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步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学案1区域特征与区域差异【构建知识体系】t 知识梳理】1.区域地理特征⑴区域自然地理要素区域要素具体内容 地理位置 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山河位置、政治地理位置、交通地理位置等 方面地形特征 地形种类、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地势起伏、地形成因、地形对所在区 域其他自然环境要素(气候、河流、植被、土壤)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等 方面气候特征 主要的气候类型、气候要素(主要指降水和气温)分布、影响气候的因 素、气候对动植物和河流的影响、气候与工农业生产的关系等方面流征 可寺 水文特征 年径流总量、径流的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含沙量、结冰期等水文特 征水系特征 发源地、流向、河长、流域面积、干支流、河网密度、落差、河流分 段与注入海洋等水系特征开发利用 河流中上游地势起伏大、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水流急的地区,主要 是开发水能资源;在河流中下游地形平坦、水流平缓、河道宽阔、流 量稳定的地区,主要是开发内河航运(2)区域人文地理特征区域要素具体内容 农业从区位条件、耕作制度或熟制(热量影响)、作物种类(热量和水分影响)、耕地类 型、农业结构、农业地域类型等方面分析 工业主要从工业部门、工业分布、区位条件(如原料产地、工厂和市场三者之间的关 系,技术和交通条件及布局要求)等方面分析 城市主要从城市化水平、城市布局、城市区位因素、城市环境问题等方面分析 交通主要从交通运输线和交通枢纽、交通运输网的密度、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主要 区位因素等方面分析 人口特征 从居民的语言、民族、宗教、人口数量与素质、性别比、人口年龄构成、人口 迁移、城市人口比重等方面分析考点一区域地理特征【典例1】(2013-福建文综)下列是某中学为“重走古丝绸之路”夏令营活动所搜集的材料。
据此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示意考察区域的地理环境。
图例国界—•河流港奕沙漠等高线■石油。
天然y 铁路©。
城市含古迹13 口岸古统绸之路材料二M、N城均为历史文化名城。
《资治通鉴》称M城及其附近在唐代“闾阎相望,桑麻翳野"。
201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N城设立经济特区(范围包括N城及其西部口岸)。
(1) 描述M城气候特征。
(2) 指出M城成为古代著名集镇的有利自然条件。
⑶简析从“幺幺绸之路”到“亚欧陆桥”交通运输方式转变的原因。
(4)分析N城设立经济特区有利的社会经济原因。
考点二区域差异比较【展鬲2)(2013-江苏地理)下图是我国30°N附近地形剖面及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80°90°100°110°120°130°(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面线上,东、西部年平均降水量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主要影响因素有(2) 剖面线上,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四川盆地相比,年太阳总辐射量较低的是, 原因有。
(3) 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 ,发展该农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有(4) 你认为拉萨河谷地种植水稻是否可行? ,理由是c口规律技巧区域差异比较的一般思路产生环境问题 口应用训练 (1) 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 土壤、水源B.光热、降水C.风向、地势D.地形、河流 (2)关于甲、乙两地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河流多有凌汛现象 B.乙地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C.甲地河流水流湍急,水能丰富 D. 乙地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考点三区域图的判读【典例3】(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II )下图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
读下图,完成(1)〜⑶题。
y 河流等温线/无(1)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台风B.海陆分布C.地形D.大气环流 ⑵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 ()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⑶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
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可能有樟树集中分布的是 ()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规律技巧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 不同地区的区域差异4二组成特定的自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 不同的人文地理环境 人与自然矛盾 区域差异是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基础。
读图回答(1)〜(2)题。
区域图的判读1. 明确主题,看图名,弄清是什么图。
2. 区域定位依据经纬度、区域轮廓、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景观等定位方法,确定区域位置,描述其位置特征,如海陆位置、相对位置、交通地理位置、经济地理位置等。
(1) 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区域范围,确定一个具体地点)。
(2) 相对位置%1海陆位置:根据岛屿、半岛、大陆东西岸等判断区域。
%1山河位置:根据山脉分布、走向,河流水系形状、流向判断区域。
%1政治地理位置:根据国家或区域轮廓,邻国、邻省轮廓判断区域。
%1交通地理位置:根据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及交通运输网中线、点的分布判断区域。
3. 分析区域特征根据所确定的区域及图中信息提炼出构成该区域地理环境的自然地理要素(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自然资源等)和人文地理要素(农业、工业、交通、城市等)的特征, 分析特征的成因及其对其他要素的影响。
4. 对区域特征进行分析和评价,找出其优势和不足,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或措施。
口应用训练读“利比亚城镇及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和“利比亚等高线及油井分布图”,回答下列(1)据图分析利比亚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特征。
⑵据图分析利比亚的地形特征。
(3) 描述该国降水量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
(4) 分析该国城市分布特点及主要区位因素。
典例1答案(1)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少,气候干旱;大陆性强。
(2) 东西接壤的地理位置;位于冲积扇,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有草原绿洲,土壤肥沃。
(3) 经济发展,运输需求量增大;科技的进步;地域广,运距长;铁路运输运量大、连续性好、速度快、安全性高。
(4) 毗邻中亚、南亚、西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具有边境口岸的优势,有利于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有特色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丰富的能源资源,有利于产业发展;国家给予政策、资金等支持;文化古迹众多,是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解析第(1)题,从气温、降水及其变化,气候性质等方面进行描述。
第(2)题,结合该城地理位置、地形、水源、植被和土壤等方面进行分析。
第(3)题,结合社会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要求,以及现代铁路交通的特点进行分析。
第(4)题,从地理位置、产业发展与合作、政策、资源和资金等方面分析。
典例2答案(1)东部多,西部少地形大气环流(海陆位置)(2) 四川盆地阴雨、雾天多(3) 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粮食需求量大,市场广阔;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4) 不可行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水热条件不能满足水稻生长需要(如答可行,须提出解决水热条件不足的可行方法)解析(1)由图可直接读出:剖面线上,东、西部年平均降水量东部多,西部少,明显是由地形、海陆位置的影响造成的。
(2)由图可看出,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四川盆地相比,四川盆地年太阳总辐射量较低,主要是四川盆地阴雨、雾天多的缘故。
(3)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水稻种植业,发展该农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有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水稻市场需求量大;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等。
(4)种植水稻,水热条件都要充足,但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水热条件不能满足水稻生长需要。
当然,只要青藏高原上能解决水热条件不足的问题,就可以种植水稻。
应用训练答案(1)B (2)D解析结合经纬网和区域轮廓知两区域分别位于欧洲西部和中亚地区。
第(1)题,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欧洲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阴雨天气多,光热不足;中亚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
第(2)题,甲河流域流经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地势平坦,没有凌汛现象,水流平稳;乙河流域受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影响,河流补给主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典例3 答案(1)C (2)A (3)B解析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能够进行准确的区域定位。
第(1)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判断,该地区是台湾岛。
台湾山脉纵列中东部,从图中可以看出,气温随着地势升高而降低。
第(2)题,台湾岛东部地处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西部多;西部的①④ 两地中,①地相对于④地,受偏南风影响小,年降水量最低。
第(3)题,①地和④地降水较少,且位于沿海平原,开发程度高,森林较少。
③地海拔高,气温低,不适合喜温喜湿的樟树生长。
应用训练答案(1)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穿过南部,大部分地区属于低纬度地区(或热带、亚热带)。
海陆位置:地处非洲大陆北部,北临地中海。
(2) 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以高原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沿海。
(3) 北部地中海沿岸降水多,南部降水少。
北部地中海气候区冬季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降水多;南部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
(4) 多分布于沿海和油井附近。
区位因素主要有资源、气候、地形、水源、交通等。
解析第(1)题,根据纬度数值分析,北回归线穿过利比亚南部,该国大部分地区属于低纬度地区。
根据海陆分布判断,利比亚地处非洲大陆北部,北临地中海。
第(2)题,地形特征需从地势高低、地形类型等方面分析。
据图中等高线判断,利比亚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以高原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沿海。
第(3)题,北部冬季受西风影响,降水多;南部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
第(4)题,该国北部地中海沿岸城市分布密集,内陆地区城市分布稀疏。
地中海沿岸与内陆地区相比,地势平坦,气候更加温和湿润,水资源相对丰沛,有便捷的海洋运输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