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绿色生态城区指标体系

绿色生态城区指标体系

50
日人均用水量
升/人.天
≤120
51
节水器具普及率
%
100
52
供水管网漏损率
%
≤15
53
公建水耗监测覆盖率
%
100
水质 安全
54
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
100
55
污水处理排放达标率
%
100
56
水喉水达标率
%
100
生态 环境
大气 环境
57
API指数小于等于100的天 数

≥280
≥320
58
PM2.5日均浓度达标天数
%
100
39
专职绿色岗位设置

配置包含能耗、水耗管理岗位
能源
能源 综合 利用
40
区域供冷供热
%
鼓励条件合适时采用,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及未利用能源
41
工业余热利用

充分利用,且考虑梯级利用

清洁
42
可再生能源利用率
%
鼓励使用≥5
≥10≥10
能源 利用
43
煤炭清洁利用
%
充分利用清洁煤技术

能源 节约
44
绿色生态城区指标体系
一级
二级
序号
指标项
单位
指标值
资源开发 型城区
工业主导 型城区
综合型 城区
旅游型城区
绿色 经济
碳排 放
1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 度
吨/万元
≤1.5
≤1.2
≤1.0
水耗
2
单位GDP水耗
立方米/万元
≤90
≤75
≤70
环保 投资
3
环境保护投资占GDP的比 重
%
≥3.5
产业 发展
4
承接产业转移
单位建筑面积能耗

比所在城市平均能耗低20%
45
公建能耗监测覆盖率

公共建筑全面执行
水资 源
水资 源综 合利 用
46
场地综合径流系数

≤0.6
≤0.55
47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
%
≥10
有条件时使用
≥15
48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

≥90
——
49
雨水收集排放系统有效运 行,城区防洪功能完善

无水患现象
水资 源节 约
文化 遗产
8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
100
土地 开发 利用
9
综合容积率

1-1.5
0.9-1.5
0.5-2.3
0.5-1.5
10
人均建设用地面积
平方米/人
≤100
11
地下综合管沟

鼓励有条件地方采用
12
拥有混合使用 功能的街坊比例
%
≥50
13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率
%
≥15
街区 开发
14
街区尺度达标率
%
≥40
≥50≥70
垃圾 排放 减量
72
日人均生活垃圾排放量
千克/人·天
≤0.8
73
建筑垃圾排放量
吨/万平 方米
≤350
垃圾 分类 收集
74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达
标率
%
100
垃圾 处理 和利 用
75
垃圾回收再利用率
%
生活垃圾≥50、建筑垃圾≥30
76
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100
信息 化
城区 信息 化
77
数字化城区管理

建立城市数字化信息库、 信息发布与社会服务信息共享平台, 鼓励开展智慧城区建 设

杜绝资源浪费严重、环境破坏较大的产业 引进;实施产业链、产业群承接转移与自 主发展模式


5
产业技术创新

投资改进现有生产技术并实施新技术研发


6
文化创意产业



注重将本地历史文化(名人、文物、 遗址等)融入城区产业
城区 规划
场址 选择
7
自然生态保护

不应破坏当地基本农田、自然栖息地、自然水系,湿地和其它风景名胜等

255
292
水域 环境
59
城区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
标率
%
100
声环 境
60
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
%
100
土壤 环境
61
场地土壤污染物含量

不对生物、水体、空气或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微气 候环 境
62
室外日平均热岛强度
摄氏度
≤3
景观 环境
63
建设区绿化覆盖率
%
≥38.5
≥45
64
城区绿化覆盖面积中乔、 灌 木所占比率
%
≥70
65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平方米/人
≥8
≥10
≥12
66
公园绿地500m覆盖率
%
≥70
≥80
≥90
67
清凉屋面覆盖率
%
≥50
≥60
≥70
68
本地植物指数

≥0.8
69
地域文化景观

景观布局、景观元素的设计融合地方历史文化
道路 遮荫
70
道路绿地率
%
≥15
≥20
71
慢行道路遮荫率
%
≥50
≥60
≥75
固体 废物
绿色
25
清洁能源公交比例
%
≥20
交通
26
绿色出行比例
%
≥65(公共交通≥30,慢行交通≥35)
停车 管理
27
优先停车位比例
%
≥10
28
自行车停车位数量
车位/人
公建≥0.1、居建≥0.3
建筑
建筑 风格
29
建筑形态

与城区地域自然环境协调
30
建筑风格

体现徽派建筑或本地文化元素
绿色 建筑
31
绿色建筑比例
78
物联网技术

鼓励使用物联网兼容的技术和产品
社区 信息 化
79
管理和服务信息化的社区
比例
%
≥90
绿色 人文
绿色 社区
80
绿色社区创建率
%
100
知识 宣传
81
绿色生活知识普及率
%
≥95
社会 保障
82
保障性住房比例
%
≥20
83
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率
%
100
公众 满意
84
环境保护和服务满意度
%
≥90
公共 服务 设施
15
市政管网普及率
%
100
16
无障碍设施设置率
%
100
17
1000米范围拥有公共服务 设施比例
%
100
(500米范围拥有幼托的社区比例≥90、500米范围拥有小学的社区比例≥85、500米范围拥有初中的社区比例≥80、500米范围拥有免费开放体育设施的社区比例≥
90)
交通
公共 交通
18
城区路网密度
公里/平 方公里
≥6
19
人均道路面积
立方米/人
≥12
≥16.5
20
500米范围内可达公交站点 比例
%
≥90
21
万人拥有公交车数量
辆/万人
≥15
慢行 交通
22
慢行交通路网密度
公里/平 方公里
≥3
23
慢行道路宽道路比重
%
≥60
(平原城区实行强制要求、山地城区实行引导发展)
%
100(其中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比例不低于30)
建筑 节能
32
建筑设计节能率
%
50
鼓励执行65%节能设计标准
33
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

充分利用
建筑 节材
34
全装修住宅比例
%
≥30≥50
≥30
35
旧建筑再利用

鼓励使用
36
绿色建材比例
%
≥15
绿色 施工
37
绿色施工达标率
%
100
建筑 管理
38
建筑智能化普及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