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最新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易错剖析

【化学】最新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易错剖析

【化学】最新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易错剖析一、选择题1.下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钠为非金属元素B.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C.钠原子的实际质量为22.99g D.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答案】B【解析】【分析】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详解】A、钠是“钅”旁,为金属元素,错误;B、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单位符号是“1”而不是“g”,通常省略不写,错误;D、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该示意图中质子数比核外电子数多一个,此示意图是钠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不是原子结构示意图,错误。

故选B。

2.工业用盐中含有的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有毒物质,利用NH4Cl溶液可使NaNO2转化为无毒物质。

该反应分两步进行:①NaNO2+NH4Cl===NaCl+NH4NO2②NH4NO2===N2↑+2H2O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NH4NO2由三种元素组成B.反应①为复分解反应,反应②为分解反应C.利用NH4Cl处理NaNO2最终转化为NaCl、N2和H2OD.上述反应所涉及的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有四种【答案】D【解析】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有毒物质,利用 NH4Cl溶液可使NaNO2转化为无毒物质。

A. NH4NO2由氢,氮,氧三种元素组成。

故A正确。

B.反应①为复分解反应,反应②为分解反应。

故B正确。

C. 利用NH4Cl处理NaNO2最终转化为NaCl、N2和H2O三种物质.故C正确. D. 上述反应所涉及的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有+3, -3,,0三种.故D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组成及反应类型。

3.吸烟有害健康,是导致肺癌最广泛及作用最强的因素。

非吸烟者往往会因吸烟者吸烟而造成被动吸烟,被动吸入的有害物质浓度并不比吸烟者低,今年开始我省已经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造成被动吸烟的原因是()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B.分子的大小不随温度改变而改变C.分子的体积很小,非吸烟者不易觉察D.分子在不断运动【答案】D【解析】非吸烟者往往会因吸烟者吸烟而造成被动吸烟,是因为烟气中含有的烟气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烟气分子向四周扩散,造成人们被动吸烟,故选D。

4.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是A.B.C.D.【答案】D【解析】A、图中表示一种化合物,属于纯净物,错误;B、图中表示几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错误;C、图中表示的是一种单质,属于纯净物,错误;D、图中表示的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正确。

故选D。

点睛: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

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同元素本质的区别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B.海绵能吸水,说明分子间有间隔C.符号“Cu”既能表示该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该种物质D.Na和Na+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质子数不同【答案】C【解析】A、不同种元素本质的区别是原子的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不同,故错误B、海绵能吸水,与分子间有间隔无关,故错误C、Cu是元素符号,既能表示铜这种物质,又能表示铜元素,还能表示1个铜原子.故正确D、因为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而Na和Na+的化学性质不同,说明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故错误故选C6.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B.原子是最小的粒子C.原子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D.分子一定比原子大【答案】C【解析】A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分子式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B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C选项原子得到电子变为阴离子或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是正确的叙述;D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分子一定大于构成其分子的原子;故答案选择C7.一瓶无色透明的液体,经过分析只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那么这瓶液体()A.一定是化合物B.一定是混合物C.可能是化合物D.可能是单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纯净物是指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指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只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的物质可能是水或者双氧水,也有可能是水和双氧水的混合物,故此题选C。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组成方面的知识,解答类似题目可以通过举例的方式。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中B.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变成离子,但离子不能变成原子C.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一定改变【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电子质量相对于原子核来说很小,因此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上,该选项说法正确;B、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离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原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该选项说法正确;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改变,而原子不变,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睛】原子核中的质子和中子的质量比电子质量大,每个质子或中子是每个电子质量的1836倍。

9.用“”和“”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C.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D.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是2:1【答案】A【解析】【详解】A.根据模拟模型可知,反应前有两种分子,反应后生成了一种分子,即该反应是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此选项正确;B. 反应后出现了一种新分子,即该反应有1种生成物,此选项错误;C. 根据模拟模型可知,每个生成物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此选项错误;D. 根据模拟模型可知,反应后有1个剩余,所以参加反应的“ ”和“ ”分子的个数比是6:2=3:1,此选项错误。

故选A。

10.如图是两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甲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甲和乙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C.甲和乙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2D.乙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X是12号元素,是镁元素,故是金属元素,故正确;B、X、Y两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故化学性质不相似,故错误;C、X是镁元素,Y是氯元素,二者形成的化合物是MgCl2,正确;D、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大于7 ,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正确。

故选B。

11.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B.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C.反应物都属于氧化物D.反应中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该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CO和NO,生成物是CO2和N2,故该反应可表示为2CO+2NO=N2+2CO2。

A、由微粒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只有生成物的N2分子是由2个同种原子构成的,故属于单质,正确;B、由该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将有毒气体CO和NO转化为无毒气体CO2和N2,正确;C、由微粒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CO和NO,它们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属于氧化物,正确;D、根据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发生改变,错误。

故选D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点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且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化合物分子。

试题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以检测考生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的意识和能力。

12.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分别代表不同的元素。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Z>X B.X和Y两种元素的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C.Z的离子符号可表示为Z2-D.Y和Mg属于同一周期【答案】C【解析】【详解】A、元素周期表是按元素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原子序数Z>X,故选项说法正确。

B、同一族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X和Y位于同一族,化学性质相似,故选项说法正确。

C、Z位于稀有气体元素的前面,最外层电子数应为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Z的离子符号可表示为Z﹣,故选项说法错误。

D、Y位于第三周期,则Y和Mg属于同一周期,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3.关于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白雾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D.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白烟;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故选A.考点:物质的变化及其现象14.科学家已研究出一种高能微粒N5+,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N5+是由氮元素组成的单质B.每个N5+中含有35个质子和34个电子C.N5+中只有质子,没有中子和电子D.每个N5+中含有35个质子和36个电子【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 N5+是一种高能微粒,不属于单质,选项A不正确;B、每个N5+中含有35个质子,N5+中的电子总数为五个氮原子的电子总数之和再减去一个电子,为35-1=34,选项B正确;C、N5+只是失去了一个电子,中子数没有发生改变,选项C不正确;D、N5+中的电子总数为五个氮原子的电子总数之和再减去一个电子,为35-1=34,选项D 不正确。

故选B。

15.下列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阳离子的是()A.B.C.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的,因电子数大于质子数,所以微粒带负电.其中B质子数小于电子数是阳离子.CD质子数等于电子数表示原子.A中质子数小于电子数,表示阴离子.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点评: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4个,所以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易得电子,带负电,形成阴离子.16.如图所示是甲、乙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粒子是阳离子B.乙粒子是原子C.两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D.甲粒子的化学性质比乙粒子稳定【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甲粒子的质子数是8,核外电子数是8,属于原子.故A说法不正确;B、乙粒子的质子数是8,核外电子数是10,属于阴离子.故B说法不正确;C、由于甲、乙的核内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属于同种元素.故C说法正确;D、由上述分析可知,甲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在反应中已得到两个电子,乙粒子是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阴离子.故D说法不正确.故选C.17.下列有关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B.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C.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阴离子D.分子大,原子小【答案】B【解析】【详解】A、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脱离化学变化,原子仍可再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错误;B、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分子、原子和离子,所以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正确;C、失去电子带正电荷,属于阳离子,错误;D、有的分子比有的原子大,有的原子比有的分子大,所以分子和原子不能笼统的比较大18.芯片是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如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硅原子核内有14个质子C.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1g D.硅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答案】B【解析】【详解】A、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A错误B、硅原子核内有14个质子,B正确;C、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1,C错误;D、硅元素是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D错误;故选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