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版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与四大指南肺结节影像学随访策略的区别丁香园呼吸频道11-07 09:58+关注转自:孙思庆博士「呼吸科无小事」本文对在 2018 年版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与四大指南(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 NCCN )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美国胸科医师协会( ACCP)肺癌诊疗指南、 Fleischner 学会肺结节处理策略指南、肺结节的评估亚洲共识指南)所推荐的肺结节影像学策略进行比较。
对于实性结节影像学随访策略的区别结节直径≤4 mm1.2018 版中国专家共识:(1)无肺癌危险因素者,不需要进行随访,但应告知患者不随访的潜在好处和危害;(2)存在一项或更多肺癌危险因素者,应在 12 个月重新评估,如果没有变化则转为常规年度检查;2.NCCN、 ACCP、Fleischner 协会指南均建议不需要随诊;3.亚洲共识指南建议每年复查 1 次 CT。
结节直径 4~6 mm1.2018 版中国专家共识:(1)无肺癌危险因素者,应在 12 个月重新评估,如无变化,其后转为常规年度随访;(2)存在一项或更多肺癌危险因素者,应在 6~12 个月之间随访,如果没有变化,则在 18~24 个月之间再次随访,其后转为常规年度随访;2. NCCN 协会指南建议低危人群 1 年后复查 CT;建议高危人群半年到 1 年之间、1 年半到2 年之间复查 2 次 CT。
3.ACCP 指南处理方案与 NCCN 大致相同,只是人群分类标准不同,ACCP 指南中把人群分为有、无肺癌危险因素,而 NCCN 和 Fleischner协会则根据危险因素的多少,更加详细的分为低风险人群和高风险人群。
4.Fleischner协会指南建议不需常规随访。
5.亚洲共识指南建议低危人群每年复查 CT,中、高危人群在 NCCN 指南基础上每年复查 1 次 CT。
结节直径 6~8 mm1.2018 版中国专家共识:(1)无肺癌危险因素者,应在 6~12 个月之间随访,如未发生变化,则在18~24 个月之间再次随访,其后转为常规年度检查。
(2)CT 检测实性结节 >8 mm 时,建议使用低剂量 CT 平扫技术。
(3)存在一项或更多肺癌危险因素者,应在最初的 3~6 个月之间随访,随后在 9~12 个月随访,如果没有变化,在 24 个月内再次随访,其后转为常规年度检查。
(4)CT 检测实性结节≤ 8mm时,建议使用低剂量 CT 平扫技术。
2.NCCN 指南建议低危人群在半年到 1 年之间、 1 年半到 2 年之间复查 2次CT,建议高危人群 3 个月到半年之间、 9 个月到 1 年之间、 2 年复查3 次CT。
3.ACCP 指南处理方案与 NCCN 大致相同。
4.Fleischner 协会指南建议半年到 1 年复查 CT,之后再考虑 1 年半到 2 年之间复查 CT。
5.亚洲共识指南建议低危人群半年到 1 年之间、 1 年半到 2 年之间复查 2次CT,以后每年复查1 次CT;中、高危人群分别在第3 个月、半年、1年复查 3 次 CT,以后每年复查 1 次 CT。
结节直径≥8 mm1.2018 版中国专家共识:(1)建议临床医生通过定性地使用临床判断和(或)定量地使用验证模型评估恶性肿瘤的预测概率;(2)恶性肿瘤的预测概率为低、中度(5%~65%)者:建议行功能成像,有条件者可考虑 PET-CT,以便更好地描述结节的特征。
(3)恶性肿瘤的预测概率为高度( >65%)者:视情况决定是否使用功能成像,对于高度怀疑肿瘤者可考虑直接行 PET-CT],因其可同时进行手术前的预分期。
(4) 建议在3~6个月、9~12个月及18~24个月进行薄层、低剂量CT扫描。
2. NCCN 和可行动态增强ACCP 指南均建议在第3 个月、第CT、PET 和(或)活检。
9 个月、2年复查3 次CT,3.Fleischner 协会指南建议 3 个月后复查 CT、 PET-CT 或活检。
4.亚洲共识指南建议低危人群 3 个月到半年之间、 9 个月到 1 年之间、 1年半到 2 年之间复查 3 次 CT,若肺结节较前增大,则建议外科活检;建议中危人群行 PET-CT 扫描,高度怀疑者可行外科活检,中低度怀疑者建议定期监测;建议高危人群行外科手术活检,若活检结果为阳性,建议手术切除。
对于磨玻璃和部分实性结节影像学随访策略的区别<5 mm 孤立性纯磨玻璃结节1.2018 版中国专家共识:建议在 6 个月随访胸部 CT,随后行胸部 CT 年度随访;2.NCCN、 Fleischner协会和 ACCP 指南均建议不需要随诊;3.亚洲共识指南建议每年复查 1 次 CT。
≥ 5 mm孤立性纯磨玻璃结节1.2018 版中国专家共识:建议在 3 个月随访胸部 CT,随后行胸部 CT 年度随访;如果直径超过 10 mm,需非手术活检和(或)手术切除。
2.NCCN 指南建议 3 个月、 1 年、 2 年、 3 年共复查 4 次 CT。
3.ACCP 指南与 NCCN 指南大致相同,但强调 3 个月内不需要复查 CT。
4.亚洲共识指南建议每年复查 1 次 CT,亚洲共识指南与 Fleischner 协会指南的区别在于亚洲共识要求连续3 年复查CT 后,如果结节无明显变化,仍需继续年度复查 CT,而 Fleischner 协会则建议 3 个月 -6 个月复查CT,确定病灶是否还存在,如果病灶不变或者实性成分维持在<6 mm,需每年复查CT,满 5 年。
孤立部分实性结节1.2018 版中国专家共识:(1)单个 mGGN 直径≤ 8 mm者:建议在 3、6、12 和 24 个月进行 CT 随访,无变化者随后转为常规年度随访。
(2)mGGN 直径 >8 mm 者:建议在 3 个月重复胸部 CT 检查,适当考虑经验性抗菌治疗。
(3)若结节持续存在,随后建议使用 PET-CT、非手术活检和(或)手术切除进一步评估。
(4)对于 6 mm 及以上实性成分的 mGGN,应考虑 3~6 个月行 CT 扫描随访来评估结节。
对于具有特别可疑形态(即分叶或囊性成分)、连续生长或实性成分 >8 mm 的 mGGN,建议采用 PET-CT、活检或切除术。
2.NCCN 指南建议结节稳定或实性成分 <5 mm 时, 3 个月、 1 年、 2 年、3 年复查4 次 CT;结节稳定或实性成分≥5 mm时,活检或手术切除。
3.ACCP 指南建议结节≤ 8 mm时,3 个月、 1 年、 2 年复查 3 次 CT,然后进行 1 年-3 年的年度随访。
建议结节 >8mm 时, 3 个月复查 1 次 CT,如果结节持续存在,需考虑PET、非手术活检或手术切除。
如果结节发现时即 >15 mm,直接进行 PET,非手术活检或手术切除。
4.Fleischner 协会指南建议结节 >6 mm 时, 3 个月 -6 个月复查 CT,确定病灶是否还存在,如果病灶不变或者实性成分维持在<6 mm,需每年复查CT,满5年;结节≤6 mm时,无需常规随访。
5.亚洲共识指南建议结节≤ 8mm时, 3 个月、 1 年、 2 年复查 3 次 CT,然后每年复查 1 次 CT;建议结节 >8mm 时,3 个月复查 1 次 CT,可行抗炎治疗、手术或非手术方式活检,活检前可先行 PET-CT 检测。
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癌学组中国肺癌防治联盟专家组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2018 年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 2018,41(10) :763-7712.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 evidence-base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 evidence-based clinicalpractice guidelines.Chest, 2013, 143 (5 Suppl) :e93S-e120S.3.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 Version4.2017)4.MacMahon H, Naidich DP, Goo JM, etal.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Incidental Pulmonary Nodules Detected on CT Images: From the Fleischner Society 2017. Radiology. 2017 Feb 23:161659.5.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心胸学组 .肺亚实性结节影像处理专家共识 .中华放射学杂志 , 2015, 49 (4) :254-258.]6.刘春全 , 崔永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胸外科 .肺结节评估四大指南比较分析 . 中国肺癌杂志 , 2017, 20(7): 490-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