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复习人口的变化

复习人口的变化

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 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 D.表明25~59岁劳动力资源数 量下降
(2014·高考江苏卷)1980年 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 能生育一胎的计划生育政 策,2013年启动实施一方 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 两个孩子的政策。图1是 1978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 增长率变化图,图2是我国 未来基于不同生育政策的
第六章 人口的变化
第一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自然增长模式
如何判定人口自然增长的快慢?
人口自然增长率=
出生人数﹣死亡人数 =出生率-死亡率 总人口
不同类型的人口增长模式
原始型
传统型
现代型
一、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原始社会
农业社会、产业革命 时期
现代社会 时期 (20 世纪70年 代以后)
2.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
图直观地表示了人口的年
龄、性别结构。人口金字
塔的每一层代表一个年龄
组的人口,上部代表老年
人,下部代表少年儿童;
左半部分代表男性,右半
部分代表女性;水平方向
的长度表示男性和女性人
口的数量各在总人口中所
占的百分比。
2020/8/20
9
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C.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方法
印度人口问题: 人口多、增长快
资源短缺,
消费水平低(贫困) 环境恶化
2、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紧迫性
(1)主要面临的人口问题: 人口过快增长、人口老龄化等人口问题已引发了严重的资源
问题和环境问题。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面临问题和措施:
发达国家的 消费水平高 人口问题: 转嫁污染
合理消费
建立世界公平 秩序,拥有平
B 8.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生育方案( )
A.a方案较合理 B.b方案较合理 C.c方案较合理 D. 均不合理
课本P4表1.1
下图为四种人口金字塔的模型
传统型 快增长型
慢增长型
基底宽阔
塔基不宽,向
(15岁以下人口比重大) 上逐渐变窄
塔顶尖细
(老龄人口所占
(65以上人口比重小) 比例增长)
现代型
零增长型
塔基与塔身 几乎等宽
(人口增加动 力不足)
负增长型
略呈纺锤状 塔基最窄 塔顶较宽
(老龄人口多于青 少年人口)
不利影响
大量人口迁入,增加 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 城市管理的难度。尤 其在住房、交通、卫 生、教育、城市环境 方面产生巨大压力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①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 会的经济、科技、文化等 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 迁出 发展;②人口迁出可缓解 地 当地人地矛盾;③可以更
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人口迁出导致当地人 才外流,劳动力不足, 从而影响迁出地经济
成正比
科技发展 水平
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决定开发数量 影响利用效率
决定消耗数量
资 源 首要因素 条 成正比 件
成反比
环境 人口 容量
二、地球最适合养活多少人
1、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1)精确的定义: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 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 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1、图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年份(B)
A、2003年 B、2008年
C、2010年 D、2012年
(2015•福建卷)图3示意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 2050年人口结构。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D 7.c方案与a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 )
A.人口性别比 B.老年人口比重 C.青壮年人口比重 D.少儿人口比重
• 3.(2013·高考广东卷)下表为四个国家的主要
人口指标。据表可知( D )
国家
2000~2010 年人口年均 增长率(%)
2009年人口 密度(人/平
方千米)
2010年0~ 14岁人口比
重(%)
2009年出生时预 期寿命(岁)
男性 女性
中国
0.6
143
19.5
72
75
印度
1.4
389
30.6
(2)简单的定义: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3)制约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1.我国西部内陆与东部沿海地区相 比,存在着“短板”因素主要是 什么? 2.假如各块桶板代表不同的资源 种类,那么“木桶效应”揭示了 什么道理?
3.人类获得资源的数量会不会变化? 其变化与哪个因素的关系最密切? 资源数量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有何影响?
(2)简单的定义:一个地区的适度人口或理想人口。


质 量
人口合理容量
是一个理想的、难
于确定精确数值的
T1时最佳 T2时最佳 人口规模 人口规模
人口规模 “虚数”。
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联系
二者与 制约因 素的相 关性表 现
某一地区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
2、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紧迫性
美国和印度面临的人口问题比较
2020/8/20
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C.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方法
异常变化——三种情况
③处(男女比例的明显失调)
可能原因: a.战争导致大量男 性死亡; b.纺织等轻工厂对 职工性别要求导致 。
2020/8/20
第二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人口的迁移
讨论:人口的迁移就是人口的空间移动吗?
1.概念:一定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 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20世纪 80代中 期以来
改革开放政策、 经济发展不平衡
迁自移发的流流动量增大,由东中部、沿西海部城迁市往
我国人口迁移的意义: 调节 人口空间分布 人才余缺
加强 民族融合 文化交流
促进 经济发展 缩小 地区差异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气候 土壤 水 矿产资源
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 交通通信
2、分类
国际人口迁移
国内人口迁移
填出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人口迁出和迁入情况
大洲 19世纪前
非洲
迁出
北美洲 迁入
大洋洲 迁入
欧洲
迁出
拉丁美洲 迁入
二战后 迁出 迁入 迁入 迁入 迁出
无论是19世纪以前,还是二战之后,始终都是 人口迁出地的大洲:亚洲、非洲 ;始终都是人 口迁入地的大洲是:北美洲 ;
大洋洲
项目(2007年)
美国
人均消费粮食(千克/年) 人均消费牛肉(千克/年)
1046 42.6
人均消费植物油(千克/年)
41
人均消费牛奶(千克/年)
78
人均消费禽肉(千克/年)
45.4
人口总数
3.09亿
人口增长率
1%
印度
178 1.6 11 36 1.9 约11亿 1.5%
美国人口问题: 消费水平高 过度消耗资源,转嫁污染
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讲 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1、环境承载力 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衡量指标是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
(1)精确的定义: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 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 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 人口数量。
出生人口规模预测图。读 图,回答1~2题。
1. 1980年我国执行计划
生育政策后( B )
A.人口规模开始下降 B.人口规模持续增加 C.人口增速开始减慢 D.人口规模保持稳定
2.不同生育政策可能对我 国未来人口产生的影响是( ) A.全面放开二孩,人口 C 增长速度将持续增加
B.生育政策不变,人口规模在未来30年持续下降 C.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年龄结构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D.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出生率在未来30年持续上升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因素
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关系
资源丰富程 正相 资源越丰富,环境人口容量越

关大
科技发展水 正相 科技水平提高,环境人口容量

关 越大
生活消费水 负相 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

关 越小
3、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
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 平,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最大。
异常变化——三种情况
①处(某年龄段男女比例突然变小)
2020/8/20
可能原因: a.计划生育导致出 生率突然降低; b.重大灾害导致死 亡率上升; c.人口大量外迁。
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C.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方法
异常变化——三种情况
②处(某年龄段男女比例突然增加)
可能原因: a.就业人口大量迁入; b.升学人口大量迁入。
拉丁美洲由人口 迁入地 变为人口 迁出地 ; 欧洲则相反。
国内人口迁移
新中国 成立前
影响因素
战乱、 自然灾害
迁移特点
流向或路线
大批迁移
迁往自然条件较好的 地区。中部向外扩散, 主要是由北向南
新 成立到

20世纪 80代中
计划经济的影响、有计划、
国期
国家政策
有组织的迁移
由东部迁往 西北和东北

立 后
人口自然增长 模式的指标:
出生率 死亡率 原始型 传统型 现代型
逐步过渡
自然增长率 人口增长特征
• ①原始型:出生率、死亡率>3%,自然增长率 在1%以下。
• ②传统型:出生率一般在3%以上,死亡率在 1%以上,自然增长率在2%左右。
• ③现代型:出生率<1.5%,自然增长率通常在 1%以下,接近0,甚至是负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