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PPT课件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对骨骼的作用 对肌肉及结缔组织的作用 对皮肤的作用
对眼的作用 对泌尿系统的作用 对生殖系统的作用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在高频电压作用下,声头内压电晶体的厚薄发生规律 性的变化,引起机械振动,产生超声波 常用频率有0.8MHz、1MHz、3.2MHz 声头直径有1cm、2cm、5cm等多种
超声波的产生
压电效应 逆压电效应
超声波的传播
超声波的传播必须依靠介质,可在固体、气体、液体 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产生一种疏密交替的波形 声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特性有关,与声波的频率无 关 超声波的传播距离与其频率和介质有关。频率愈高传 播距离愈近,频率愈低则传播愈远 散射与束射,反射、折射与聚焦的特性
动,一般为2cm/s~3cm/s 治疗剂量:常用0.5 W/cm2~2.0W/cm2的小 剂量和中等剂量,头部可选用脉冲超声,输 出强度由0.75 W/cm2~1 W/cm2逐渐增至1.5 W/ cm2;眼部治疗用脉冲超声,输出强度0.5 W/cm2~0.75W/cm2
移动法
每次治疗时间5min~10min,大面积移动时
可适当延长至10min~20min 疗程:一般治疗6~10次为一疗程,慢性病 10~15次,每日或隔日一次,疗程间隔1 周~2周。如需治疗3~4疗程者,则第2疗程 以后间隔时间应适当延长
治疗技术:设备
声头、耦合剂
治疗方法:移动法超声波.mp4
操作方法:
①涂耦合剂,声头轻压治疗部位。 ②接通电源、调节剂量,声头移动, 速度2cm/s~3cm/s。
超声波是指频率在20kHz(千赫兹)以上,不能引 起正常人听觉反应的机械振动波 超声波疗法(ultrasound therapy)是应用超声波作 用于人体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物理治疗方法 研究超声波对机体组织的作用机制、应用方法、使用 强度、操作技术、适应证、禁忌证等方面的科学,构 成超声治疗学
超声波的声场
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空间范围,即介质受到超声振 动能作用的区域称为超声声场 超声的频率高,具有与光线相似的束射特性,接近声 头的一段为平行的射束,称之为近场区;随后射束开 始扩散,称之为远场区
声压与声强
声压:即声能的压力,指介质中有声波传播时的压强 与没有声波传播时的静压强之差
2.生物效应 改善组织营养 镇痛 软化瘢痕 杀菌
温热作用
1 超声波作用于机体可产生热,这种“内生热”的 形成,主要是组织吸收声能的结果 2 影响超声产热量大小的因素主要与超声剂量、频 率及介质性质有关 生物组织的动力学粘滞性愈高,半价层愈小,吸 收能量愈多,产热愈多。同种剂量下,骨与结缔组织 产热最多,脂肪与血液最少。
连续超声波 在治疗过程中,声头连续不断地辐射出 声能作用于机体,此作用均匀,产热效应较大。 脉冲超声波 在治疗过程中,声头间断地辐射出声能 作用于机体,通断比有1:2、1:5、1:10、1:20 等。此作用产热效应较小,既可减少在较大治疗强度 超声辐射下所引起的组织过热危险,又可充分发挥超 声波的机械效应
主要治疗方法有直接治疗法和间接治疗法
治疗方法
固
定
法
移
动
法
强度等级
连续式 W/cm2
低
0.1~0.2
中
0.3~0.4
高
0.5~0.6
低
0.5~0.8
中
1~1.2
高
1.2~2
脉冲式
W/cm2
0.3~0.4
0.5~0.7
0.8~1.0
1.0~1.5
1.5~2
2~2.5
移动法
治疗中声头在治疗部位作缓慢往返或回旋移
③剂量0.5 W/cm2~2.5W/cm2。头、眼部采用脉冲超声,强度宜小。
④治疗时间:5min~10min,可酌情延长。 ⑤治疗结束时,将输出调回“0”位,关闭电源,取出声头。
⑥6~10次为一疗程,可酌情调整。
,
固定法
此法用于痛点、穴位、神经根和病变很小部
位的超声治疗 声头以适当压力固定于治疗部位。 治疗剂量宜小,常用超声强度为0.1 W/cm2~ 0.5W/cm2,其最大量约为移动法的三分之一
3 生物效应 缓解痉挛和疼痛 4 作用特点 产热不均匀 血液循环影响局部升温
理化作用
超声作用下的空化是指超声所致介质中气体或充气空 隙形成、发展和波动的动力学过程 分为稳态空化与瞬间空化
瞬间空化易使处于空化附近的细胞等生物体组织受到严 重的损伤
空化作用需要高声强及较低的频率,机体在800kHz 频率以上的超声波作用下发生空化的现象极少,故在 常规理疗中意义不大
固定法
每次治疗时间3min~5min 注意:固定法容易在不同组织的分界面上产
生强烈的温热作用及骨膜疼痛反应,治疗时 如果出现治疗部位过热或疼痛,应移动声头 或降低强度,避免发生灼伤
超声波的吸收与穿透
生物组织成分: 骨>肌腱>肾>肝>神经组织>脂肪
治疗原理
一 机械作用 二 温热作用 三 理化作用
机械作用
1.机械作用的产生: 压力差和速度差 超声振动对人体发生的机械作用,使组织质点 交替地压缩和伸张产生正压和负压的波动(即压力 差),从而使组织细胞发生容积和运动的变化,进一 步引起较强的细胞浆运动,并刺激半透膜的弥散过程, 这种现象被称为超声波对组织的“细胞按摩”或“微 细按摩”作用
声强:声强代表单位时间内声能的强度,即在每秒钟 内垂直通过介质中1cm2面积的能量,单位为W,用 W/ cm2(瓦/平方厘米)作为治疗剂量单位
介质对声波的吸收 超声频率的影响
固体〈液体〈气体 频率越高,被吸收越多,穿透越
弱
生物组织成分的影响 组织的平均吸收值 肺〉骨〉 肌腱〉肾〉肝〉神经〉脂肪〉血液〉血清
一般常用频率为800kHz~1000kHz 超声波疗法(ultrasound therapy)超声波治疗有常 规剂量治疗法、综合治疗法、大剂量治疗法三种
超声波常用治疗强度一般小于3 W/ cm2,可分为3种
剂量:0.1W/cm2~1 W/cm2为小剂量;1 W/cm2~2
W/cm2为中等剂量;2 W/cm2~3 W/cm2为大剂量