

解决方法
重点:非线性失真产生原因及射极输出器的基本特点
一、放大的基本概念
二、三极管的放大原理
三、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结构及各元件的作用
四、静态工作点的分析
举例计算说明
五、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
对上述内容归纳小结,提问巩固知识(2学时)
第2节 静态工作点稳定性的研究
提问:温度对晶体三极管的影响如何?会引起晶体管哪些参数的变化?这些参数的变化对放大电路有何影响?如何用实验的方法来测量这些变化?如何来消除温度对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影响?
六、温度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
七、工作点稳定的放大电路的分析
举例说明两种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性
八、学生实验研究,要求写出实验报告
改变两个电路的晶体管的电流放大倍数,来测定讨论静态工作点的稳定性。
九、归纳小结
参阅资料
《模拟电子技术学习指导》
《电子技术实训指导》陈余寿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作业
2————3 4
作业
2————5 6
教学后记
教学对象
教学时间
第7周
教学内容
第4节放大电路非线性失真的产生原因与消除方法
第5节射极输出器的性能测试分析
教学目的
通过实验测试分析,学会基本放大电路产生非线性失真的原因,并且学会运用实验的方法来消除非线性失真;对于射极输出器的基本性能及特点,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然后再从理论上给予解析。
《电子线路》教案
教学对象
教学时间
第6周
教学内容
第2章放大电路基础
第1节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
第2节静态工作点
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能够了解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熟悉放大电路的各性能指标,同时通过实践研究理解静态工作点稳定的相关方法。为以后学习具体电路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用数字万用表测量基本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2、初步学会静态工作点的分析方法
1、了解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
2、理解电路中各元器件的作用
3、掌握描述基本放大的性能指标
重点难点

解决方法
重点:基本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分析方法
难点:基本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分析与测试
解决方法:在理论讲授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实验加深,得出必要的结论
提出学习要求:
本节通过实验的方法,来测试放大电路产生非线性失真的现象及如何调试来改善非线性失真;对于射极输出器的基本特点用实验来观察现象,然后在理论上深化。
教学过程
第4节 放大电路的非线性失真的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
1、选定合适的实践研究放大电路。
2、按电路原理图(图1)连接电路。
3、调节放大电路到合适的静态工作点,然后输入1kHz交流信号电压(几十mV),观察不失真的输出电压波形。
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能够了解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及频率特性,通过对三种基本组态比较,能根据实际要求合理适用各种组态的电路;。
教学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难点:射极输出器的基本特点的理论分析
解决方法:在理论讲授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实验加深,得出必要的结论
学时
4学时
教学教具
实验板、多媒体教学系统
教学方法
学生实践操作研究、讲授(PPT)
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
复习上节课知识:
图解法和微变等效电路法。
提问:对放大电路的交流参数如何测量?产生非线性失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3、交流负载线
4、非线性失真与Q点的关系
三、微变等效电路法
把放大电路等效成线性电路
1、微变等效电路
2、电压放大倍数的计算源自3、输入电阻的计算4、输出电阻的计算
四、举例与练习
对上述内容归纳小结,提问巩固知识(2学时)
五、归纳小结
参阅资料
《模拟电子技术学习指导》
《电子技术实训指导》陈余寿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学时
4学时
教学教具
多媒体教学系统、实验板
教学方法
讲授(PPT)、学生实践操作研究
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
介绍当前电子技术的应用场合:
信号放大、处理、转换等。
提问:各种电信号是如何进行放大的?
提出学习要求:
了解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学会对最基本的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为分析实用电路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第1节 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3、写出实验报告
二、理论分析讲解
1、射极输出器的分析
2、射极输出器的特点及用途
3、举例计算说明
三、归纳小结
参阅资料
《模拟电子技术学习指导》
《电子技术实训指导》陈余寿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作业
2————7 10 15
教学后记
教学对象
教学时间
第8周
教学内容
第6节三种基本组态放大电路的比较
第7节阻容耦合电路的放大倍数及频率特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