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计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法

会计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法


(2) 通过指定参与者在试验中的角色或工作条件, 改变其影响 行为的内因。 (3) 通过对实验参与者的调查与测定, 判断影响他在实验中行 为的内因。 3.2 行为设计 实验参与者表现的行为常常是被观察问题中的因变量。如何 表现在特定场景下实验参与者的选择与判断, 使之能反映行为受 到内外因素的影响, 并便于假设检验和统计分析, 是行为设计要考 虑的。 3.2.1博弈性行为 市场行为研究常常采用博弈性行为设计。无论互动市场交易 实验还是单向市场交易实验, 对于实验参与者而言, 他面对的都是 一个不断变动的市场环境( 不同的仅仅是对手由人或计算机来担 任) , 作为卖者, 他需要根据对市场反映的判断来决定如何向市场
研究的第(4 ) 个步骤是数据资料收集, 在实验研究中就是实施实 验并记录实验情况。实验研究中用于假设检验的数据来自研究 者自己设计的实验, 而经验研究应用的数据来自统计资料或报 刊杂志等现实世界中已经存在的数据, 这个差别在方法定义时 就已经明确。 总的说来, 实验研究比经验研究有更多的困难, 它除了需要 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金融学等专业知识外, 还需要心理 学的理论指导, 它要求大的实验参与者群体, 以及实验经费, 最 好还有计算机联网的实验室环境。
实验研究法
注:本课件根据张朝宓、苏文兵编著的《当代会计实证研究方法》制作
主要内容
实验研究概况 实验研究过程 实验设计 实验研究法案例
1 实验研究概况
1.1 实验研究方法进入经济领域 所谓实验研究方法, 是由研究者根据研究问题的本质内容设计 实验, 控制某些环境因素的变化, 使得实验环境比现实相对简单, 通过对可重复的实验现象进行观察, 从中发现规律的一种研究方 法。实验方法首先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研究中, 如物理、化学、 生物等。20 世纪中期, 经济学家开始把实验研究方法引入经济研 究,建立了实验经济学。实验经济学家研究的对象是复杂的经济现 象, 受众多因素影响, 其中许多因素的影响是无法直接观察的, 因 为在现实中不能把它们与其他因素的影响分离开来。实验经济学 家通过实验, 在受控的环境下观察经济现象的变化, 对收集到的实 验数据进行统计加工处理得出研究结论, 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
仔细观察已有的实验研究成果, 可以发现, 在以上步骤的具 体实施上,实验方法与经验研究方法还是有所不同的。 与一般的实证研究相比, 在实验研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第 ( 3) 个步骤, 这就是实验设计过程, 它是实验研究的核心。因为 实验研究用以检验假设的数据是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得到的, 因此实验的设计如何直接关系研究的成败。下一节我们将对实 验设计方法作更仔细的说明。 但是实验研究与经验研究的不同, 在第(2 ) 个步骤中就已经 显示出来。将假设命题具体化为可以检验的模型, 与实验设计有 直接关系, 研究者在对研究结果做出理论预期(即假设) 时, 必须 考虑实验的可实施性; 在建立可证伪的检验模型时必须考虑变量 的值是否可以通过实验取得。
1.3 实验研究的分类 (1)根据对变量的控制程度以及实验设计的严格程度,可以将实 验分为纯实验与准实验。纯实验是指实验研究人员能够随机地 把实验对象分派到实验组或控制组,也可以对实验误差来源加 以控制,使得实验结果能够完全归因于自变量改变的实验。准 实验是指实验研究人员无法随机分派实验对象到实验组或控制 组,也不能完全控制实验误差来源的实验。由于管理问题的复 杂性和难控制性以及传统实验的局限性,准实验在管理研究中 越来越受到重视。 (2)根据实验的实施场所不同,可以将实验分为实验室实验与实 地实验。实验室实验是指在有专门设备的实验室中进行,并对 实验的条件、控制以及实验设计都有严格规定的实验。实地实 验是指在实际情境中进行的实验,也称现场实验。由于人们对
第四,当研究变量和水平数目增多时,成本会急剧增加。 第五,管理领域的实验研究中,实验对象大多是人,人类行为 变异相当大,较难控制,同时也使实验研究面临许多伦理和法 律方面的限制。 第六,难以找到合适测量工具,即使找到,也容易造成使用的 偏差。
2 实验研究过程
从研究过程来看, 实验方法与一般实证研究(即经验研究) 大 体相类似, 通常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在对现实经济生活中各种现象作观察思考并对有关文献 进行回顾分析的基础上, 确定研究问题; (2) 根据理论, 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测, 提出假设命题; (3) 设计研究程序和方法; (4) 搜集有关数据资料; (5) 运用这些数据资料对前面提出的假设命题进行检验; (6) 解释数据分析的结果, 提出研究结论对现实或理论的意 义以及可以进一步研究或改进的余地。
在电脑担任交易对手的交易市场实验中, 参与者只担任一种角 色( 买者或卖者, 投资人或融资人) , 其他角色由电脑担任。由于电 脑的行动是完全程序化的, 它综合了所有参与者的行为结果, 参与 者可以根据电脑提示的市场综合状况( 主要通过市场价格反映) , 考 虑自己的行动决策。这与人们在证券市场中的情况更为相似。 (2) 市场有效性环境设计 根据经济理论和财务理论, 由于信息揭示和利用的程度不同, 市 场的有效性不同。为了反映市场有效性对市场参与者行为的影响, 实验需要设计适当的有效性环境。 康耐尔(Cornell ) 大学罗伯特·布卢姆菲尔德(Robert Bloomfield) 教授1996 年发表的《模拟市场中报告决策和信息有效性的相互依 赖》一文中,设计了一个模拟市场, 为了表现市场的有效性( 用信息 的可利用性高低来代替) , 实验规定被交易的40 种证券的实际价值
3 实验设计
运用实验研究方法是有相当难度的, 尤其是实验的设计, 主要 依赖于研究者本人的知识、经验, 甚至灵感。而且实验的设计也 不可能一拍脑袋就完成, 中间也有一个不断试验改进, 相互借鉴, 逐步完善的过程。 通过实验研究与会计有关的行为问题, 目的是研究行为的原因 与结果,特别是研究影响行为的激励因素, 以便制定适当的制度与 政策, 预测和控制行为。设计的实验应该努力在简化的环境中, 体 现行为主体受到的影响, 并且使影响行为的因素及其影响的结果 容易观察与测量。 实验设计通常需要考虑实验场景设计、行为设计和变量控制 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经济研究方法—实验法。 实验研究方法对经济学理论发展正在产生意义深远的影响, 例如, 在实验室所做的“ 囚犯两难决策” 实验中被大量观察到的合作 行为导致可重复博弈理论的重大修改, 并产生了新的“ 声誉” 理论以解决Seltens Chain Store悖论等等。同时它也广泛影响 着应用经济学各领域的研究, 例如, 财务与会计领域近年来有不 少应用实验方法的研究成果, 重点在观察信息披露和政策选择等 行为的动机与影响。 1.2 实验研究的特点 (1)要以一定的理论假设为指导 (2)要通过人为控制和操纵创设一定研究情境 (3)目的是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4)它可以重复验证,其结论具有客观性
提供资产价值信息; 作为买者, 他需要根据市场提供资产价值信息 和对市场中竞争者行为的判断来决定如何喊价。因此, 市场实验观 察的是博弈性行为。为了便于假设检验和统计分析, 市场博弈行为 通常需要量化。常见的行为变量有报价、喊价、认购数量等可取 连续值的变量; 也可以将行为的采取或不采取, 定义为名义变量( 取 0฀ 1 值) ;或者根据博弈者对市场价格与实际价值符合程度的判 断, 定义一个有序变量(取表示符合程度的得分值) 。有时, 为了假 设检验的需要, 检验模型中的因变量要对实验中观察到的行为作适 当的形式转化。除了市场交易行为之外, 还有一些实验设计的行为 也具有博弈性质。 3.2.2 操作性行为 有些实验设计中, 参与者的行为是操作性的, 在一个模拟的环境 里, 参与者们仿佛在进行日常的工作。例如, 在《诉讼支持判断的
3.1 实验场景设计 关于人类行为的定义, 心理学家克特·勒温曾写成如下公式B = f (P·E) 式中: B—行为; P—个人—内在心理因素;E—环境—外界环 境的影响( 自然、社会)。 上式表示行为(B) 是个人( P) 与环境( E) 的函数(即交互作用 所发生的结果)。 有关行为的实验需要反映个人(P) 与环境( E ) 的交互作用对 行为的影响, 首先要巧妙地在试验中( 即在模拟现实的场景中) , 把特定的环境与个人的性质表现出来。因此实验场景设计包括 外部环境设计和实验行为者内因设计两个方面。根据研究问题 的特点和研究者认识的不同, 不同实验的场景设计可能会侧重于 外部环境设计或实验行为者内因设计的某一个方面。
响,从而分离出实验变量并估计其对因变量的影响。 第五,实验方法下,可以通过调整变量和实验条件观察到常规状 态下很难出现的极端值和交互作用。 第六,实验方法是可以重复的,这是研究科学性的重要体现。 第七,实验法的成本通常较低,因为控制变量、样本数 都比较小,持续时间较短。 实验研究方法的缺点主要是: 第一,研究者人为地营造实验条件,使其远离现实情境中的“自 然状态”,会导致外部效度降低。 第二,如果研究样本本身不具有代表性,即便在分组时做到了随 机化分派,也会使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降低。 第三,研究只能限于当前问题,对过去问题和将来问题的研究, 实验方法不太可行。
管理研究结果的现实意义或外部效度越来越重视,因而管理研 究中的实验越来越倾向于实地实验。 1.4 实验研究的优缺点 实验法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实验研究者有独立自主性,可以完全按照自己提出的假 设来决定研究的变量、设计变量的水平等,而不用完全遵守现 实环境的“自然状态”。 第二,从时序角度看,实验法是纵贯式研究,实验在一段时间 内进行,可在多个时点进行测量,得以研究变量的动态变化。 第三,它能够比其他方法更令人信服地估计因果关系。因为实 验研究者可以通过操纵自变量来观察因变量的变化,还可以通 过设立控制组来判断操纵的强度。 第四,实验方法能够比其他方法更有效地控制外源变量的影
这类研究必须考虑如何在实验环境中体现法规的影响。 (5) 其他实验场景设计 还有许多不同的实验场景设计, 服从于特定的实验目的。 总之, 实验发生的外部环境设计尽管千差万别, 但是它们都是 服务于研究目的的, 在可能的情况下, 外部环境设计应尽量具体、 真实, 以利于实验者在其中发挥想象力, 进行判断和决策。 3.1.2 行为者内因设计 除了外部环境会影响行为之外, 在相同的环境下也可能由于行 为者内因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行为, 实验中常常需要控制行为者 内因的变化, 来观察其对行为结果的影响。在不同的研究问题中, 研究者希望控制的行为者内因各不相同, 实现它们的方法也有所 不同。常见的控制行为者内因的方法可归纳如下: (1) 通过实验参与者的选择, 控制其影响行为的内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