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作用机制
四、作用于特定的靶位
药物作用靶位(target)大致有四类, 大致有四类, 药物作用靶位 大致有四类 即酶、离子通道、载体分子和受体。 即酶、离子通道、载体分子和受体。
(一)影响酶的药物 许多药物通过影响酶而起作用, 许多药物通过影响酶而起作用,某些 抗菌药和抗肿瘤药能抑制某些酶, 抗菌药和抗肿瘤药能抑制某些酶,如 磺胺药可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 磺胺药可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有的 药物在特殊细胞内抑制酶的活性, 药物在特殊细胞内抑制酶的活性,如 洋地黄的正性肌力作用是因为抑制了 Na+,K+-ATP酶,使细胞内 +外流和 酶 使细胞内Na 细胞外K 内流受抑制, 细胞外 +内流受抑制,而使细胞内 Na+增加。 增加。
细胞内外Na+浓度梯度越小,经过 浓度梯度越小, 细胞内外 Na+/Ca2+交换机制而排出的 2+也 交换机制而排出的Ca 越慢,最终使细胞内Ca 浓度增加, 越慢,最终使细胞内 2+浓度增加, 产生正性肌力作用。 产生正性肌力作用。
(二)影响离子通道 如钙通道拮抗剂可阻滞Ca2+通道,降 如钙通道拮抗剂可阻滞 通道, 低细胞内Ca 浓度而使血管扩张。 低细胞内 2+浓度而使血管扩张。局 部麻醉药通过抑制钠通道, 部麻醉药通过抑制钠通道,阻断神经 传导而起局麻作用。 传导而起局麻作用。
三、影响内源性神经递质和激素
药物可通过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摄取、 药物可通过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摄取、 释放、 释放、灭活等方式改变递质在体内或作 用部位的量,进而引起机体功能的变化, 用部位的量,进而引起机体功能的变化, 如麻黄碱促进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释放 去甲肾上腺素而升压; 去甲肾上腺素而升压;利血平通过耗竭 去甲肾上腺素而降压;口服降糖药甲磺 去甲肾上腺素而降压; 丁脲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而降低血糖等。 丁脲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而降低血糖等。
第四节
药物作用机制
药物作用机理或作用机制主要是研究药物 如何起作用的, 如何起作用的,药物对机体发挥作用是通 过干扰或参与机体内在的各种生理或生化 过程的结果, 过程的结果,因此各类药物的作用机理也 是多种多样的。 是多种多样的。对药物作用机理的认识已 从器官水平深入到细胞、亚细胞水平甚至 从器官水平深入到细胞、 分子水平。一般说, 分子水平。一般说,药物主要通过以下方 式而起作用。 式而起作用。
一、药物作用的理化机制
抗酸药通过中和胃酸而用于胃溃疡疼痛的 治疗;甘露醇通过物理性渗透作用而利尿; 治疗;甘露醇通过物理性渗透作用而利尿; 解毒剂(如二巯基丙醇、依地酸钙钠等) 解毒剂(如二巯基丙醇、依地酸钙钠等) 通过与重金属阳离子的螯合作用可解救重 金属或类金属的中毒; 金属或类金属的中毒;挥发性全身麻醉药 通过与细胞膜相互作用,抑制细胞兴奋性 通过与细胞膜相互作用, 而起全麻作用。 而起全麻作用。
(三)影响载体分子 如伪递质可影响神经递质的再摄取。 如伪递质可影响神经递质的再摄取。 (四)作用于受体的药物(详见第五节) 作用于些药物都是细胞膜双 一般来说, 层脂质的溶质,其效价强度与油: 层脂质的溶质,其效价强度与油: 水分布系数有非常好的相关性, 水分布系数有非常好的相关性,故 其结构变异通常可与其作用机理相 一致。 一致。
二、补充机体缺乏的各种物质
如维生素、多种元素、激素等。 如维生素、多种元素、激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