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病毒性心肌炎护理查房

病毒性心肌炎护理查房


入院诊断: 病毒性心肌炎。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 • 心电图:窦性心律。 • 心脏彩超示:三尖瓣少量反流 • 胸片示:无异常。
护理问题
3月25日 P1:活动无耐力 R/t:与心肌收缩力下降,组织供氧不足有关。 目标(要有目标时间)患者能主动参与制订活动计划并按要求进行活动。 I1:评估患者的活动耐力 1、向患者解释卧床休息的重要性。 2、保持环境安静,减少探视,保证患者充分的休息和睡眠时间。 3、患者卧床期间加强生活护理,病情稳定后与患者及家属一起制定 合理的活动计划。 4、严密监测活动中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变化,若活动后出现胸 闷、心悸、呼吸困难、心律失常等,应停止活动,以此作为限制最大 活动量的指征。 3月27日01 :患者能参与制订活动计划并按要求进行活动,活动后无不 适。
1999年中华心血管病学会拟订的成 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参考标准
• 二、上述感染后3周内新出现下列心律失常 或心电图改变: 1、窦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窦房 阻滞或束支传导阻滞。 2、多源、成对室性早搏,自主性房性或 交界性心动过速,阵发或非阵发性室性心 动过速,心房或心室扑动或颤动。 3、二个以上导联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 型下移≥0.01mV或S-T段异常抬高或有异 常Q波。
护理问题
3月25日 P4:知识缺乏:R/T缺乏专业知识来源缺乏配合疾病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 目标:目标时间患者能说出自身疾病的注意事项及药物名称如何配合治 疗等知识有所了解。 I4:评估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程度 1、给予休息与活动指导。(向患者解释急性期卧床休息可减轻心 脏负荷,减少心肌耗氧,有利于心功能的恢复,防止病情加重或转为 慢性病程。无并发症者急性期应卧床休息1个月;重症者卧床休息3个 月以上。) 2、告诉患者体力恢复需要一段时间,不可急于求成。 3、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 8月21日 O4:患者能复述与自身疾病相关的知识要点及所用药物。
护理问题
3月25日 P3:焦虑 R/t:与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目标:目标时间如三天内患者焦虑减轻或消失。 I3:评估患者焦虑程度 1、耐心讲解该疾病相关的知识,向患者说明本病的演 变过程及预后,使患者安心休养。 2、遵医嘱给予抗焦虑的药物。 3、鼓励患者家属多给予其一些支持,帮助其树立疾病 康复的信心。 4、多与患者沟通,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需要,介绍同 病种的成功病例。 3月27日 O3:患者主诉焦虑有所减轻,能正确对待健康与 工作的关系。
• 对同时具有上述(一)、(二)(1、2、3中任何 一项)、(三)中任何二项,在排除其他原因 心肌疾病后,临床上可诊断急性病毒性心 肌炎。如同时具有(四)中1项者,可从病原 学上确诊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如仅具有(四) 中2、3项者,在病原学上只能拟诊为急性 病毒性心肌炎。
1999年中华心血管病学会拟订的成 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参考标准
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
• • • • • • • • 根据不同表现可分为7型 1,隐匿型 2,猝死型 3,心律失常型 4,心力衰竭型 5,爆发型 6,慢性心肌炎型 7,后遗症型
1999年中华心血管病学会拟订的成 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参考标准
• 一、在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等病毒感染后3 周内出现心脏表现,如出现不能用一般原 因解释的感染后重度乏力、胸闷、头昏(心 排血量降低所致)、心尖第一心音明显减 弱 、舒张期奔马律、心包摩擦音、心脏扩大 、充血性心力衰竭或阿-斯综合征等。
1999年中华心血管病学会拟订的成 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参考标准
• 病程中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或肌钙蛋白T(强 调定量测定)、CK-MB明显增高。 • 三、心肌损伤的参考指标 • 超声心动图示心腔扩大或室壁活动异常 和(或)核素心功能检查证实左室收缩功能或 舒张功能减弱。
1999年中华心血管病学会拟订的成 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参考标准
护理问题
3月25日 P2: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 目标:患者不发生并发症或发生并发症时得到及时处理。 I 2: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注意心率、心律、血压等变化 。 2、指导患者遵医嘱规律服药。(写出具体用药名称及 剂量) 3、准备好抢救仪器及药物,一旦发生严重心律失常, 立即配合急救处理。 3月27日 O2:患者目前未发生严重心律失常以复查的EKG或 DCG结果衡量较好。
• 四、病原学依据 1、在急性期从心内膜、心肌、心包或心包 穿刺液中测出病毒、病毒基因片段或病毒 蛋白抗原。 2、病毒抗体:第2份血清中同型病毒抗体 滴度较第1份血清升高4倍(2份血清应相隔2 周以上)或一次抗体效价≥ 640者为阳性 3、病毒特异性IgM:以≥1:320者为阳性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999年中华心血管病学会拟订的成 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参考标准
• 在考虑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时,应除外ß受体 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二尖瓣脱垂 综合征及影响心肌的其他疾患,如风湿性 心肌炎、中毒性心肌炎、冠心病、结缔组 织病、代谢性疾病以及克山病(克山病地区) 等。
病例介绍
14床,夏思思,女,23岁,因“阵发性胸闷 心悸4天”于2014年03月25日15:50收入我 科。患者诉上周五晚间不当饮食后出现恶心 呕吐,伴腹泻数次,无明显腹痛,并于当晚 起夜时出现一过性晕厥一次,后渐渐感到阵 发性胸闷心悸,发作多为一过性,反复发作 入院查体:T 36.5℃,P 84次/分,BP 130/70mmHg;神志清,精神差,治疗予抗 炎,补液,保护心肌。患者较担心自己目前 的健康状态,有焦虑表现。
护理查房
——病毒性心肌炎
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常见病毒
• • • • • 流行性感冒病毒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 柯萨奇病毒 埃柯病毒 脊髓灰质炎病毒…
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
1.儿童青少年多见 2.半数患者病前1-3周内有上呼吸道和消 化道感染史 3.心脏受累:心悸、气促、心前区不适或 隐痛。 4. 不典型表现:剧烈胸痛、近期内发生 心功能不全、原因不明心律失常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